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954年,61岁毛泽东对一个年轻人说:你做我老师,教教英语好吗?

前言

很多人都写过对毛泽东的印象,他的战友、亲人,甚至警卫员、秘书、司机等等。每个人感官不同,对毛泽东的印象也各不相同。在众多不同中,却能找到一些相同点,比如幽默的讲话方式、热爱学习读书等等。

毛泽东对书籍热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甚至每一个他身边的人都会提到。在湖南师范求学时期,不舍得吃不舍得穿,钱都拿来买书、买报纸。

长征时期,什么都能丢,唯独舍不得丢书。延安时期,住的窑洞中随处都是书。建国后,中南海的住处,有间房子成了图书馆,里面满满的都是书。

为书痴狂

大部分人结束学生时代之后,很少会再碰书本,能坚持读书的,要么是工作需要,那么是极度热爱。毛泽东结束学生时代后,投身革命,在党内长期身兼要职,工作繁忙。

细说起来,他应该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再去读书。毛泽东确实很难有整块的时间读书,他读书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饭前、睡前、火车上、飞机上。

毛泽东伏案读书的照片留下不少,他习惯晚上工作,更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毛泽东尤其爱读史书,说起话来引经据典,话语幽默,却内涵深刻,身边人都爱听他讲话。

毛泽东读书范围广博,史书相对广为人知一些。主席诗词写得好是众所周知是,《沁园春·雪》课本上我们学过,此外《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等作品流传度也很广。

1957年3月,毛泽东从南京飞往上海,途中经过镇江。主席看着飞机下的城市,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写完这首词,主席和身边人讲起了《三国演义》。详细讲了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一段,并指出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微逊色,但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也是能成大事的。

1959年6月的一个清晨,主席刚刚起床,就和身边的秘书林克讲了个故事。东汉时期,有个叫梁鸿的读书人,年少家中条件不好,但喜爱自己做饭,不和其他人一起吃饭。

别人先做饭,做完招呼梁鸿,这时候锅和灶都还是热的,直接煮饭方便很多。梁鸿却总是熄灭灶火,自己重新点柴火做饭,梁鸿说:“我不用别人的热锅。”

这个故事看似有些荒唐,甚至有人觉得梁鸿不知好歹。其实它是想告诉我们,自己要有志气,不要仰仗他人,要有独立的性格,靠自己成事。

主席还说,之前给孩子们讲过这个故事,但孩子们年龄小,都没领会其中深意。

诸如此类的小故事,毛泽东都是信手拈来,讲得清清楚楚。他第一次到徐州的时候,写了一首《木兰花慢·徐州怀古》,其中就用到项羽自刎乌江的典故。

实际上,除了史学,哲学、科学方面的书,主席读也很多,比如《进化论与伦理学》、《物种起源》、《基因论》等等。

1955年1月,毛泽东主持书记处扩大会议,会上讨论了原子能相关的一些问题。中科院院士钱三强在会上讲述核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当他讲述核原理的时候,毛泽东插话问:

“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

钱三强答:“是这样。”

毛泽东又追问:“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这个问题还没人想过,也没有科学家研究过,钱三强一时间有点语塞。他在台子上思索了一下,说:“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

毛泽东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应该也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现在实验室里还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

如今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意见和想法是正确的。

1958年10月的一天,毛泽东有感而发,和身边的秘书讲了一段有关“细菌”认知的话。他说:

“你看细菌是多么小啊,但它就是有那么一种从容不迫、坚决进攻、毫不在乎的精神。在任何庞然大物面前,他都无所畏惧。不管是厚厚的陶瓷、坚硬的钢铁,还是在沸水里、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低温下,他都不死,能够生存。我们是人,是万物之灵,难道还不如这小小的生物吗?”

伟人的思考方式就是这样与众不同,似乎什么事情,到了毛泽东这里,他总能推陈出新,领悟出新东西。

1963年,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基本粒子的新概念》文章,毛泽东读后感到很有趣。之后立即邀请报纸的主编于光远和科学家周培源来座谈。

这次谈话中,毛泽东谈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于光远则问主席:“我们能不能把望远镜、人造卫星纯看做是认识的工具?”

