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的拓展现实(XR)市场经历了显著的销售下滑,具体表现为消费级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设备销量的双双下跌。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中高质量内容和应用的缺乏,也揭示了技术更新不足带来的挑战。根据CINNO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消费级VR设备在此期间的销量仅为4.6万台,较前一季度暴跌了35%。与此同时,消费级AR设备销售虽然有所增长,总销量达6.2万台,然而环比下滑13%。这种情况下,业内普遍期待能有新的增长动力,以进一步推动市场复苏。
分析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开发者所面临的高昂内容制作成本与技术瓶颈上。尽管VR硬件在设计和技术上日益提升,但缺乏优质内容使得许多消费者难以找到吸引他们的理由去购买新设备。此外,AR设备的功能较为单一,未能成功开拓更多应用场景,这加剧了市场的疲态。众多品牌因此决定暂缓新产品的发布时间,以应对严峻的市场环境。
在价格方面,各大品牌之间的角逐显示出鲜明的趋势。Apple和小鸟看看等厂商相继推出的新产品在短期内推高了整体消费级VR设备的平均售价(ASP),使其突破5500元。但相对而言,AR设备的价格却显示出下降势头,整体ASP调整至约2400元。为了吸引消费者,雷鸟、若琪等头部品牌采取了新产品快速迭代和老产品降价的策略,借此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雷鸟在市场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其凭借Air2和Air2S的降价策略稳居消费级AR设备销量第一。此外,雷鸟推出的新品Air3也以仅1688元的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这标志着AR设备市场的低门槛策略开始见效。反观VR市场,PICO4 Ultra依靠强劲的市场需求继续霸占消费级VR销量榜首。比起在内容与硬件方面进行创新,更多厂商开始注重结合线下场景的应用,以创造更为多元的用户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显示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XR硬件的行业格局。第三季度,MicroOLED屏幕在市场中的份额已达到56%,并且这一比例有望继续增长,更多厂商正在努力实现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化,以便在未来的研发中占得先机。同时,Pancake光学方案的销量持续攀升,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光学性能的提升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VR和AR设备的市场接受度。
从融资情况来看,第三季度共发生39起XR相关融资事件,其中VR相关融资占据了大头,反映出投资者对VR技术在教育、医疗及游戏等垂直领域的看好。这四季度的动向表明,尽管市场整体低迷,但对相关技术与产品的资金支持仍在持续。未来,更多厂商可能会更加专注于细分市场,进行深入布局,而不仅仅追求销量的增长。
总体来看,国内消费级XR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销量下滑明显,行业内的技术进步和市场调整均可能为未来的复苏奠定基础。随着厂商积极采取策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的XR设备将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对消费者而言,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意味着他们将拥有更多选择以及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因此,围绕XR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推动优质内容的制作与应用的拓展,将是关键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