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九日,长达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是康熙一生所遇到的第一场暴风骤雨。“三藩”叛乱开始那年,康熙只有20岁,他的使命是领导这场战争取得胜利,同时保证全国生产生活基本无太大波动。在经受这场风暴的洗礼中,祖母是他的主心骨;她关怀备至,不遗余力地辅佐孙儿。
所谓“三藩”,即顺治年间清廷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汉人藩王,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死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当年他们奉命南征,击败南明政权及农民军余部,曾为统一中原做出重要贡献。为了笼络藩镇势力,顺治十年八月,孝庄皇太后还将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公主,下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为妻。但“三藩”驻守各地之后,贪欲恶性膨胀,拥兵自重,权势日张;把持驻地财源,鱼肉百姓;贪婪无度,挥霍军饷,“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顺治朝后期起,“三藩”与中央的矛盾就日益尖锐。至康熙初年,“三藩”发展为新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危害国家统一的症结所在。
康熙亲政以来,日夜悬念,“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曾书写悬挂在宫中的柱上。擒拿鳌拜之后,康熙认真学习经史典籍,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三藩”不能与宋初的开国功臣相比,而是属于唐末藩镇之流,势在必除。因此,便逐步削减其权势,并着手进行撤藩的准备工作。
恰巧“三藩”主动上疏请求撤离。最先提出疏请的是尚可喜。他早在顺治年间就因年老多病,请求北迁。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尚可喜年届70,再次上疏,要求归老辽东。但这时已不愿全藩撤离财源驻地;打算仅带两佐领官兵及旗下闲丁孤寡老弱等2.4万余名北迁,请令其子尚之信袭封王爵,带官兵家口继续镇守广东。
康熙经议政王大臣等议准,命其全藩撤离。吴三桂、耿精忠二藩闻讯后,分别于七月三日、九日,陆续将撤藩申请送到北京,意在试探朝廷态度,并解除朝廷对他们的怀疑。他们以为年轻皇帝必不敢尽撤三藩。殊不知康熙接到奏疏,立即批准他们的申请,命“俱行搬移前来”。
朝中有的大臣反对撤藩,主要是怕吴三桂借机造反。对此,年轻的康熙皇帝毫不畏惧,回答诸臣说:吴三桂等蓄谋已久,不早除掉,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事变,他已经做了军事上的准备。因此,他断然决定撤藩。
这是一个大胆、敢冒风险的决定,如在惊涛骇浪中航行,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前进,必须攻克一切艰难险阻,才能到达彼岸。康熙时时处处小心谨慎,以保证准确无误地实现撤藩目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九月初九日,京师地震。相信“天命”,又把天意同民意连在一起的康熙,认为这是上天在警示他。他来到祖母宫中问安,太皇太后问他:方才地震你知道吗?他回答:知道。这都是我未尽君道、未合天心,所以上天“特垂异以示警”。太皇太后告诉他说:人君遇有灾异,固然应当多加修省,然而,主要在平时用人行政,敬合天意。祖母引导他积极做好要做的事,不要因灾异裹足不前。康熙认为祖母理会了“天戒之要”。他对学士熊赐履说:我实在有很多过错,所以上天示警,唯有更加惕厉,挽回天意。说明康熙此时特别注重严谨自律。