主席回答:“有道路。工具是人的器官的延长,锄头是人手的延长,望远镜是人眼的延长。”

1977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格拉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言:“我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愿意将一个概念用“毛粒子”来命名,可见心中对毛泽东是由衷的钦佩。这大概就是毛泽东的魅力,可以吸引不同人群的认可和钦佩。

活到老,学到老

1954年,毛泽东已经61岁,算得上老人了,早就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但主席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从未改变过,这一年决定开始学习英语。

1954年,一位叫林克的年轻人被选中,住到了中南海的一间院子中。林克毕业于燕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英语流利,还有做记者的经验,对国际事务相对熟悉。

经过多方考虑,林克被选为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协助领导人更好地了解国际局势。学英语,则是毛泽东主动要求的。

林克和毛泽东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建国前,那时候毛泽东还住在香山的双清别墅,他还是一个小记者,去做一次采访。两人第二次对话,林克就已经是毛泽东的秘书了。

时逢毛泽东在广州越秀山休假,主席在游泳池中游了几个来回,上岸之后心情愉悦,和林克聊天。

主席问:“什么地方人呦?好大年纪?”

林克心中紧张,话语简洁拘谨:“籍贯江苏。29岁。”

主席又说:“口音不大像嘛。”

林克解释:“是的,我小时候在保定读书。后来举家迁往北平,考上了燕京大学。”

提到保定,毛泽东明显来了兴致:“保定很有名喽。你晓得那里有个莲花池吗?那是北洋军阀头子曹锟修的私人花园。”

谈起这段故事,主席明显详细了解过,又说:“曹锟用5000银元一张选票,收买了500多名议员,很下本钱。他是个很有名的贿选总统哩!”

聊完曹锟,毛泽东话锋一转,言语间带了几分诚恳,问:“你做我的老师,教教英语,好吗?”

不等林克答话,毛泽东又接着说:“过去,我做过教书先生,现在要做学生,拜师喽。”言罢,还抱了抱拳。

听主席讲了一会话,林克紧张的情绪已经缓解,而且被选为毛泽东的国际秘书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可能要教主席英语。林克来之前了解过,主席在延安自学过一段时间英语,但学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于是林克建议道:“您看,是不是从学习一些短的政论文章开始?”

毛泽东欣然同意。

作为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无疑是很忙碌的,但他坚持学习英语。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一天一般要学习一个小时。如果时间充裕,甚至会学习三、四个小时。

1957年春天,毛泽东南下视察工作,在飞机上学习英语。侯波(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同志过来打招呼,说要给主席摄影。这张照片流传非常广,被称为“毛泽东飞机上的工作照”,实际上毛泽东正在学英语。照片氛围感很强,桌面上很干净,放着两份纸质内容和两个茶杯,主席神态专注而认真。

从两个茶杯可以想到,当时是有两个人的,一个是主席,另一个就是林克了。不过照相的时候,林克闪开了。

毛泽东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也遇到很多困难,他自己曾说过:“学习英语到处碰石头,很麻烦。”为了勉励自己,主席还给自己定了目标,通过学习,要能够独立看懂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英文文章。

而且毛泽东学习英语,不仅学习纸面内容,还练习口语。主席是湖南人,说话原本就带一些湖南乡音,湖南方言中“N”、“L”不分,因此英语经常读错。

比如night(夜晚)读成light(光亮),name(名字)读成lame(不完全的,无说服力的)。即使如此,毛泽东也并不灰心,而是跟着林克的领读反复练习。主席学英语心态很好,不怕念错,始终都是爽朗大方地念出来,错了就改,一点也不会不好意思。

英语方面,林克是毛泽东的老师,其它方面,这师生关系就颠倒了。林克在刚刚成为毛泽东秘书的那一段时间很不适应,在工作方面,初出茅庐的林克还处于学习阶段。

所幸林克年轻,学习能力强,又跟在毛泽东身边,被主席学习的劲头感染,工作学习也十分用心和努力。1959年秋天,毛泽东要求党内干部读两本书,一本《哲学小辞典》,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中又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主。

