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辽西土匪杜立三干了什么?俄国人指名道姓,非要取他人头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皇俄国与清政府再次签订盟约,商讨干涉日本还辽事宜。除了赔付沙俄出兵东北的军费500万两白银以外,盟约中还有一项很不起眼的条件,那就是“诛杀恶匪杜立三”。

杜立三一个普通的中国土匪,究竟干了啥事情,让俄国人指名道姓,非要取杜立三的项上人头才肯罢休。

土匪家族出身的杜立三

清朝末期吏治腐败,社会动荡。地方上滋生了很多土匪,杜立三家族便是清朝末期有名的土匪之一。

他的祖父杜明钰就是打劫南来北往商人的大土匪。

他的父亲杜宝增优化了祖传技艺,开始打劫当地的富户和朝廷的财物。

到了杜立三这一代。祖父和父亲先后在朝廷围剿中死去。自己杀了叔伯为父报仇,之后正式走上了江洋大盗的独木桥。

清朝末期土匪很多,小土匪抢家劫舍,大土匪黑白通吃。杜立三则不一样,它不仅吃完富户吃官府,吃了官府还吃洋人。杀了叔伯父子之后,杜立三被官府通缉,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江洋大盗。

有一次杜立三被官兵追击,他逃跑的路上遇到一个货郎担子,便给了货郎五元钱,买了下货郎的担子和衣服。之后他让货郎穿着自己的衣服赶快往远处跑,自己则挑着担子优哉游哉地朝追兵的方向走去。

官府的士兵从杜立三眼前走过,居然没认出来这个卖货郎就是他们要抓的朝廷头号通缉犯。由此杜立三躲过一劫。

庚子国难(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俄国人取得了东北满洲铁路的修筑权。俄国势力进入东北。

修建南满铁路期间,俄国人从辽河上游运送木材和煤矿,要经过杜立三的地盘。

经过几年的火并,特别是打死了大地主栾佐庭之后,杜立三成了辽西响当当的大土匪。辽河上下的百姓都知道杜立三是“辽西土匪哥,人狠话不多”。他杀死叔父杜宝兴父子,还和张作霖、冯麟阁、金寿山等黑白两道的人物大有“交情”。

更何况他的手下都是吃过枪子不怕死的硬汉,杀人越货早已是家常便饭。就这样,黄沙坨和朱家房两个镇子的百姓只能乖乖地给杜立三“上贡”。十亩地两个银元,比朝廷的赋税多一倍。

可是自从几年前杜立三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根据地之后,朝廷也不敢派人前来收赋税。那些敢来收税的官吏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残废。这一地区彻底成了杜立三的独立王国。

杜立三控制了这一带后,学着其他土匪的模样建立了巡捕房。专门负责在地方上收取钱财和维护治安。其他地方的土匪都不敢到杜立三的地盘上收保护费。

扣押俄国货船

可是俄国人很嚣张,他们把“老佛爷”都能撵得到处逃难,难道还会怕一个小小的土匪。但是这一回俄国人没想到碰上了硬茬子。杜立三不管是哪家的船只,只要是从自家河岸通过,都要交五块大洋的过路费。

俄国人一听就怒了。

从船上下来五个身材高大,鼻梁直挺、眼瞳淡蓝色的男子。可是当了七八年强盗的杜立三却没有认怂。你来五个人又怎么样。

“小的们,子弹上膛,听我号令!”

俄国人一下船就被杜立三的手下围住了。十来个人黑洞洞的枪口顶着五个彪形大汉的脑门。其中一个稍年轻的俄国男人第一回见到这阵势,直接被吓得尿了裤子。

“杜大首领不要开枪,有事好商量。”

中国翻译说道。杜立三二话不说,掏出短枪,直接打死了这个翻译。一旁的俄国人吓傻了。交涉才开了个头,俄国人就被杜立三的人五花大绑,扔到了马棚里面当了人质。

俄国人押送的十余艘货船,也被扣住了。二当家马来财看到杜立三如此狂野的操作,直接吓傻了。众人回到天意大营(杜立三大本营)后开始商议对策。

小六子对大当家的大手笔佩服地五体投地。

一想到前年捅死自己爹娘的俄毛子被整治,扔在马棚里挨饿受冻,他感觉自己的杀父母之仇好像报了一半。只要自己亲手打死一个俄国兵,爹娘的在天之灵就能安息了。

杜立三坐在虎皮大椅子上,“啪”两只短枪摆在案台上。

“哥几个,你们说这几个毛子怎么处置?”

