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人类的认知与社会结构。尤瓦尔·赫拉利在其新书《智人之上》中探讨了这一现象,从信息的角度回溯人类历史,探讨技术如何演化成为今天的AI。在这本书中,赫拉利提出,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思考“智人”这一称号的真义,尤其是在算法日益主导社交媒体的背景下,人类的身份和未来都被重新审视。在人类与AI的互动日益频繁的当下,赫拉利的警告引人深思:当创造者变为被创造的对象,人类又将何去何从?
赫拉利指出,从口耳相传到文字再到人工智能,信息的演变是人类史的一部分。然而,与以前的信息工具不同,人工智能具备了自主决策的能力,成为一种“新的生命体”。在这一背景下,社交媒体算法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可小觑。赫拉利提到,算法通过追踪用户的点击习惯和情感反应,倾向于推送引发愤怒和恐惧的内容,因此可能使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氛围变得更加紧张。理论上,社交媒体本意是连接人类,然而实际上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际关系的疏远。
在书中,赫拉利引用了2016年缅甸的暴力事件,说明了社交媒体在激化社会问题中扮演的角色。他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提醒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社交媒体上所接收到的信息。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赫拉利建议人们应学会筛选信息,进行定期的信息节食,以应对由算法所主导的信息泛滥现象。这种认知不仅适用于社交媒体,也应延伸到对AI伴侣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AI伴侣”作为情感支持的来源。然而,赫拉利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警告说,虽然AI伴侣部分满足了人们的孤独感,但过度依赖这种虚拟关系可能导致人类之间真正连接的减少。AI伴侣是否会让人类的社交能力退化,从而使我们在未来变得更加孤独?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情感算法的设计可能会迎合人类的情感需求,但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加淡薄。
近期,有关AI伴侣的讨论在社会上愈发频繁。然而,一起悲剧性的事件引发了对这一话题的深入反思。一名14岁男孩的自杀,背后被指控与其与AI交流的情况有关。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折射出当下AI在情感陪伴中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未来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刻不容缓。社会需要更加深入地讨论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确保技术能够服务于人类,而非成为人类情感的替代品。
赫拉利在书中提出的“硅幕”概念,分割了人类与AI的界线,同时也描绘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我们正在创造的是一种可能超越人类控制的技术,这难免让人想起历史的教训:过度自信和滥用权力总会导致灾难。如果人类真如智人般聪明,为什么在面对新兴科技时,却依然容易陷入极端和错误的思维当中?
在同一时段出版的《再见智人》一书,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人类的地位与未来。这本书鼓励人们重新思考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提出智能与情感是否可以共存的问题。正如物理学家万维钢所言,哲学家应为社会提供新的洞见。人类与机器的互动已经成为新常态,未来的社会如何平衡二者,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尽管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走出情感的茧房,重拾人类之间的联系,将是54467个重要的尝试与挑战。
这本书不仅仅是对智人时代的回顾,更是一场关于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当智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找到适合人类的新定位,确保我们的价值与存在不被遗忘。无论是继续追随科技的发展,还是寻找与机器间的适当界限,智人都面临着选择的时刻。未来的我们,究竟是继续高歌猛进的智人,还是被指控的“再见,智人”?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思考,也将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路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