直到1960年2月,党内很多同志参加了读书计划,林克也是其中一员,全程将近30次的学习,林克一次都没少。在主席的引导和敦促之下,林克阅读了大量马列经典书籍,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对年轻人充满希望

为什么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从战乱走向和平呢?这和主席的远见卓识息息相关,每到生死抉择的重要关头,毛泽东总能辨明正确的道路。从反围剿到长征,再从长征到抗日,从抗日再到解放战争。

毛泽东曾表示过,死后希望去见马克思。在湖南师范读书时期,他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相关的书籍,青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可以说马列思想塑造了毛泽东的人生观、世界观。

建国后,面对复杂国际形势,毛泽东展现出深邃的眼光和明锐的洞察力。1953年,法国给了世界一个惊喜,或者也可以说一次惊吓,戴高乐被推举为国家总统。

戴高乐在成为法国总统之前,充当过殖民政策的辩护人,从某种角度上说是认可殖民政策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戴高乐的上任,会给欧洲带来很大变化,甚至影响世界。

然而毛泽东在此事观点独到,他认为戴高乐民族意识、民族精神都很强,不会依赖他人,具有独到见解。戴高乐的上任,有利于欧洲向中立发展。事实证明,毛泽东的预见是正确的。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马列思想影响了毛泽东,佛学的一些内容,毛泽东也背诵的清清楚楚。毛泽东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提到六代禅宗慧能。

毛泽东说慧能是不迷信封建的,是具有挑战精神的,是具有独立创造性的。佛学的起源地是印度,但慧能创建的禅宗,更多是将佛学中国化,在中国掀起一场“佛学革命”。

毛泽东一生都阅读,一生都在学习,他还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一次和秘书闲聊中,毛泽东说:“我们这一代人吃了亏,大人不照顾孩子。娃娃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如果哭,则一巴掌打过来。”

而对新一代年轻人,主席充满希望,他认为年轻人一定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后来居上。

1957年,毛泽东受邀请去苏联,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首脑会议。开完会,他抽空接见了在莫斯科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们。

留学生们见了主席非常热情,强烈希望主席讲几句话。毛泽东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说了一段话:“看到你们年轻人很高兴。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1958年,召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主席用长篇巨幅讲述了年轻人胜过前辈人的事例,他点出:“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壮年、老年时创造出来的,而是青年时创造出来的。”

年轻人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应该更有活力和创造力。但毛泽东并不认为只有年轻才是优势,他只是想勉励青年人发愤图强,将世界建设的更好。

除了勉励年轻人,毛泽东还说过:“年轻人不压迫老年人,老年人不会进步的。这一压,老年人就有出路了,他不进步不行了。”这段话流露了毛泽东人老心不老的进取思想。

在鼓励身边人读书的同时,毛泽东也不忘提醒人们“从实际中学习”。1960年12月,毛泽东请身边的几位工作人员和亲戚聚餐,聊起希望身边的人可以到农村去锻炼锻炼,走进普通老百姓。

还说每周可以写信给他,汇报一下工作生活情况。之后,毛泽东身边有6个工作人员都去到了农村实践,临行前,主席还嘱咐他们:“不能搞特殊,要走进群众。”

几个人回来之后,都觉得受益匪浅,在实践这本“无字书”中学到很多。毛泽东日常对待身边工作人员是很有人情味的,经常和大家谈心,交流所想所思。但在工作方面,要求很严格。

毛泽东经常带动身边的人学习,读书、看报,也会培养大家一些兴趣爱好。主席身边的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有人诗作的好,有人书法写得好,毛泽东都是鼓励的。有人问他借书,他也都很欢迎,有空还会帮着一起找。

1976年9月8日,也就是毛泽东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叫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助,看书和看文件长达2小时50分钟。

后来经过统计,毛泽东本人的藏书总数达96473册。主席一生读过多少书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数量一定是惊人的。

终身读书,受益终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