吴三桂见永镇云南的幻想破灭,便决心以武力反抗朝廷。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他集合藩下官兵,当场杀害拒绝从叛的云南巡抚朱国治等,扣留朝廷使臣,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标榜兴复明朝,起兵反清。起兵前后,他曾致书平南(尚可喜)、靖南(耿精忠)二藩、台湾郑经及贵州、四川、湖广(今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旧相识者”,相约共同起兵。十二月二十一日,冒充明朝皇帝后代“朱三太子”的杨启隆,在京城闹事;第二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建反叛;十五年(1676年)尚之信(尚可喜之子)据广东反。一些降清的明朝官员在地方响应。一切反清势力倾巢而动。于是,参与叛乱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大员达26名。还有云、贵土司少数民族兵数万人。其来势凶猛,反叛遍及南方广大地区,并波及陕西、甘肃等处,“东南西北,在在鼎沸”。
吴三桂叛变消息传来,举朝震惊。尽管“三藩”叛乱在所难免,非一时一事所致,但导火线是撤藩。于是,有人责怪撤藩倡议者。大学士索额图力主将提议撤藩者正法。康熙则镇定自若,断然否定索额图主张,说:“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吴三桂反叛遂诿过于人耶?”他公开承担责任,使诸臣感戴莫名。
康熙立即组织八旗劲旅出师平叛。太皇太后时刻注视战局的发展变化,给孙儿出主意,想办法。康熙除了经常报告前方战况外,遇到难题,也向祖母请教。关键时刻,祖母太皇太后给了他鼓励和支持。
康熙十三年(1674年)初,康熙要赏赐出征官兵银两,太皇太后得知,很赞同,说:“出征官兵从来有赏赐之例。”她知道战争期间财政开支浩大,便以宫中节省的银两分赏给出征官兵。随后,康熙又想到驻防官兵,虽然没有赏赐之例,但出征期限迫近,筹备银两艰难,也欲特加恩赏。太皇太后又谕令康熙:也用我宫中的缎匹、银两赏给他们。康熙深知这不仅是财政问题,更体现祖母那颗慈爱的心,连着孙儿,连着国家,连着浴血奋战的官兵。
吴三桂反叛不久,在满洲将士大批南征,“宿卫尽空”的情况下,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月又爆发了察哈尔蒙古亲王布尔尼的叛乱。布尔尼是皇太极次女固伦公主马喀塔与额哲亲弟阿布鼐之子。马喀塔于康熙二年去世。阿布鼐于康熙八年因久不朝觐、负恩失礼被削爵,拘禁于盛京。布尔尼袭爵。他和弟弟罗卜藏,欲乘“三藩”叛乱,清朝后方空虚之机,出兵盛京,救出其父,再图谋推翻清朝,恢复其祖先的大业——蒙古帝国。
当时前方战事正紧,后方复起波澜,使清朝腹背受敌。康熙无兵可派,无将可任,感到不安,求教于祖母。太皇太后推荐:“图海才略出众,可当其责。”让图海组织一支军队,去平息布尔尼叛乱。
图海是顺治帝破格提拔的人才,曾因错误被革职。康熙初年重新起用,授正黄旗满洲都统,复任大学士。太皇太后重视人才,对三朝重要官员了如指掌,关键时刻提供给康熙。
康熙立即任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率师征讨布尔尼。同时,还争取、分化布尔尼的追随者,使之孤立。
图海果然不负委任,他在紧急关头,选八旗家奴中的“健勇者”,组织起数万人的队伍。下令翌日聚集于德胜门外。第二天黎明,图海已整装到教场,检阅完毕,立即带队疾行出发,日夜兼程,不许夜宿。
他鼓舞部下英勇奋战的办法并不可取,主要是允许众家奴抢掠富户,所获金帛归个人所有。又鼓动说:前此所掠,都是士庶之家,财宝不丰。察哈尔是元朝大汗的直系后代,有数百年的基业,“珠玉宝货不可胜计”,你们如能获取,“可富贵终身”。真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队伍不几天就到达察哈尔。全军将士斗志高昂,甚至被形容为“无不以一当百”;在达禄会战,大败布尔尼叛军。奉命派兵随征的内蒙古科尔沁部,将罗卜藏、布尔尼弟兄二人先后击毙,献首朝廷。
平定察哈尔之乱,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它稳定后方,奠安京师,更使朝廷能集中全力镇压“三藩”之乱。这一胜利的取得,主要借助于太皇太后知人、用人的高明,以及应对骤然事变的卓越才能。
清入关前后,封汉人藩王共有四个,除上述“三藩”之外,还有定南王孔有德。他的部众前途倒戈,参加平定“三藩”之乱,也与太皇太后有关。
