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耿飚坚持将中国飞地坎巨提划归巴基斯坦,为何?

你可知道,直到1935年,还有一个地区承认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年年来华朝贡?

这个地区就是坎巨提,一块隶属中国近180年的“飞地”。

可是就是这样一块飞地,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让给了巴基斯坦,在中巴签署的《边界议定书》之中,赫然写着“中方原则上同意将坎巨提地区的土地划归巴基斯坦”。

而促成这一协定的,正是耿飚。

众所周知,我国在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向来是寸步不让的态度的,但是这次为何偏偏将一块看起来可以争取到的土地拱手让与他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件事背后的原因。

出将入相

耿飚,1928年就入党,他当过红军,打过鬼子。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时,耿飚已经位居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可谓是战功赫赫。

就是这样一位铁血武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却接到了一纸调令,让改任中国驻瑞典大使。

调令最初下达的时候,耿飚是有些想不明白的,打了一辈子仗的他虽说已经对沙场效命驾轻就熟,可是对于外交,此时的耿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得知此事之后,当时下调令的周恩来总理曾找到他做思想工作,对耿飚说:“外交场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现在国内缺乏擅长外交的干部,正是因为你之前表现出众,组织才决定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你。”

周总理的一席话让耿飚的疑虑一扫而空。于是耿飚接受了组织的任务,前往瑞典赴任,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外交生涯。

初到瑞典之后,耿飚对于还外事不是很熟悉,但是在战场厮杀之中磨砺出来的胆识和见闻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很快在实践和学习相互结合之下,耿飚迅速成为了驻瑞典各国大使中的红人。

取得初步工作成果之后,耿飚又先后兼任了丹麦和芬兰的驻外使节的职位,给新中国在欧洲的外交界营造了良好的形象,为之后与欧洲各国展开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耿飚在欧洲取得的战果,时人尊称其为“将军大使”。

时间走到了1955年,就在耿飚在欧洲外交界纵横百合的时候,中央再次下达了新的命令,让他回国接手一个重要任务。回国之后的耿飚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在这次会见中毛主席向耿飚传达了任务的内容:前往西南,与巴基斯坦商商讨边界勘定的问题。

最终,这个调令为中巴《边界议定书》的签订拉开了序幕。

边境调研

1956年,耿飚就任驻巴基斯坦外交大使。他上任之初没有急于立刻开始边境谈判问题,而是先努力建立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

为了促成中巴友好交往,在巴基斯坦因为洪灾而遭遇粮荒时,耿飚积极联系国内对巴进行援助,且这都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无偿援助。

为了感激耿飚对两国关系做出的贡献,巴基斯坦也向耿飚颁发了一枚奖章。

当时的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曾经提议,要在这批援助粮食的外包装上印上中国援助的字样,结果被耿飚礼貌的拒绝了。他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是出于拯救人民苦难,而不是为了做面子工程。”

此话一出,不仅赢得了巴基斯坦的友谊,而且还在整个第三世界国家中为中国赢得了一片掌声。可以说今日中巴关系之友好局面,耿飚功不可没。

面对此时已经稳定下来的中巴关系,耿飚知道是时候开始着手解决两国边界问题了。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领土边界问题一向都是极为敏感的。

在勘定两国边界的问题上,耿飚没有心急,他先就两国边界上的民族文化,地理山川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调查研究。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西南半壁的安稳,若果不做足万全准备妥善处理与巴国的边境纠纷,很可能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和平稳定的局面荡然无存。

在长达六年的调研工作准备之中,耿飚惊喜地在巴基斯坦境内发现了一块中国“领土”,这片“领土”就是坎巨堤。

坎巨堤占地3000平方公里,在名义上,此地从唐朝是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到清朝时这个地位都没有改变过,在很多的地图之中(尤其是印度制作的地图),坎巨提都是在中国的领土区划内的。甚至坎巨堤对中国的朝贡行为直到1930年都还在继续。

1947年,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高原上剑拔弩张,毗邻克什米尔的坎巨堤深恐战火会波及到自己,于是派人飞快前往中国,称愿意与中国恢复旧时关系,直接内附中国。可惜此时的中国解放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实在没有精力去处理边境上的一个小土邦的事务。

以土换土

了解到坎巨堤始末的耿飙开始考虑起来了坎巨提的归属问题,从情感上来说,耿飚自然是希望祖国能够取得尽可能多的国土面积。

但是尴尬的是,虽然名义上坎巨堤是中国属地,但是这个地方却与中国本土并不接壤,而是全境都在巴基斯坦的掌控之下。而且此地居住的民族虽然在血统上更接近汉人,但是他们的文化信仰却更加接近与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群体。

再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耿飚决定向中央提出一个报告,请求中央重新考虑坎巨堤的归属问题。

报告中最关键的一个提议,就是希望中央能够批准将坎巨提地区的领土让给巴基斯坦。

这一观点一时间在中央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自从毛主席提出“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之后,中国在有关领土争端的问题上历来都是相当强硬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何耿飚会提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提议。而耿飚则在报告之中做出了一番解释。