三当家赵德兼最会看杜立三眼色,他抢先说道,

“咱杜家帮别的本事不大,杀人越货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大伙儿不出去打听打听,老毛子落到咱们手里,别想活着离开。”

四当家吴天拓以前是个教书先生,后来被杜立三截了去,便只好认了命。吴天拓熟读经书,了解历史,对西洋事务略知一二。他知道这样强硬的做法在成建制的俄国军队面前是讨不到什么便宜的。就说,

“都静静,你们是想杀了这几个俄国人图个痛快,还是想捞一笔好处费?杀了他们能拿到钱嘛?”吴天拓一句话让大堂上的众人都沉默了。

“吾有一计,可令洋人乖乖送上盘缠,我等兄弟也不必和洋人死磕到底。来日方长嘛。”

“拓麻子此计可行,就这么定了。写信、放人,看好货船。”

“啪”,杜立三把两只短枪别在了腰间。俄国商人倒了大霉,他们为帝国买卖修建铁路的材料,不成想被土匪劫走,还差点丢了性命。他们灰头土脸,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长春。这群蓝眼睛商人向俄国驻哈尔滨武官尼古拉少尉诉苦,要求立刻发兵围剿杜立三。

尼古拉听了本国商人被清国土匪打劫的事情,心中很不满。便假借沙皇的名义给长春的辽宁将军沙图阿和北京清政府写信,要求出兵绞杀杜立三。

不过眼下的紧要任务就是把被杜立三扣押的十余艘货船要回来,不然严重影响满洲铁路的工期。

一周后,俄国信使尼基塔带着准备好的赎金和通关文书前来拜会杜立三。

这一天杜立三让手下小弟全副武装,给俄国人展示武力。

宽阔的辽河波浪翻滚,两百多个手握长枪,身背马刀的土匪列队“欢迎”尼基塔信使。当日中午,双方在辽河朱家桥码头订立合约:俄国每艘货船给杜立三过境费五块大洋,杜立三承诺不再为难俄国商人和船只。

专门恶心俄国人

从此以后,杜立三成了俄国人眼里的沙子。此时的俄国人在东北境内并没有多少军队,直到1904年初,沙皇尼古拉二世才派出波罗的海舰队和十万大军进入中国东北。杜立三的好日子还没有结束。

半年后,南满铁路基本修建完成。腾出手来的俄国人派了一百五十人的步兵,在当地官府的带领下围剿杜立三。没想到杜立三还挺能打的。俄国和官府的人被杜立三的小弟打死打伤了三十多个。俄国步兵只好暂时撤退。

俄国人死心不改,再次找来了当地官府,准备一起发兵围剿杜立三。俄国士兵兵分两路,一路乘坐汽船从辽河下游出发,准备攻占朱家桥码头,另一路准备直扑镇安县的杜立三老巢。

被打怕了的官府士兵只好跟在俄国人身后。

若是俄国士兵打了胜仗,他们可以趁机抢占杜立三的老巢。要是打输了,他们可以随时调头跑路。犯不着为了几个土匪,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得知消息后,杜立三先是在朱家桥码头附近的河流中埋了很多水雷(日本人送的)。然后依托地形和人数优势,在张荒地附近阻击俄国步兵。

杜立三深知洋人炮兵的厉害。他派了二当家马来财运动到地方侧后专门袭击炮兵连队。

远道而来的俄国兵还没进入战斗,就被杜立三打了黑枪,十来个前头的俄国大兵和一名上士被打死。

俄国军队训练有素,遇到袭击很快站稳了脚跟,开始指挥火炮轰炸躲在山坡上的杜立三队伍。杜立三命令大家集中火力打击敌人的机枪班,投掷炸药包,给俄国指挥官造成前方火力强大的错觉。

这时候二当家马来财带着神枪手二十余人,悄悄摸到了俄国人的炮兵阵地。杜立三本人枪法很准。他招收土匪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怕死。

每次招收新成员,杜立三就让新来的头上顶一个烂梨子。自己则对着梨子开三枪,只要那人命大没死,也没吓尿裤子,就可以过关了。杜立三严格训练手下小弟,这一小队的枪法自然也不差。

俄国人的炮兵班才试射了两发炮弹,正在调整射击诸元,就被人打了黑枪。二十支步枪同时向两个炮兵班发出哒哒的咆哮。不到两分钟,俄国人的炮兵全部被打死了。看到自己的支援火力被敲掉了,连长布热津少尉只好带人回援炮兵,抢回重装备。

二当家马来财不跟他们纠缠,打完了就跑。布热津少尉撤退的过程中又被杜立三咬住了屁股,不少俄国兵负了伤,行军速度就更慢了。

本来以为清朝官府的士兵会支援他们,可是布热津稍微往回撤退了五里地,都没有看到清兵一丁点人影。辽河上的接应他们的船只早就被清兵开走了。临时码头边上只剩下光溜溜的几根木桩子。