孔有德(约1602—1652年),是清朝开国前受封的第一位汉族藩王。顺治六年(1649年)受封定南王,统兵两万征广西明军,并携家眷驻防广西。顺治九年(1652年)兵败城破,在桂林与妻妾自杀焚府,为大清捐躯。其子廷训被明军杀害,女四贞被奶娘救出,藏于民间,时年12岁。顺治十一年孔四贞到北京,皇帝赐白金万两,视为郡主,食和硕格格俸禄。孝庄太后收养之于宫中,认为义女,视如己出。从此,四贞成了清宫中一名汉族公主。后由孝庄太后主持,嫁给其父部下孙龙之子孙延龄。四贞感恩不尽。康熙五年(1666年),清廷授孙延龄为镇守广西将军,统辖孔有德旧部,坐镇桂林。吴三桂叛乱之初,孙延龄曾率部附逆。孔四贞先不知情,后来一直力劝其夫反正。孙延龄在四贞劝说下,重新归降清朝。十六年(1677年),吴三桂派兵征讨,孙被诱杀,孔四贞亲自率部抵抗,一度受挫失桂林亦毫不气馁,毅然重整人马,收复桂林。在“三藩”纷纷反叛、吴三桂一度得势的险恶形势下,孔四贞说服并带领定南王旧部参加平叛战争,起了分化、削弱“三藩”叛乱势力的作用。战后孔四贞将桂林交给部将戍守,又回到太皇太后身边叙母女之情。
太皇太后在平叛战争中,为辅佐皇孙呕心沥血,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朝中满汉官员有目共睹。康熙体会最深。他把平叛战争的胜利归功于祖母的“教诲”和精心谋划,对祖母的感戴至深,撰文、写诗,称祖母为“宫中尧舜兼文母”。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平叛战争渡过难关、取得初步胜利的时刻,亲自撰写太皇太后大德景福颂,书锦屏恭进祖母,颂扬祖母为太宗、世祖和本朝立下的功绩。其中写到对他的训导:“十有六载,恩勤鞠育,莫罄名言,训迪弘深,难于殚述。”总结祖母是“启百代之鸿图,树千秋之懿则,备累朝之孝养,极四海之尊亲。德福兼隆,康宁寿考,旷古以来,未有若我太皇太后之盛者也”。
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为时八年的平定“三藩”叛乱之战胜利结束。十二月,诸王、群臣请皇帝上尊号,康熙坚决不允,但主张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太皇太后坚辞不受,对前来奏上尊号的大学士勒德洪、明珠说:自叛逆构乱,于今已八年。八年中,“皇帝焦心劳思,运奇制胜,故得寇盗削平,海宇宁谧,皇帝应受尊号,以答臣民之望”。对于她本人,则说:“予处深宫之中,不与外事,受此尊号,于心未惬,此典礼不必行。”这位太皇太后只想帮助孙儿创建丰功伟绩,不愿显露自己。
康熙关注的不是平叛胜利后的轻松和荣耀,而是战争创伤的医治,面对百废待举的局面,他依然重负在肩。勒德洪等奉太皇太后懿旨还奏皇帝。康熙让他们再去慈宁宫回奏,请太皇太后鉴于皇帝的“微忱”,应允上尊号之请。太皇太后还是不允。勒德洪等还奏。康熙再次派他们去慈宁宫奏请,倾诉他内心的牵挂:自寇乱用兵以来,将士疲劳,生民困苦,疮痍未复,喘息未苏,虽然战争结束,但疆宇初平,国家纪纲有待整顿,地方元气需要培养,我哪敢安然自处,以为太平无事,受纳尊号?唯祈太皇太后俯体群情,允行大典,“臣(我)实幸甚,天下幸甚”。太皇太后理解孙儿恭谨治国的一片苦心和对祖母的孝敬,只得允其所请。
十二月二十四日,康熙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侍卫等,恭奉册宝,到太皇太后宫行礼。为太皇太后加上徽号曰: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上述为太皇太后上尊号过程中的奏言、册文、宝文、诏书等,歌颂太皇太后的功德,其中尤其念念不忘太皇太后在长达八年之久的平定“三藩”叛乱中的伟大功绩:逆贼吴三桂反叛,煽动多方,“朕夙夜靡宁”,举兵征讨,仰承“懿训”,“次第翦灭……非借慈庇,何克臻此?”“臣祗遵懿训,绥靖寰区,叛逆削平,兵民休息”;平定“祸乱”之功,“实禀诲育之恩,应极尊崇之典”。
长达八年、大规模的平叛战争取得胜利,是康熙皇帝领导的结果。首先,敢于挑战豪强,清除隐患,有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撤藩,表现出青年皇帝所特有的超人胆略。其次,实行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如剿抚并用,分化瓦解敌人,提高绿营官兵地位等。再次,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鉴于当初“三藩”并撤操之过急,随后便注意分主次、分阶段征剿和撤藩。总之,由于采取诸多充满进取精神和智慧才能的举措,才终于大功告成。康熙拒受尊号,推恩祖母,体现出他胸怀全面治理国家的宏图大志;平叛战争的胜利对他来说,只是开端,前面任重道远。也说明他体会到祖母“懿训”的巨大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