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古今,凭借样貌闻名天下者不在少数,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西子捧心、貂蝉连环计皆被世人传颂,无一不是经典。
除四大美女之外,中国历史亦有十大美男子,如杀伐果断的兰陵王,河阳一县花的潘安,被人误以为仙人下凡的嵇康,世人皆是耳熟能详。
人人皆知以貌取人不可取,可尚未彼此了解之前,样貌便成了第一印象,人和人相处,虽是日久见人心,内在丰盈才是王道,但也要有彼此认可相处的机会。
左思
样貌出众虽不是出名的必然条件,但在阶级等级分化森严的古代,出身寒门又样貌丑陋者几乎没有成名的可能。
可偏偏左思做到了,和中国十大美男子之首潘安生在同一时代的左思,究竟是通过什么和潘安一样爆红洛阳城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时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现世,逐鹿天下。
最后三国北方的曹魏政权有望争得天下,却被权臣司马懿的后代推翻执政治统治,使三国正式统一,建立了晋朝,历史上称之为西晋。
西晋
西晋时期的统治虽然也很短暂,却还是涌现出许多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就是其中之一。
左思是齐国人,字号太冲,生在临淄,也就是当今的山东临淄,他的父亲左雍只是一名小吏,崇尚儒学,长大后的左思也是如此。
左思父亲的上级经常临时加派任务给他,成了别人眼里的“冤大头”,就连左思出生当天他都在“加班”。
可尽管如此,他的收入还只能支撑一家人糊口度日,平时陪伴不了左思,教不了他文化课业,能给左思买一两个拨浪鼓已算不错,根本提供不了良好的教育。
左思长大一些时,家里的条件好转了一点,起码有余钱给左思请老师,可无论书法还是鼓琴,左思都学不会,老师更是说他天资愚钝,自己教不了,主动请辞。
老师否定也就罢了,就连左思的父亲都数次在亲戚朋友面前说左思没出息,说其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成就,还不如他小时候,真是后悔生下他。
年幼的左思听见父亲如此评价自己伤心不已,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左思没有反驳父亲的话语,而是应下了“天资愚钝”的称呼。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制度森严,王公贵族都是世俗罔替,实行继承制,不像当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人都有机会。
而左思不但家境贫寒,还有口吃的毛病,不善言谈,在同龄人里无论身高、样貌还是学识似乎都是最不出众的那个,对比之下看起来甚至有些呆傻。
左思就是这样忍受着无数的负面声音专心读书,他相信勤能补拙,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左思补拙”的典故也是出自于此。
别人阅读一遍可以理解的句子,左思便读三遍。
他还带动妹妹左棻一起苦读,左思身为男子被人说样貌丑陋心里尚且难受,何况妹妹一个女子,那个时候的左思便懂得了内在美的道理。
经过几年时间的积累,妹妹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左思也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齐都赋》,文章优美,不失为一篇佳作。
可《齐都赋》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文坛上并没有击打出什么浪花,左思这个名字也还是无人问津,文章有看点又如何,和现在一样没人宣传,只有压箱底的份。
屡次经历失败的左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难道自己真的是样样都不行的“废人”吗?自己真的就如父亲和其他人所说难成大器吗?
许是命运安排,恰逢晋武帝司马炎推翻了曹魏统治,之后又用不到一年的时间统一了天下,开始选妃。
左思的妹妹左棻(西晋第一丑女作家)才情被晋武帝看中,入宫成了皇帝的妃子。
因为左棻的原因,晋武帝司马炎自然不会亏待了左思一家,父亲升迁不说,左思也入朝成了秘书郎。
秘书郎在当时负责看管朝廷的书籍等,是个闲职,没有实权,可正因如此,左思有了因更多的时间钻研写作。
自此左家因为出了一个贵人,使得家中一切得以改善,一家人也迁往当时的京都洛阳城,但依旧和名门望族不可同日而语。
初到洛阳的几年,左思过得并不舒心,才华更是得不到展示,这和他样貌丑陋有着很大关系。
左思的样貌究竟有多丑陋呢?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简单了解一下。
潘安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男子之首,就连现今形容男子俊俏我们也会说其貌比潘安,而左思和潘安生在了同一个时代——西晋。
潘安自小聪明伶俐,小时候被同乡的人称作“神童”,长大后在朝为官,屡次升迁,而潘安深受百姓爱戴的原因除了勤政爱民,政绩显著,还因为他的样貌俊美无双。
潘安每次出街,大街上的女人都为之疯狂,大有当下粉丝接机当红明星的架势。很多女子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意,常在潘安出街的车中扔些水果、鲜花之类。
据传潘安每次出街收到的水果和鲜花放在现在都能开个水果店和鲜花店,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的潘安,样貌也是更加俊美。
风靡洛阳城的潘安引来了许多人的嫉妒,而左思就是其中之一。
左思决定效仿潘安出街,驾车到处游玩,也想收到街上少女的礼物,最后“礼物”是收到了,不是水果、鲜花之类,却是她们的唾沫、石子、烂叶子之类,这就是所谓的“男版”东施效颦。
虽然左思其貌不扬,但他也是有妻子的,他的妻子翟氏温柔贤良,还为左思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
