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谈到明朝清朝,一个说法油然而生。海禁政策,闭关锁国,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几百年。没有赶上西方工业革命,导致后面鸦片战争一直处于挨打状态。
其实这个观念还是比较片面的,真正的明清海禁并不是这样。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明清的海禁!
明朝海禁
一谈到明朝的海禁问题,首先得告诉大家一个现实问题,明朝276年并不是每一年都是海禁的,中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开放海域。
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海域开放最典型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成祖时期的人物,他曾经七下西洋,一直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后来明宣宗觉得下西洋太烧钱了,所以停止了海域开放。当然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宣扬大明朝的国威,也有人说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总之郑和下西洋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很多商品宝物,大大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商贸。然而还是没有逃脱海域被禁的命运。被禁原因:烧钱。
二、正德开放海域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又重新开放了私人海域。让一些小型的商人和海外的人进行一些简单的贸易,因为这种贸易的形式很好管理。然而洋人却非常不安分,觉得这样很难打开大明市场,竟然开始走私军火生意。所以很快又被海禁。
被禁原因:走私
三、嘉靖倭寇战争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汪直、徐海、麻叶、陈东开始了海域贸易,与日本的浪人开始了来往,后来因为不满海禁,发动了战争。浙江、福建等地出现了很多的倭寇,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不过很快被明朝军队平定了。绝大部分的沿海商贾寻求的是与地方官僚势力勾结,官商互利。被禁原因:战争
四、隆庆开海
大明朝最后一次开放海域是隆庆开海,这一次开海是仅次于郑和下西洋规模的。大量的沿海商人开始于外面进行贸易,让当时的经济出现了一段富有期。船只也是大大增加让很多的商人看到了商机!最典型的是葡萄牙人来澳门,想从明朝这里借澳门来贸易。澳门当时并不繁华,后来还和葡萄牙人打了一仗。葡萄牙完败,赔了一些钱,大明才把澳门暂时给葡萄牙人的。可惜,隆庆开海仅仅过了不久,又被封禁了。因为当时的社会还是流行士农工商的等级政策。被禁原因:重农抑商。
清朝海禁
清朝的海禁比明朝更严酷,统治者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在海禁!
一、康熙禁海开海
康熙年间,反清势力非常多,有著名的三藩之乱,还有郑氏家族在台湾等。特别是郑成功在台湾打败了荷兰侵略者,以台湾为跳板,对清朝进行对抗。康熙有些惧怕郑成功,将沿海的居民迁移到内地50里,禁止沿海人出海捕鱼和贸易,就怕沿海地区的人勾结郑成功。后来打败郑家势力,收复台湾之后,才慢慢开放海禁。准许沿海地区的商人进行简单贸易。当时洋人已经频繁出现在沿海地区,而康熙却下令沿海地区设置炮台,对沿海的洋人进行打击。
‘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累,国家承平日久,务需安不忘危。’——《清史稿》
有危机感是好事,但是过于危机感就失去了开放的好处,从而闭关锁国,这就得不偿失了。
二、乾隆嘉庆闭关自守
乾隆年间,由于一些洋人在沿海地区进行种种的非法活动,于是乾隆下令让洋人只能去一个广州贸易,不能去其他地方贸易。又限制洋人不能自由出入广州,要办通行证。还给内地商人的限制,保商制度,一律要对商品有担保,更要命的是加了很多的税。当时的海关税分为进口税和出口税,这些海关税分为船钞税和货税。
船钞又分为船钞和官礼。(真正的)船钞:大船1200两,中船960两,小船450两;这些钱是国家规定的。
“官礼”就比较有趣了,各船无论大小,一律交1950两,这些钱是归海关官员们的。
货税,货税也分为正税和陋规.正税就是户部规定的3.9%,归中央财政;“陋规”为总货价的6%,当然这些陋规收入也是归海关官员个人们的。“缴送”这些缴送更狠,大约相当于总货价的10%,当然“缴送”是流到了官员们的个人腰包里。
所以到了后面洋人发动了鸦片战争,这些都是后话了。
总之一点,洋人想来这里做生意,先赔几倍的钱在赚钱。
三、十三行的崛起
到了后面,因为这么多的关税和沿海地区需要法阵,所以兴起了十三行。清朝的闭关锁国,只在广州一个地方开放海域,所以十三行只能在广州撑起。当然十三行在开始的时候也是遭遇重重困难,不过对后期的海域商贸发展还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结:明朝的海禁是开开禁禁,并且禁海的理由都不相同。明朝的商贸意识还是有的。而清朝的海禁是长禁不开,为当时的海域经济做出了非常多的障碍。资本主义的萌芽又明朝开启,但又被清朝掐灭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海域贸易才彻底打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