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悍匪,大家会想到谁呢?
白宝山、东北二王还是张子强……在中国历史上,
能够被称为“匪”的人都是比较凶残且他们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稳定、事关民众是否可以安居乐业。
如《乌龙山剿匪记》中彭玉清不问青红皂白打死无辜农民的行为。
历朝历代的官方剿匪行动从未中断过,新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大型的剿匪活动。
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肃清境内反对势力,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剿匪活动,
宏观层面来看:剿匪成效事关稳定大局。
微观层面而言:保护群众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在普通民众的印象中,悍匪一般都是属于某个帮派或犯罪组织的。
当然也有单打独斗的,如当时的现役武警战士邵江彬和耿学杰。
两位二十刚出头的部队士兵,他们到底犯了什么事儿才走上悍匪之路?
两人身份的曝光
那是1988年11月底的一天,荣县来牟乡皂角村的田地里,两个看起来非常邋遢的小伙子在麦秸秆堆里睡觉。
当时的中国社会属于熟人社会、流动性较弱,尤其是农村,很少出现陌生人。
人们出门办事都需要有官方的相关证明文件,否则会被扭送公安。
当地村民发现两个陌生且可疑的小伙子时,就留了个心眼并将发现汇报给村里的领导。
两人就被村领导“邀请”到乡里治安室说明情况。
他们对自己身份、来自哪里的解释支支吾吾以及破烂的穿着打扮、面对询问时的紧张神情,
这一切都说明:两个人非常可疑
。
那个年代的通讯和交通都不甚发达。
对于外地来人,当地的领导都会进行详细询问,如果外地人的情况属实,当地人会热情招待。
两人的行为举止和以往他们接待的外地人完全不同,这引起了村领导的高度警觉。
村领导为了进行验证,反复盘问细节并检查两人的随身提包,发现了一套武警制服和枪管。
包里东西的暴露让现场的人员非常紧张。
其中一位叫邵江彬的小个子,
凭借较好的身手立刻上前抢夺提包,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和村领导进行打斗。
另一位叫耿学杰的小伙子拿着冲锋枪进行扫射,因为其手法不准导致打出去的子弹未能对治安室的其他人产生致命威胁。
也因56式冲锋枪的7.62毫米子弹威力误伤治安室外人员导致1死2伤。
周围的群众本来是来治安室了解情况的,可没想到却因此丢了性命。
他们和村领导的打斗中重伤2人,子弹擦伤了其中一位的胳膊、撕裂了一块儿肌肉。
依靠手中的武器和刀具抢夺了一辆农用车用于逃跑。
在逃跑途中,一位乡领导因追击他们被枪杀;一位好心人误以为他们的车出现问题想上前帮忙而送命。
村领导随后上报了此事,大家才知道这两位正是武警部队正在追捕的逃逸军人
。
上级机关立刻在周边乡镇设置卡哨进行拦截。这才导致了后续地方和武警联合出动1500多人进行抓匪的场面。
两人在部队犯了啥错?
两人同在襄阳武警服役。
邵江彬性格比较暴躁,在参军前因家庭条件不错且从小受宠,做事比较张扬、欺男霸女的事儿没少做,后因强奸罪而被判三年。
出狱后,邵家人通过找关系、送礼将其送入部队,希望通过部队的历练可以重新做个好人。
在部队,他与人日常相处不太和睦、做事风格比较霸道,偶尔还会和战友打架。
虽然军事内容和基础体能考核都不错,
但因口碑和风评较差一直未能入党和提干。
他就将此事归因于江排长的排挤和打压。
其实,江排长比21岁的邵江彬还小,也就20岁的年纪,入伍时间长一些、资历不太深,说他针对邵江彬的确有点夸张。
两人之间相互不服气、看不惯是事实。
江排长也不惯着邵江彬的胡乱作为,为此还在公开场合和战友面前批评过他,也向上级领导汇报过他的情况。
邵江彬认为江排长的做法是不给他面子且故意为难他。
他仗着家里有一定的背景,平时也是没事找事,和江排长有矛盾后,他对江排长就一直怀恨在心。
与邵江彬相比,耿学杰没有任何背景、家庭条件一般。
他对江排长不满的原因在于,被安排在部队喂猪。
年轻人自尊心比较重,而且参军本来是挺光荣的事儿,但到了他这儿却被认为是落面子的事儿。
两人日常来往较多、关系不错。
在部队都有些“郁郁不得志”,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平时还经常在一块儿吐槽烦心事儿。
一天晚上,两人违反部队纪律而饮酒并准备教训江排长。
两人找江排长本来是要理论一番并希望得到“公平对待”。
在酒精和不满情绪的双重作用下,邵江彬用尖刀连捅江排长要害数刀让其在睡梦中疼痛惨叫并丢了性命。
可当时他们所在地是改造农场,晚上经常出现犯人打架斗殴的情况。
江排长的惨叫并未引起巡逻干部的注意。
两人意识到闯祸后准备逃跑时,邵江彬不小心碰落了江排长保管的兵器室钥匙。
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就摸黑到兵器室且偷走了2支56式冲锋枪和数百发子弹。
邵江彬根据过往“混社会”的经验制定了简单的逃跑计划。
