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电生理团队协助骨科部成功为一位长期受右侧腘窝皮下肿物困扰的患者齐先生实施了复杂的神经鞘瘤切除手术。这次手术不仅成功切除了困扰齐先生十多年的肿物,更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保驾护航下,确保了胫神经的安全无损。
据悉,齐先生早在10余年前就自行发现了右侧腘窝处的皮下肿物,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进行特殊诊疗。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体积逐渐增大,并伴有疼痛,严重影响了齐先生的日常生活。
2024年10月,齐先生选择到我院骨科就诊。经过详细的膝关节增强磁共振检查,骨科刘晨副主任医师发现肿物位于膝关节后方神经走行区内,大小约5.5×3.6×5.8厘米,与胫神经关系紧密。这一发现让手术变得异常复杂,因为胫神经是坐骨神经在腘窝上角处的粗大分支,支配小腿后侧屈肌群和足底感觉,一旦受损,将对患者腿部的力量和感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肿物是独立于胫神经之外?还是与胫神经纤维混杂在一起?依靠目前的检查手段,术前均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致使患者周转多家医院未能得到手术治疗。面对这一挑战,刘晨副主任医师决定联络神经内科电生理团队,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来确保手术安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种神经监测技术,能够实时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从而全面监测手术中的神经系统功能。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和骨科手术等多个领域,为手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联系神经内科刘献增主任和团队后,齐先生于2024年10月16日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术前进行了充分的电生理准备,并邀请了神经外科段然副主任医师会诊以协助术中神经剥离。术中,医生发现肿物起源于胫神经,被神经纤维束紧紧包绕,直径达到5厘米。
神经电生理团队采用术中神经电刺激技术,自肿物近心端与胫神经的连接处开始,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沿着肿物体表面不同的走向进行刺激,同时记录胫神经支配的下肢肌肉电活动,并时刻报告手术操作过程中肌肉的电活动状态,精准探寻游离肿物的安全路径。在电生理监测的精准指引下,医生小心翼翼地切开了神经鞘膜,通过钝性分离技术从胫神经上完整剥离了肿物。切除肿物后,医生还在肿物近端胫神经处进行了电刺激,并观察到了正常的电生理信号,确认神经功能未受任何损伤。
术后,齐先生恢复良好,第一天便能够下床活动,并在后续的观察中未出现任何神经功能受损的迹象。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解决了齐先生长期以来的病痛问题,也再次证明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复杂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骨科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骨科医生早期将这项技术用于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的矫形,随后这项技术在多个手术科室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广为应用的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保护技术就是刘献增主任率先在2010年提出并用于临床实践,目前医保DRG支付已经实现全覆盖。随着精准化、个体化、微创化和功能外科深入人心,相信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必将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我院骨科及神经内科专家表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为手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处理与神经紧密相邻的肿物时,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介绍
特色老年医学中心行政主任、
神经内科主任
早年曾留学美国,先后到德国图宾根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系统学习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为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专业的创始主委和副主委,同时担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临床研究所脑功能监护与神经调控中心主任。自2009年至今连续举办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新生儿与重症监护脑功能评估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神经外科、骨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耳鼻喉科和颌面外科的应用。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盆腔手术术中神经功能保护。与此同时,参与编写我国多项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重症监护脑功能评估专家共识。
供稿| 神经内科 刘献增 张壑然 金柯含 、骨科部 刘晨 刘新光
编辑&责编|市场客户管理部 王闰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