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惧怕中国的伟大复兴?

时间回到新冠疫情之前,撇开中日正常贸易不说,仅每年到日本旅游的800万中国人,大概花费2万亿日元,就激活了日本经济,但是日本人并未感激你,而那些大喊着爱日本的,就连一贯崇尚文学是用来批判而非赞扬的莫言,去趟日本,就大加赞赏:“他们对我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伴随我一生”!真不知道莫言先生感激的是什么?感激他爱你了?还是感激他们没赶尽杀绝?日本爱你了吗?你爱的日本天天在宣扬“中国威胁论”、“协防台湾”、“把中国的军事决策地列入打击范围”

根据民调显示最不喜欢中国的是日本,没想到吧,竟有高达九成的日本人不喜欢中国,不妨换个角度看,这种不喜欢可能是由于某种“惧怕”而导致的“不喜欢你比我强大”的不喜欢,为什么呢?想想看,以前我隔三差五跑隔壁家打、砸、抢、烧!眼看着隔壁家一天比一天好,能不害怕吗?一个对你犯罪的罪犯,每天还要战战兢兢地和你打交道,又不能远离你,睡觉都得睁着眼!

其实,美国是不记恨中国的,美国记恨的是威胁他称霸世界的国家,但很不幸,中国有这个实力,于是美国就纠结了一帮小兄弟,到处建群围堵中国,但同时说:不要误判,请不要开枪!美国其实是没有打一场大战的准备和决心的,美国要打的仗阿富汗是上限、伊朗是极限!打大战争,资本家不答应。否则也不会让乌克兰“战到只剩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中国经过这二三十年的耕耘和一带一路地不断延伸,东盟、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已经有好多以前对美国“敢怒不敢言”的国家站了出来,虽然还有一部分国家在中美之间玩“骑墙”,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强大,相信用不了几年,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到能保护他们安全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的跟中国一起走共同富裕之路。中美未必有一战,盎格鲁撒克逊人是很现实的,有利可图,迟早他们会接受中国的崛起!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但有个国家例外!

日本,不管你强大到什么程度,拥有100艘航母也好,还是1000艘大驱也罢,日本永远不会把中国当朋友,日本人不是说因为你弱小就欺负你,你强大了就不敢欺负你,这个民族的侵略性是骨子里、基因里的,和地缘和政体亦有关。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当时正值唐高祖时的鼎盛时期,日本人跟中国学会了技术,扭头就来攻打中国;公元1592年的万历朝鲜战争,当时也是强盛时期,白银如同今天的美元流回美国一样流入中国,日本的丰臣秀吉还扬言“在我的有生之年要把明之土地纳入我之版图”,日本的反华决心是远远超过美国的,因为他们怕“讨债”!

第一: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了三千多万中国军民的死伤,日本人做梦都会听到“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不是中国会不会原谅日本的事,是压根日本人就不相信中国人会原谅他们,中国弱小时,日本还能高枕无忧,但眼看着中国一步步到了世界之巅,他怎么能放心得下!

第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家族联姻与世袭的门阀制度,日本现在的政客几乎都是二战战犯后代沿袭下来的,与侵华战争脱不了干系。中美竞争,如果中国输了,美国就会帮日本掩埋战争犯罪的历史,日本的政客摇身一变成了战争英雄的后代;如果中国胜了,那日本政府里几乎全都是战犯的后代,这个差距太大了,所以,日本为了他们罪恶的荣耀,也会千方百计的配合美国遏制中国。

第三:日本对台湾的执念远远大于美国,对台独分子的支持不遗余力,因为日本曾经殖民了台湾五十年,在那片土地上还有他们向往的东西。

第四:琉球群岛是日本的战略要地,把日本的防御延伸了500多海里,根据二战后的日本,本应该归还琉球群岛给中国,但战后的日本,一心一意服从美国,讨得主子美国欢心,于是双方签订了“旧金山合约”非法占有了琉球群岛,别人的东西他拿着心里不踏实,中国从来不承认“旧金山合约”。

第五:二战投降的日本宪法规定:日本不能拥有发动战争的权利,军队只允许用于防卫,这可以说捆绑住了“习惯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的手脚,日本的政客日思夜想的是如何解除被捆绑的手脚,梦想有朝一日变成“正常的国家”,但如果中国崛起了,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怎么能容忍一个侵略、扩张成性的军国主义国家被“正常化”呢?怎么可能允许一个罪孽深重的军国主义再次武装自己呢?

第六:日本可以说是个“四不沾边”的国家,资源匮乏,所以日本一直有个侵略、扩张的美梦,再者日本现在所有的海上资源来往都是经过台湾海峡,如果中国一旦统一台湾,台湾海峡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内海,封锁你的货物来往分分钟的事,日本能不怕吗?

第七:作为美国的忠实奴仆,跟着老大还可以耀武扬威,在美国的教唆下还可以做“入常”的春秋大梦,一旦美国退居二线,那日本的国际地位就是一落千丈,二战时期对亚洲犯下的罪行,恐怕到时被“群殴”,如今的日本还是霸权最信任的狗,一旦中国复兴,美国撤出亚太,中国是绝对不会要日本这条狗的,一想到狗都做不成了,狗都不如的日本能不恐惧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