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正是新中国的关键时期,
彼时的新中国因为原子弹的诞生,终于成为了世界上具有一定地位的国家,改变了中国被核威慑的结局。
同年4月12日,邓小平因视察核物理相关的工作,来到了504铀浓缩厂来走访。
在视察的过程中,邓小平却突然离开了队伍,
走到了一位妇女的身边,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我还记得你,这五年来你隐姓埋名,没想到你竟然在这里”
这位妇女并没回话,只是对他笑了笑。
邓公随即会意便带着队伍离开了这里。
那么这个妇女到底是谁呢?又为何会让邓公发出如此惊呼呢?
优秀的人生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
她小的时候便十分聪明,很早就被父母送进了学校。
在学校里面,王承书展现了自己优秀的天分,表现的十分优异。
但是王承书自小身体十分虚弱,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时候都被迫休学,
但是她的成绩却并未因此落后,反而依然在数学考试中取得第一的名次。
她们的仆人时常称赞王承书:“二小姐算账,那叫一个又快又准!”
1930年,王承书考入了燕京大学,
但是王承书并没选择和别的女生一样的金融系,反而选择了男生都很少选择的物理系。
在那个年代,追逐官场是人们进入大学的首要目标,
但是王承书一个女孩子,反而选择了物理系。
王承书所在的年级里面选择物理系的仅仅只有十三位学生,但是仅仅只有她一名女生。
但是王承书并没有在意这些,
她的心中就有一个追求,那就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将来祖国做出贡献。
在学校里面的王承书日以继夜的学习,
四年的寒窗苦读让王承书积累了十分丰厚的学识。
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困难在整个中国都十分卓越,
在和王承书同级的人里,13名学生仅仅只有4名学生取得了毕业的证书,王承书又是4名学生中的首位。
努力学习的学生自然深受老师的喜欢,
当时的系主任谢玉铭相中了她勤奋的品格,将王承书留在了身边。
王承书在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学校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
她一边帮助物理系的老师做助教,一边刻苦钻研知识,在1936年取得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硕士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承书去了很多地方,
在自己的未婚夫求学归来后,两人的生活就安定了下来。
虽然过着稳定的生活,
但是王承书看着满目疮痍的中国,她的心中再次燃起了求学的火焰。
在联系到当时她的系主任谢玉明后,谢玉铭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密歇根大学的物理系十分不错,你的成绩优异,还能获得他们学校的奖学金。”
于是她向着密歇根大学提交了入学的申请,在当时美国对中国的歧视十分严重,起初密歇根大学看到是亚洲的求学信并没有理会。
直到一个教授翻开了这封信,才发现了这位女子优秀的履历,经过讨论后,最终破格录取了王承书。
美国的学习生活
在王承书来到密歇根大学后,
尽管她的表现十分优秀,但是依然有很多人看不起她,只不过她并没有在意。
在美国的一笔奖学金是专门用于资助亚洲的有志青年的,
王承书曾将自己的材料寄给了这个委员会,想要申请一份奖学金。
但是他们以王承书是已婚妇女拒绝了申请,王承书也并没有因此放弃。
而是给这个委员会寄去了一封厚厚的新信件,在信中附上了自己优秀的成绩和过往的成果。
这个奖学金的委员会最终经过商议,破格为王承书寄去了奖学金,她也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获得这个奖学金的已婚妇女。
1944年,王承书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取得了物理学的硕士学位。
彼时她的丈夫张文裕也因为留学来到了美国,
两人在这里过上了一段甜蜜的夫妻生活。
毕业后的王承书来到了普林顿研究所工作,
获得了十分高昂的薪资,并在美国过上的安定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王承书再也抑制不住归国的心思,她没有顾忌美国优越的条件,和自己的丈夫商议后,便准备立刻回国。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美国早已经部署了人员在他们家的房子外面等候,为的就是防止他们回去。
“如果不回中国,我们国家会给你们更加丰厚的待遇。”
王承书夫妇不为所动,美国见她们没有被诱惑,选择了更加激进的方式。
“如果你们回国,将会遭受被关押起来。”
但是他们夫妇仍然没有屈服,依旧在顽强的和美国奋斗。
王承书在美国的好友对她说:
“你们放弃回去吧,美国不让你们回去,就是不让你们给中国制造原子弹。”
1956年,经过周恩来不断的和美国方面进行沟通,美国终于放任了对中国科学家的管理。
冲破重重阻碍的两人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
王承书无比的高兴,她这么多年来的学识终于可以为他亲爱的祖国报答。
转移领域
回到中国的后的王承书起初是在北京大学教书的,她学习的是热力学方向,
担任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同时还兼任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学所任研究员。
钱三强在一个明媚的下午找到了王承书,询问了她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王承书同志,国家现如今需要人来搞铀同位素分离的研究,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当时王承书的物理学方向和核聚变方便完全不同,这等于让王承书放弃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
但是王承书并没有犹豫,王承书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我愿意,不用考虑,我学习这么多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报效祖国,既然没人去做,那就我来做吧。”
没过多久,关于王承书的任命书便下来了,
