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历史上最大的红灯区与考场相邻,这在现代是绝无可能出现的

在古代,南京秦淮河两边的夫子庙一带青楼林立,莺歌燕舞,夫子庙可以算作当时中国最大的“红灯区”了。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那秦淮河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还有那十六楼官妓,新妆炫服。招接四方旅客。真乃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看起来是不是很有感觉?但奇怪的是,紧挨着这片青楼的居然是一处考场——江南贡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面呢?因为古代娼妓合法,所以聪明的生意人就把青楼放在了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古代读书人普遍是有点钱的。

古代的妓院,招待的多是读书人,常见的称呼是“士子”。当时的士子,地位很高,人数也少,不像现在的大学生那样满街都是,更何况他们口袋里揣着银子与诗稿。

银子和诗稿,这两样当然是好东东,是青楼大院最好的通行证。对妓院的老板来说,有银子的就是大爷,是活菩萨,故而其热情如冬天的一把火,恨不得将南极的冰雪都能融化。

唐代士子高中进士后,向钟情的女子写情诗、炫耀才华,在当时是一件雅事。即使科考失意,士子们无奈之下,“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时,醇酒佳人,又成为减轻他们落榜痛苦的安慰剂。

明清时代的江南贡院,相当于三个北京的故宫大,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科举时代共产生过800多名状元,而半数以上,都出自这个考场,众多历史名人如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更是由江南贡院走上历史舞台。

既然考生云集,他们的吃住玩乐都要有人照应,这便给商人发财提供了机会,许多青楼、酒楼、茶馆、小吃应运而生,而贡院边上的秦淮河,也因为这些设施而变得妩媚动人,形成“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的繁华景象。

而对青楼的妓女来说,她们多数是文学爱好者,因而面对满腹诗文,锦绣文章的才子,便不时秋波暗送,做做佳人会才子的美梦。所谓“鸨儿爱钞,姐儿爱俏”,这都是青楼千古不变的真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机制,有些甚至有人身侮辱的味道。因而考场3天,对士子们来说不啻于蹲3天地狱,因而放榜之日,他们如释重负,如获重生,到青楼潇洒便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

此外,寻找爱情与知音是他们涉足青楼的另外一个原因。古代士子出门在外,少则半年,多则数年,须忍受青灯墨卷与孤独寂寞,故而特别希望遭逢“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遇,他们的这种理想只有在青楼实现。

此外,由于远离家庭,又没有家族的“监督”,不用担心给列祖列宗蒙羞,所以出门在外的士子不用承担太多的道德负担。不过,一个腰缠万贯的公子,如果胸无点墨,也会成为青楼小姐嘲弄的对象;而一个学富五车的穷书生,一样可以凭他高雅的谈吐赢得佳人的芳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