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健康的基石——戒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中关于吸烟危害和戒烟的重要信息。
首先,让我们正视吸烟的危害。新版“健康素养66条”第33条明确指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等。据报告,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而约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这些数据令人震惊,也提醒我们,吸烟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影响整个社会健康的重大问题。
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兴的烟草制品,虽然被一些人视为“无害”的替代品,但事实并非如此。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香精、丙二醇等多种有害物质,同样会对心血管疾病和肺部健康造成危害。更重要的是,电子烟的流行可能诱导青少年尝试传统烟草制品,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接下来,我们谈谈戒烟。第34条指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戒烟越早越好。戒烟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多种疾病的风险,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尽管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症状,但寻求专业戒烟服务可以大大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戒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尼古丁替代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重要的是,任何年龄的戒烟者都有可能成功戒烟。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戒烟10年后,肺癌发病风险降至持续吸烟者的30%~50%;戒烟1年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大约降低50%。
此外,减少饮酒也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第35条强调,少饮酒,不酗酒。酒精对身体的大部分器官和系统都产生危害,过量饮酒更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包括高血压、脑卒中等。成年人饮酒应限量,儿童、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以及特定职业人群应避免饮酒。
心理健康同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6条提醒我们,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调节情绪、寻求情感交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多种方式实现。
在追求健康的生活道路上,我们需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学习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我们可以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的生活。记住,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宝贵财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