众所周知,在古代阶级社会,由于各阶级之间存在的鸿沟难以填平,一个毫无背景的底层百姓想要飞黄腾达几乎难如登天,所幸科举制度应时而生。
自隋唐以来,科举制度成为历代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一旦高中就能获得无限的机会,光宗耀祖亦是指日可待。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无数人一门心思想要考取功名,这也使得科举考试竞争异常激烈,甚至不亚于当今时代的高考。据史料记载,从唐高祖开始,一直到清代光绪时期,期间一共诞生了七百多位状元,这些人无不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可有一位考生却因为回答不出皇帝的问题而成为状元,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清朝乾隆当政时期。乾隆算是清朝颇有作为一个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国家向前发展,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使得农民的负担得到减轻,与此同时他还平定了准噶尔与大小和卓叛乱,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又分别击败廓尔喀、林爽文,捍卫了西藏和台湾的统一完整,他的统治甚至与康熙之治合称为“康乾盛世”。
在文治武功方面,乾隆的确颇有建树,但在个人生活方面他的风格却迥然不同。纵观乾隆的一生,他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游玩,为此他六下江南、五巡五台山、三巡泰山,尤其是晚年时期,每次出游都喜欢盛大隆重的排场,生怕别人不知道是皇帝亲临。
第二件事情是吟诗作对。乾隆对于作诗这件事可谓无比上心,甚至有些痴狂,何出此言?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善于吟诗作对的人才,可要说谁留存的诗作最多那就非乾隆莫属了,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一生共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而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作品的《全唐诗》也堪堪只有四万八千多首,由此可见乾隆有多么喜欢作诗。
不过一码归一码,虽然乾隆诗作的产量高,可质量实在难以恭维,他写诗完全就是率性而为,无论是登楼阁、吃黄瓜还是上厕所,只要兴致来了就会写下那么几首,完全没有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魄力啊!比如下面这一首《黄瓜》
菜盘佳品最燕京,二月尝新岂定评。
压架缀篱偏有致,田家风景绘真情。
乍一看是打油诗,仔细一看还是打油诗!难怪乾隆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有一首能够作为经典流传后世。
了解完这些我们再回到题目上来,(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主持殿试,有两位考生的卷子都很完美,考官一时间没有分出高下便让乾隆亲自定夺,结果乾隆看了老半天也无法决断,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抬头看到殿外的池塘,突然回想起昔日自己在西湖游玩的场景,顿时灵感大发写下“烟锁池塘柳”的上联。
第二天,乾隆将上联告诉两位考生,准备以此来决出第一、二名。其中一名考生看到上联顿时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太难,太难,对不出来!”而另一名考生看了许久也没有答出来,最后只能放弃。看两人都对不出来,乾隆得意一笑道:“无妨,是朕出的上联太难了。”随后大笔一挥将前面知难而退的考生钦点为状元。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凸显乾隆吟诗作对无可匹敌的实力,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也知道他绝无可能写下这样优秀的上联。实际上“烟锁池塘柳”这一联最早源于《中洲草堂遗集》,书中陈子升作出了这个对子,短短五个字不但涵盖了传统五行之术,还勾勒出朦胧美好的独特意境,由于难度太大历史上无人能对出下一联,就连被誉为“清朝第一才子”的纪晓岚也做不到。
所以乾隆用这个“绝对”作为上联不是指望考生能够回答上来,而是想要观察考生的性格。第一位考生看到上联知道对不出来,便立刻承认了自己的“无能”,这份勇气和魄力得到了乾隆的肯定。
当然不是说另一位考生勇于尝试的精神有错,只是用错了地方!要知道下联就连乾隆本人都写不出来,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想挑战一下,难道说他能比皇帝更有才华吗?看到这里乾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这也是他将第一位考生定为状元的重要原因。
这一则故事看似充满戏剧性,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论是在官场还是职场,一定懂得大智若愚的道理,有些事情不是说“做好了就是做对了”,还必须考虑领导上司的感受,我想即使后面那位考生对出了下联,状元仍旧不会是他,很多时候领导的感受大于事情的成败,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