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双流崖墓:汉代豪族为何选择峭壁安葬?
在四川成都的双流区,隐藏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历史——双流崖墓。这些崖墓不仅承载着古代先民的精神世界,更是汉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见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探寻那些峭壁上的秘密。
引入:悬崖上的墓室
山崖上的墓室,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墓葬文化,它与其它古墓一样,都是仿造死者生前的宅居室布局,“事死如事生”是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牢不可破的原则。但在风吹雨打的峭壁之中,开凿、安置都并非易事,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出土物中奇异的铭文,墓室中独特的壁画和细腻的雕刻中,象征着古人怎样的精神世界?又为何要这样安葬逝者呢?
双流崖墓的独特之处
四川崖墓通常是在石崖壁面以九十度角向内开凿成,其结构一般可分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前堂、侧厅、耳室和侧室等部分。此外,墓室内外还有一些附属设施,如灶台案龛、壁龛、排水沟、龛形石棺、棺台和房形石柜等。四川崖墓多开凿在江河两岸,面水背山的峭壁和山坡上,距水面几米至几十米不等。它的流行时代,大体上从西汉末王葬时开始至南北朝前期。
成都平原的中心地带附近,乐山一带,涪江中游一带是四川崖墓最密集的三个区域,因此成都双流牧马山一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崖墓,出土了许多文物。一座座峭壁上的崖墓里,石棺、陪葬品、壁画都是时代的精神遗存。
汉代厚葬习俗与崖墓的兴起
汉代流行厚葬,是中国主流墓葬结构从竖穴式变成横穴式的时期,具体而言,是中原地区横穴墓兴起并传到四川地区以后,为适应四川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墓葬形式。再往上溯源,汉墓兴起与原始社会时期的蜀地先民穴居现象也不无关系。由于生产力低下,住在悬崖、山中洞穴的人们对生存空间的拓展能力不足,因而逝者常常就葬在居住的洞穴或附近。战国以后,崖葬习俗广泛流行。《后汉书·南蛮西南蛮夷列传》中记录:“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从中不仅能够看出穴居现象的存在,还说明穴居方式有相当的使用人群。
东汉时期,有些大家族将墓合在一起,一个崖墓可能是一个大家族共同的墓葬建筑,供后人一同祭祀,带有亲族纽带的作用。可以说,地方豪强是崖墓的主要使用者。双流作为四川发展较早较繁荣的地方,自然是有不少豪族在此聚集、修建崖墓。
文化融合与历史变迁
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以四川为基地,直接利用四川的人力、物力。彼时,四川的文化已完全纳入汉文化系统,成为当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
四川崖墓既继承了本地文化因素,又成为了汉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四川本地文化随历史发展融合于汉文化的历史趋势。广都博物馆中收藏的动物俑颇受欢迎,其中一只憨态可掬的大型陶犬便是出土自双流的庙山村东汉崖墓。它脖颈上系有项圈,推测是墓主人的护卫犬。此外,这座农家田野间的崖墓里还发掘有钱币、耳杯、瓮、釜、钵、盆等多样陪葬品,足以显示其主人不一般的家境地位。
另一个双流的典型崖墓是九倒拐崖墓群。这里俗称“蛮子洞”,墓穴有76座,均为东汉崖墓,出土有陶俑、陶房、铜剑等文物。其中有一样现藏于四川博物馆的文物,陶摇钱树座,它的浮雕相当精美,有一只长翅膀的羊,羊背上还骑着人。它寄托着汉代人对于财富和长生的双重愿望。
还有一些崖墓发现于历史悠久的双流黄龙溪古镇。多年来,黄龙溪附近先后发现了鸡翅拐崖墓、小河村崖墓、金华庵崖墓等多处汉代崖墓群,充分说明了这一带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是人口密集的聚落。广都博物馆内的这口双耳寰底釜便是来自黄龙溪镇鸡翅拐崖墓,记录着古镇两千年的时代变迁。
崖墓的衰落与历史意义
四川崖墓从两汉之际开始出现,东汉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汉晚期达到鼎盛,东汉以后迅速衰落仅有零星分布和发现,一直延续至宋明时期。尽管分布广泛,数量多,特色突出,但在历史上流行的时间却很短暂,如同昙花一现。汉末的三国时代,蜀汉为魏国所灭,随后西晋篡魏,两晋之间又有巴氐族领袖李雄自立成汉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东汉之后四川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政局混乱局面,战乱频繁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人口迁徙。建设崖墓的豪强大族业已不在,四川崖墓在历史中渐渐落幕。
总的来说,四川崖墓属于汉文化系统,但仍保有较为清晰的本地文化因素,象征着巴蜀文化同汉文化的不断融合,为双流乃至四川的历史文化都画上了厚重而鲜明的一笔。
结语
双流崖墓不仅是汉代豪族的生活写照,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些崖墓,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古人的信仰与追求。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关于双流崖墓的秘密被揭开,让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