耿飚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坎巨提虽然在名义上已经作为中国的属地存在了近180年,但是实际上这块区域一直是中国的一块“飞地”。该地区位于帕米尔高原附近,与我国本土也并不接壤。

而且该地区的大部分区域都是杳无人烟的荒漠,也没有什么关键性资源。可以说在无论在军事战略还是经济资源上看,都是一块没什么价值的区域。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考虑坎巨堤人民自身的意愿。坎巨堤虽然在1947年提出过要归附中国,但是这个提议其实有很大的水分。

印巴两国之间的冲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宗教不和。印度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

坎巨提的人民主要是以穆斯林为主,当年的坎巨堤正是因为害怕印度彻底控制克什米尔高原,自己可能受到印度教迫害才去寻求中国的庇护。

1947年印巴冲突的结果,是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高原北部,坎巨提的外部压力减轻。因此之后便也没再提归附中国的事,反而是在1947年11月3日宣布归附巴基斯坦。

因此,耿飚希望中央慎重考虑坎巨提的归属问题,提出应该以这块地区作为筹码,在与巴基斯坦的边境谈判中取得其他更有价值的目标。

对于这个提议,毛主席和周总理立马下令召开高层会议,讨论耿飚提议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这次会议的具体讨论过程我们今天仍不得而知,但是会议的结论却是很明确的,毛主席指出:“耿飚所提的将坎巨提地区划归巴基斯坦的提议可以接受,但是要带上一个附加条件,就是要确保中国对喀喇昆仑走廊的控制权。”

与坎巨提这个“飞地”不同的是,喀喇昆仑走廊对于中国来说就是核心国家利益了。这一地区向西俯瞰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向南遏制印度锡亚琴冰川,最重要的是,喀喇昆仑走廊是中国阿克赛钦地区的天然屏障。

阿克赛钦地形一马平川,一旦在此地区发生军事冲突,毫无险要可受的阿克赛钦将成为中国边境的一大软肋。而高耸的喀喇昆仑走廊则能完美的护住阿克赛钦地区,成为中国边境的一个外部屏障。

在新中国建国以后,中巴就喀喇昆仑走廊归属问题一直就争执不下,因此这次毛主席才趁着耿飚上疏的机会提出来以土换土的提议。

毛主席的这个想法与耿飚不谋而合,在得到中央指示之后,耿飚开始尝试向巴基斯坦提出用坎巨提交换喀喇昆仑走廊的想法。

当耿飚向巴基斯坦提出了以土换土的建议时,巴方其实是不太赞成交换土地的,因为喀喇昆仑走廊对巴基斯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区。它是克什米尔高原东北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一条重要的商道。

自古以来,喀喇昆仑走廊就是中原王朝的直属领地。然而到了19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一区域在鸦片战争之后沦丧,被迫割让给了英国。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此时的中国仍在经历解放战争,尚无余力向巴基斯坦提出要求归还喀喇昆仑走廊的请求。

随着新中国成立,毛主席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新中国否认了一切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在喀喇昆仑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变得愈发密切,喀喇昆仑走廊的重要性也就愈发体现了出来。于是顺理成章的,中国向巴基斯坦提出了要求归还喀喇昆仑走廊的请求。

然而对于这样的战略要地,巴基斯坦自然不会轻易松口。为了不损害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只好一直克制收复失地的冲动,暂且等待时机。

1956年耿飚提出以土换土的提议时,国际局势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在印巴关系再次恶化,两家都到了几乎兵戎相见的地步,巴基斯坦迫切的需要来自中国的支持,而且也得益于此前耿飚对中巴友好关系做出的突出贡献,巴基斯坦方面开始认真考虑起来了这个提议。

耿飚认真的对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说:“如今的国际舞台上,巴基斯坦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中国的支持。中方也能理解巴基斯坦在喀喇昆仑走廊问题上的顾虑,可是请您放心,只要能促成这次的谈判,中方与巴放的关系将从此坚如金石,巴方完全没有必要顾及北方的安全隐患。更何况,印度也在觊觎喀喇昆仑走廊,难道巴方希望的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直面印度的压力吗?”

巴基斯坦此时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是不可能在没有中国支持的情况下控制喀喇昆仑走廊的,而如果答应中方的请求,巴基斯坦才能取得长治久安。

最终中巴两国在1963年达成共识,两国以以土换土的形式交换了坎巨堤和喀喇昆仑走廊的控制权。中国收复了失地,巴基斯坦得到了中国的友谊。

时光荏苒,距离这场边界谈判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今天的中国幅员辽阔,物阜民丰的局面都是革命先辈们的奋力拼搏之中争取来的。他们面对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成功保全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我们该做的,是继承先辈传承下来的大旗,继续将祖国的发展推进下去,不辜负先辈荣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