杜立三虽然能追着俄国兵打,但是很快他发现失去了地利的优势,在平地里对射占不到俄国人便宜,己方的伤亡也扩大了。于是就退了回来,不再追击。

这一站虽然没能全歼俄国小队士兵,但是打出了“辽西巨匪”的名声。俄国士兵在当地经常抢劫村民的家禽,迁走辛辛苦苦养育的耕牛。

比起收保护费的土匪,辽河的儿女们更讨厌俄国兵。这一战杜立三在东北打出了名声,江湖上送了杜立三一个“包打洋人”的外号。周边的百姓对杜立三的印象有了些许好感。

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人看了杜立三这么能打,就给他送来了一批日式步枪和手榴弹。杜立三讨厌俄国人,也不喜欢日本人。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日本人主动示好,这么好的武器不收白不收。

有了先进装备的杜立三匪帮从此便死磕俄国人。随着俄国增兵东北,大股的俄国军队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肆意窜动。杜立三虽然是很能打的土匪,但是面对成建制的正规军,是无法正面刚的。

半个月前杜立三曾在安台县六间房伏击俄国一个步兵连,没想到损失了十几个弟兄。

杜立三吃了一亏后,感觉光明正大地打击俄国人实在有些困难。四当家吴天拓建议使用游击战术,打打俄国兵黑枪。天意大营里沉闷的空气开始流动了。大伙儿都觉得咱明里干不过俄国兵,那就暗地里恶心恶心他们。

实在啃不动了

在入侵中国东北的沙俄军队中,来自哈萨克的骑兵负责保护后勤运输部队,在连队之间传递军事情报。如果战斗紧急的话,他们也需要下马,拿着哈萨克弯刀充当步兵。

这些哈萨克人原本生活在遥远的中亚顿河流域。他们以骑马放牧,种植小麦为业。当沙俄国皇帝需要他们的时候,忠实的哈萨克农民自备马匹、军刀、皮质护具,跟随帝国军队征战四方。

埋伏在辽河岸边的杜立三土匪盯着疾驰而过的马队。哈萨克人的骏马奔驰在辽河岸边,土匪们瞪大了眼睛。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战马。充满光泽的毛皮,飞奔起来体态优美,速度比本地的蒙古马还要快一些。

杜立三得到哈萨克骏马的消息就很像牵几匹来骑一骑。这一次针对哈萨克骑兵他们设计了周密的伏击计划。绊马索不能用,那会把骏马打残废。下毒药也不行,那样等于白打。

杜立三派出几个弟兄盯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一队落单的传令兵。两个人还是很容易解决的。这一天众人围了上去,几十只步枪预先对准伏击区域。众人在长满了蒺藜的树丛里等了小半天,两个哈萨克骑兵飞奔而来。

树林里几只灰鹭赶忙扑棱着翅膀飞走了。两个哈萨克骑兵瞬间被打成了筛子。可是,众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后面便出现了一队全副武装的俄国步兵。目标已经暴露了。

眼看到手的骏马就要飞了,三当家急得直跺脚。杜立三比前几年更老道,更不会轻易搭上小弟的性命。只好遗憾撤退。

经过几次小挫折之后,杜立三严格要求手底下弟兄们打游击。既然我打不过正规部队,袭击后勤粮草,打打落单的俄国士兵还是可以的。

于是杜立三让几大当家带着小股队伍,专门骚扰俄国运粮的队伍,运气好的时候还能一把火烧掉运输粮食的汽车,抢走一些棉衣和食品。

此外杜立三等土匪经常到俄国驻地附近打黑枪,不管有没有打中,枪响了就跑。这让俄国的二线士兵很头疼。东北土地上成百上千的土匪就像夏天夜晚闻闻作响的蚊子,不致命但真的很讨厌。

日俄战争结束后,俄国与清政府再次签订条约,特意要求抓住贼首杜立三。

根据俄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辽西巨匪”杜立三在五年时间里袭击俄国军人达到53次,打死俄国士兵共203人,有五百多名士兵受伤,另外上千吨货物遭受损失。

既然杜立三是你大清的子民,你总要给我个交代吧。

清政府早就看李立三不爽了。下令给东北总督徐世昌,“辽西巨匪”杜立三为害东北数十年,务必在与俄国正式修订条约之前捉拿杜立三。

拿不到活的死的也行。徐世昌接到谕旨后转手把任务交给了才诏安的张作霖。不久杜立三就被张作霖设计诱杀了。

真是江湖险恶啊,曾经张作霖走投无路还和杜立三拜了把子,如今却拿走了自己兄弟的项上人头。

当你凝视深渊之时,深渊也凝视着你,说的就是杜立三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