因为自己童年的经历,左思对待儿女的教育可谓用心至极,寻常人家孩子私自动用大人之物,都会受到责骂,他却认为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是天性。
甚至把孩子握笔、照镜、执书等记录下来,左思正是因此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弥补了童年的缺憾。
左思还为女儿做了《娇女诗》,他从和两个女儿的日常生活中精选了几个场景,在诗中描绘了两个小女孩天真活泼、嬉戏打闹的种种形态,除了将两个小孩的率真和天伦之乐跃然纸上,更是彰显了自己的慈父之心。
虽家中幸福,可左思在仕途上却不是一帆风顺,晋武帝司马炎和乾隆皇帝有同一个癖好,喜欢重用样貌俊美之人,尽管左思的才华在洛阳城逐渐显现,但依旧不得重用。
且不仅晋武帝司马炎,平民百姓亦是以貌取人,这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环境有关,那个时代尤其重视门第出身和外表长相,否则也不会夸张到左思出街还要受人唾弃。
都说打不倒人的只会让人更强大,左思尽管一直受挫,却也没有就此消沉,之后更是鲜少出街,因为口吃,文人参加的诗会之类他也避不出门,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
左思十年磨一剑,终于在太康年间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二个作品《三都赋》,即《魏都赋》、《蜀都赋》、《吴都赋》,记录了三都的地貌和风土人情。
最终《三都赋》爆红洛阳城,左思也成了洛阳城的名人,然而任何成功绝非偶然,左思的《三都赋》更是命途多舛,
左思年少时曾冠读古今之书籍,对东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印象深刻,左思认为两篇文章都是文采斐然,但却与事实不符。
这样“假大空”式的文章不是左思所追求的,也是从那时开始左思有了创作《三都赋》的心思。
为了作品的真实性,他亲自去魏蜀吴的一些城池参观,了解当地的美景以及风土人情。
那些不能亲自到访的地方,他就去找去过当地的人讨教,如当时的官员之一张载曾游历过四川,左思就抓住机找张载了解四川本地的情况。
左思将收集到的资料都记录在纸上,更是在家中的几乎任何角落都放置了笔纸,只要一有灵感,就在纸上写上几句,最后归纳总结。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左思就这样用十年的时间写出了《三都赋》,左思自认为自己的《三都赋》不比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西京赋》差,甚至比这两篇文章真实许多。
好文章先要自己认可才能被别人认可,但想要别人认却并不容易,《三都赋》在完成后,还是同左思的《齐都赋》一样没有在文学圈激出什么浪花。
没读过左思《三都赋》的陆机还嘲笑左思这样的人能写出什么好东西,甚至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左思写出的东西只配盖他的酒瓮。
还有许多文人阅读左思的《三都赋》都是草草了事,便妄下评价,导致《三都赋》成了文学圈里的“烂文”,左思的十年心血就这样成了笑话。
与之前写完《齐都赋》有所不同,左思这次意识到了作品“包装”和“宣传”的重要性,因此他找到当时许多的有名之士为其宣传《三都赋》,就像当下参加选秀的艺人找认识的当红明星助力一样。
于是左思分别邀请著作郎张载和中书郎刘逵分别为《魏都赋》、《蜀都赋》、《吴都赋》作注,有了“名人效应”,左思的《三都赋》终于在文学圈流传开来。
之前嘲笑左思的陆机,好奇之下认真阅读了左思的《三都赋》,读完之后惊觉自己误会了左思。
这部《三都赋》无论是文采还是故事都好到远超过陆机之想象,不得不让陆机心生佩服。
陆机本也如左思一样在写《三都赋》,可看过左思的文章,他知道自己的《三都赋》一定无法超越左思,便把自己写了一半的《三都赋》投到了家中火炉,并为左思的《三都赋》大作宣传,对其赞不绝口,两人之间的故事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除了陆机之外,当时有名的文人司空张华也称赞左思的《三都赋》历时越久,越有新意,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也提笔欣然为其作序。
很快《三都赋》名号也传到了平民百姓的世界,风靡起整个洛阳城。
魏晋时期没有活字印刷技术,为了拜读左思《三都赋》之精采,辞藻之华丽,无论是贵族豪门还是文人百姓,都开始争抢着传抄。
最后导致洛阳的纸张供应不求,价格大涨,这也就是典故“洛阳纸贵”的由来。
左思并没有因为一部作品的成功沾沾自喜,之后又写出了两篇有名的诗集,分别是《咏史诗》和《娇女诗》,其诗言语质朴,言简意赅。
左思的成功让很多人惊叹不已,左思用实力证明哪怕生卑微,哪怕长相丑陋被耻笑,他也可以靠着才华爆红洛阳城。
而当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来自外界的声音越来越多,许多人受不了外界的声音身患抑郁,甚至自杀,左思这种不顾流言蜚语,专心做自己认同之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以貌取人不可取,不知何时开始,整容风气盛行,先不说整容的后遗症如何,在手术台上丢了性命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左思虽丑,依旧有可取之处,我们人人皆是如此。
不要被样貌所累,内在的充盈才是真正能获得他人认可的关键,待几十年后样貌老去,评价一个人的一定是其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年轻时的样貌。
观古人亦可正自身,左思身上的诸多良好品德,在当代人身上也不可或缺,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只要坚持,无论外界条件多苛刻,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