于是王承书来到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钻研相关的科学理论。
接着王承书带着一批科研人员前往了苏联学习
,王承书十分勤奋,那时候的火车还不够先进,速度没有那么快,需要七天七夜才能来回。
王承书经历了高强度的学习后,
在火车上依然不放弃工作,她利用火车上的时间,翻译从苏联带回来的资料。
当王承书的脚踏上祖国大地的时候,她手中的资料也已经翻译完毕,为
了方便国内人员的学习,她迅速的将翻译好的材料交给了国内的出版社出版。
三个我愿意
经过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后,王承书已经变成了同位素铀领域的权威。
随着中国和苏联两方的争执不下,
最终苏联和中国撕毁了和平的契约,大批的专家带着资料从苏联撤走,中国的原子弹研究一时间进展缓慢。
但是国外给予的压力迫使中国不得不孤注一掷,小心的进行原子弹的研究。
在原子弹的研究中,铀浓缩技术一直进展缓慢。苏联专家离开后,
留下的机器如果没有精确的科学家参与,将无法得到有效地进展,如今在国内最合适的便是王承书了
。
钱三强在研究所内找到了正在研究的王承书,
问了她一个问题:“如今国内的原子弹研究陷入停滞,需要有铀研究方面的专家。”
“好,
我愿意
”,王承书的脸上很平静,
并没有泛起一丝波澜。
“这次的研究和你之前的研究不太相同,你可能需要重头来。”
“我愿意。”
“这次的研究可能需要你隐姓埋名,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不能和家人联系。”
“我愿意,国家需要我,我自当为国家做贡献。”
看着王承书坚毅的脸庞,钱三强的内心泛起了无尽的爱国热情。
“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人,原子弹何愁造不出来啊。”
“国家需要我们来共同建设,国家的强大更需要我们。”
回去后,王承书立刻收拾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带着衣服就坐上了直奔兰州的火车。
王承书的丈夫张文裕起初还没在意,以为是工作繁忙,并没有在意。可是过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王承书的踪影,他来到王承书上班的地方,却被告知王承书早就离开了,
即使张文裕报警了,仍然没有找到王承书,这个人,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此时的王承书却在兰州的基地内苦心钻研
,因为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导致工作非常困难。
那个时候的兰州处在高原环境下,生活十分贫困。
王承书就住在工厂里面,她的屋子拥有的只是一张小小的床,和一个办公的桌子。
曾经的王承书是美国的高材生,更是美国优秀的教授,在美国过着富裕的生活。
如今来到大西北过着贫困日子的她却从未抱怨过身边的生活。
苏联方面的人离开后,没有留下一点资料给中国。这
对于王承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苦心钻研苏联留下的机器。
因为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她只能一遍遍身边有用的材料,从其中找到突破口。
王承书没日没夜的工作,
白天翻阅资料,晚上就将自己的知识教导给当时工厂内的年轻人。
1964年,经过了三年的不断努力,
王承书终于带领研究所的人员制作出出了第一批高浓度铀的合格产品。
在我国原子弹研究的关键时刻,王承书站了出来,
她用自己的双手带领着科研人员为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
此时的王成熟并没有懈怠,
她带着自己的团队不断的继续研究,争取能够做出更加先进的方案,用以保证后续实验的正常进行。
制作出来的时间比原计划规定的时间要早了将近四个月。
1964年10月16日,一声巨大的声响贯穿了大西北的上空,
随之而来的的便是升起的一股蘑菇云,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
看着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
王承书的眼中不禁流下了泪水,她的祖国终于在这一刻走向了转折。
而王承书也被毛主席称为: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一生无悔为国
原子弹爆炸后,因为保密工作,王承书依旧不能和自己的家人见面,在
工作的途中,她也会时常想念自己的儿子,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国家更加重要,国家需要她。
在生活中,王承书十分节俭。
原子弹爆炸后,一批专家可以离开这里,去往北京,钱三强便找到了王承书谈话。
“你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没有。”
“我要回北京了,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带给家人。”
“没有。”
1964年,原子弹即将爆炸的时候,邓小平来到关键的铀燃料生产厂视察工作。
在视察的工作中,
一位其貌不扬的妇女吸引了邓小平的注意,他赶忙过去握住了这位妇女的双手。
“我见过你,1959年你在大会上被表彰,可是你消失了很久,连你的丈夫张文裕都没有找到你,原来你在这里。”
王承书只是笑了笑,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她并没有回答。
直到1978年,
王承书终于结束了隐姓埋名,走到了大众台前,她被调到了核发动力机关。
离开的时候,王承书还是一个妇女,可是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王承书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此后的王承书一直致力于中国物理学方面的发展。
1994年6月,王承书因病去世。
临死之前,她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积蓄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结语
比起来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王承书的名字可能并不为世人所熟知。
但是他们仍然是两弹一星的功臣,
在中国造原子弹的历程上,有着无数隐姓埋名的前辈,为中国奉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让我们为他们敬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