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全球布局中,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将部分生产线转向中国市场。这一趋势在近期的进博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各大公司展示了他们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体现了中国医疗器械生态的繁荣。在这一背景下,美敦力、因美纳、波士顿科学等企业纷纷布局本土化生产,意味着不仅是制造地的改变,更多的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需求变化。
美敦力副总裁于婧在进博会上透露,该公司将其脊柱外科机器人MazorX的生产逐步从国外转至常州科技园,这种转产不仅实现了成本的控制,还有助于提升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MazorX的特点在于其先进的手术辅助功能,能够帮助医生在复杂手术中更精准地操作,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这款设备自2019年首次亮相起,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2024年获得了中国注册证,成为本土化的重要里程碑。
而测序仪器制造商因美纳则选择从新加坡把部分产能转至中国。该公司最近签约了多家本土客户,计划在2025年建立中国客户体验中心,进一步加强本土市场的创新合作。因美纳的MiSeqi100测序仪在新加坡制造,但其核心部件也正在努力实现本土化。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展,因美纳计划逐步替代新加坡的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波士顿科学则在进博会上强调了其本土化转型的重要性。该公司在上海临港的新工厂即将投入使用,将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还将通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对外资产品进行本土化生产。这一转型使波士顿科学能够更好地把握本土市场的机遇,实现投资、研发、生产的一体化运作。
一系列的本土化生产举措不仅是企业战略的转变,更是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深刻理解。根据市场分析,国内医疗器械需求逐年增长,目前的渗透率仍然相对较低,这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扩展空间。美敦力的数据显示,美国每100万人中植入的起搏器数量大约为1100次,而中国这一数字尚未达到100次。这一巨大的差距预示着市场的潜在机会。
此外,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今年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和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的创新与发展。好政策的落地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愿意在中国扎根,进行深度的市场开发。
尽管前景广阔,但在本土化过程中,跨国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技术适配到市场策略的调整,这些企业需要深入理解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并快速响应。正如许多企业高管所言,未来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转移,更与本土化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总之,跨国医疗器械企业转产中国,无疑是应对全球产业竞争的有效策略,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医疗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转型期,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前瞻性和适应性,才能在中国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合作的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企业将会带来更多创新的医疗产品,更好地服务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