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1801雪 后
张明新(山东)
楼外疑无路,眼中唯素晖。
人来惊凤竹,雪落雀儿飞。
本当人惊雀飞起,竹动雪花落,而人的视觉顺序则是,人来—凤竹动—雪花落—雀儿飞,故“人来惊凤竹,雪落雀儿飞。”见出诗人体物精细,运意曲婉。(归樵)
1802山 行
李达
每趁暝烟入,常随寒日行。
谷深藏不见,岭迥映犹明。
斋磬穿林出,山僧扫叶迎。
此时新月上,宴坐学忘情。
因“暝烟”而有“谷深藏不见,”而有“新月上。”因“寒日”而有“岭迥映犹明。”因“斋磬”“山僧”而有“学忘情”之禅心。草蛇灰线,勾连相引。(归樵)
1803与舍弟科重上百冈尖
李达
危磴悬秋色,高冈耸晚晖。
峰峦天半碎,岛屿海中微。
草径芒多掩,花时桂可依。
百年重到处,惟此尚忘归。
首联盘空发起,便十分惊艳,体物之妙在一“悬”一“耸”两字,诗人若不作细致的观察,不作设身处境的体验,很难将百岗尖之秋、晚景象精妙切当地表现出来。“碎”“微”“掩”“依”足见诗人炼字精准,善体物者也。(归樵)
1804游显胜门
李达
桥渡双崖外,门开一涧旁。
瀑泉声绝冷,乳窟气能香。
卧石午眠惬,注瓶秋水长。
山民说此路,可到雁湖冈。
听“瀑泉声”而知“绝冷,”见“乳窟气”而识“能香。”仅凭十个字,便将诗人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沟通起来。(归樵)
1805避暑月潭人皆擅泳余独畏水每候于山道
何智
小星疏处柳毵毵,苔磴蜿蜒接薄岚。
偶住蝉声还一望,矢车菊上月光蓝。
因蝉声偶住,将视野由高处的小星、疏柳、苔磴、薄岚移向低处的矢车菊,借助听觉“蝉声”视觉“月光蓝”的辅助,突出矢车菊的意象,教人有立体的实临感。(归樵)
1806乌东
何智
冻土春回炮火隆,沉沉履带峙田中。
篱花不识人间事,飞弹坑前络绎红。
三四句避开战事,将镜头移向“篱花,”把对战争的怨恨留在言外,供读者玩味,所谓避实就虚,侧写反击。(归樵)
1807雷打雪(新韵)
范东学(湖南)
银砂簌簌下沧溟,间有惊魂霹雳生。
许是凡尘多孽障,天威震怒动雷霆。
将雪打雷,说成是因凡尘多孽障,而惹天威震怒,此乃诗人假定的主观推理方式,无理中见出无奈。(归樵)
1808正月初八随长辈为新亡者寻墓地(王家祖坟名杨树坟,已变良田久矣。)
王建强(河北)
温水长钎探祖坟,好凭序列葬亲邻。
东风岁岁吹苗绿,忆得姓名能几人。
二句“序列”下得好,让人联想到“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诗句。三四句“东风岁岁吹苗绿,忆得姓名能几人”写人情世态,正反相衬,两面交相映发。(归樵)
1809忆元宵
项小华(江西)
锦江春味胜新醅,青涩时光须尽杯。
同看花灯丝雨里,雾中猜谜底难开。
一二句写锦江春味胜酒,忆及醉人,三四句蒙太奇手法,将镜头拉回到元宵看灯猜谜的情景中,“雨丝里”“雾中”“底难开,”“青涩时光”那种元夕特有的朦胧美极具感染力,唐人风味。(归樵)
1810闻天许酱骨头店关张
张庆辉
老谋粮稻不为孤,多少生民困一隅。
诗染人间烟火色,记曾君子近庖厨。
君子近庖厨的可记处不仅在于能正面人生的不得已,谋生解困,更有诗染人间烟火色的朴素情怀(葛兄曾创作大量餐厅杂兴,)此诗读来尽见知己者的宽畅欣慰。(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评者/归 樵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