一是利用民众对武警人员信任度比较高的固有印象使他们成功拦车达到火车站。
二是逃亡路线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一路向西逃窜。
三是交通工具的选择主要是农用车、摩托车和私家车。
战友们才发现了江排长的死亡和两人以及武器的失踪。
地方公安和部队随后开展了针对火车站、汽车站和码头的排查工作。
两人利用较少排查社会车辆的漏洞,一路通过拦车和抢夺摩托车的方式顺利逃脱,直至达到皂角村。
邵江彬因中途抢夺小卖部现金而勒死老板。
军警联合,围剿悍匪
当时的围剿战斗持续了三天两夜,四川出动1516名军警,参与战斗机构包括地方公安、武警以及侦察连、防化连、喷火连和装甲师团。
最后以军警方8死9伤的惨重代价而结束。
他们逃离皂角村后,路上不断遇到明兵的设卡拦截和追击。
邵江彬会提起冲锋枪对着民兵进行扫射以逼退他们而继续前行。民兵各追捕组对他们穷追不舍。
与此同时,临时围剿指挥所成立,县公安、武警等方面的支援也在不断逼近。
迫不得已,两人只能躲进白岩沟。
白岩沟两边高山夹峙、沟内怪石嶙峋,地形非常复杂,不熟悉的人进去后非常容易迷路。
驻军武警和民警根据当地居民提供的线索,逐步包围了此地。
民兵连长带人进沟搜查,正好和迷路的两人相遇。邵江彬二话不说就开枪射杀了民兵连长。
后出于安全考虑,军警分组行动开始搜索。
一名搜索的武警战士在草丛中发现了两人而被其射穿胸部当场牺牲。
还有两名民警在搜索可疑山洞时被邵江彬打中头部和腹部导致1死1伤。
再次听到枪声后,
军警彻底锁定了两人的躲藏地点并缩小包围圈,准备实施逮捕。
考虑到两人手中武器的性质和估算的子弹数量,军警先是向石洞进行扫射初步判定洞内情况
。
子弹如雨点般射入洞口,指挥所只能观察到子弹打断外边的灌木丛,洞内情况一直不明朗。
因石洞里毫无动静,刑警队侦查员试图进入石洞进行勘察却被对方击中头部要害。
在当地群众的介绍下,军警了解到:此石洞深达8到10米,宽2米,高只有1米多,
洞口狭窄、里边地形较为复杂且易守难攻。
根据石洞的实际情况,指挥部决定使用手榴弹和火箭筒进行炸洞。
一时间上百枚手榴弹和20多发火箭筒准确地扔进洞内发生爆炸,声音震耳欲聋。
硝烟散尽,军警一直不能确定两名匪徒是否身亡。
他们决定在熟悉洞穴的当地群众指引下,用警犬开道搜寻尸体。
令人没想到的是,
匪徒利用洞中有利位置进行躲避并未被手榴弹和火箭炮炸死,后续还打伤搜寻的人员致其1死3伤,警犬也牺牲了。
指挥所分析,洞内弯道横纵导致直线打击的武器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指挥部先后否决了灌水、烟熏、爆炸等方式。
在使用手榴弹和火箭筒炸洞无果的情况下,
参加过越战的侦察连提出用油泵通过输油管道将汽油灌入洞内开展火攻的建议
。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最终指挥部决定采用火攻。
参与人员连夜运动800多公斤汽油进山并搭建输油管架往洞内输送汽油。
可能这时,两人也感觉到自己的末日要到来,抵抗已经没有意义。
在指挥部一声令下、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两人携带的武器也被烧着了,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大火熄灭以后,军警从坍塌的洞口爬进去,在洞穴深处发现了两具已经被烈火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
这就是欠下十几条人命的邵江彬和耿学杰。
经过后来的尸检发现,两人在被烧伤前,邵江彬身中2枪,耿学杰则被4块弹片击中。
至此,震惊全国的大围剿斗战才得以结束。
结语
任何社会都有不法分子的存在,他们做事会触碰法律的底线或更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这必然会成为社会的隐患。
这些人员就是社会上的毒瘤,如不能及时清除必然会危及民众的利益和安全。
邵江彬和耿学杰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邵江彬和耿学杰作为当时的现役军人行凶逃逸本就是对部队纪律和法律的公然挑衅。
在到处流窜过程中,还肆无忌惮地威胁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与围剿战斗中,军警和民众有17人因其伤亡。
两人最后身受重伤并被烧死也算是罪有应得。
两人的凶狠、狡诈在这次战斗中展示得淋漓极致。
但是从战斗过程来看,军警和悍匪不成比例的人员、武器和战斗力等暴露了当时部队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这些都值得当今的人们进行深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在谴责悍匪的血腥杀戮和残暴不仁时,应该牢记这血的教训,从当今角度重新审视过去的事件。
正确、理性地对待和深刻反思白岩沟剿匪的历史,这才是世人尊重历史的态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