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薛氏文化探究与启示

近日,江苏方志文化及谱牒研究学者薛志泽到浙江温州,在薛茂岳、薛宁的陪同下,参观了龙港薛家桥薛令之纪念堂、苍南金乡余庄薛氏祠堂、平阳滕蛟薛岙大夫殿。在探访期间,得到茂通宗长、思汤、纪要、毓训、振柱、成晓等宗亲的热情接待。

薛氏文化之一:温州龙岗薛家桥薛令公纪念堂

薛令之(683年-756年),字君珍,号明月,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其深居幽山之间灵谷草堂苦读十年,被誉为“开闽第一进士”而著世。他为官一生清廉,两袖清风,归隐乡里一贫如洗,“一代廉臣”美誉流传千古。

陪同参观的薛茂岳宗长(下图左一)还介绍道:作为薛令之后代,龙港薛氏南宋绍兴年间,就在薛家桥建庙纪念薛令之,俗称“补阙庙”,又称“后殿”,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现改名为“薛令之纪念堂”,成为附近薛氏家族祭祀、升学添丁祠堂摆酒、文化交流场所。

在薛家桥参观薛令之纪念堂时,遇到现年92岁老宗长薛发料(上图右二)。他是一位老军人,参加过解放福鼎县城战斗和上过抗美援朝战场,1951年8月受伤退役回乡工作。

薛氏文化之二:温州苍南金乡余庄薛氏宗祠

浙江宗祠建设是有规模有特色的,这也是笔者到温州寻访宗祠的原由。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中国宗祠看南方,南方宗祠看浙江,浙江宗祠看苍南。浙江苍南人眼中,宗祠不仅是拜谒祖先的地方,更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编辑

苍南可以说是“宗祠文化示范县”。苍南县地处浙闽两省交界处,全县130多万人口中有426个姓氏,也可以说是“百家姓文化示范县”。

苍南有浓厚的宗祠文化,一所宗祠代表村里一个姓,来过这里的人,都被当地众多的宗祠所震撼,从数量来说绝对是位居全国前列,苍南金乡余庄薛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是苍南宗祠文化的一个代表。

据余庄当地宗亲薛宁(上图左一)介绍:这边宗祠虽然多,但其实很少用的。族里宗亲寻根问祖才会开门迎接,一年一度祭祀时才会启用,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外姓村民也不能入内的。平时只有家族里人,上学的考上大学了,结婚的生孩子了,族谱写上名字,上香祈福禀告先祖,在祠堂摆酒延庆。现在要想办法提高祠堂的利用率,不能“门总关着,土总落着,气总冷着”,要想办法把让自家的祠堂热起来火起来,把祠堂办成村里和家族的文化阵地,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到这里,能坐下来听乡土文化历史趣事,能静下来听家风家训家族故事……

薛氏文化之三:温州平阳腾蛟薛岙忠训庙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钱杭,在《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薛氏忠训庙的历史与现实》一文中明确写到:温州平阳县的地方神庙“薛忠训庙”(大夫殿),奉祀宋“谏议忠训大夫”薛昌宋父子。即忠训庙与姓薛的有关,是为纪念姓薛的而建的。

忠训庙,人称大夫殿,又名武英殿,合院式木构建筑,前后殿各7间,左右厢房6间,戏台居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乡人为纪念南宋初御寇阵亡人士薛昌宋的爱国情操,在腾蛟薛岙建起忠训庙以祭祀,如今祠庙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依然庄严肃穆,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薛氏文化之四:忠训庙精美戏台

这一戏台建筑与神庙紧紧连结,属于庙台一种。戏台背依前殿明间后檐,平面呈方形,三面空旷,一面为屏门。屏门中央彩绘人物图像,悬额“出将”、“入相”。戏台内顶穹窿藻井,雕梁画栋,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屋面歇山顶,上盖筒瓦,各脊上砖雕人物塑像,造型精美,形态逼真。

据忠训庙管理员施世余(上图右二)介绍:薛昌宋是薛怀干十一世孙,在京负责监督军费开支之要职。其极力反对“轻启边衅”,因“忤贯”,被罢官除名。薛昌宋曾作《忠义咨》一文,他在文中怒斥“奸人误国”,号召“追击狂虏”,倡议“奋振厉之威,雪中原之耻”,呼吁“亟请移军,乃为报国,其虽诛戮,所不敢辞”。文词慷概激昂,不畏权贵,为抗金御寇发出时代的强音。在那个奸佞当道的朝代,薛昌宋壮志难酬,最终忧郁成疾,卒于袁州知府任上。后宋高宗赵构感念薛昌宋忠贞报国之心,敕封其为“谏议忠训大夫”。

忠训庙所在薛岙村周围现有四个行政村,也称为四“片”,每片下辖2~4个自然村。四片居民中以杨、周、董、林四姓为多,占四片总人口一万余人中的80%,每片各以居民最多的姓氏为本片的“基础姓”。除四大基础姓外,居民中还有散居于本地各村中的李、王、张、陈、白、曾、苏、刘、余、黄、金、汤等姓,人数较四姓为少。而薛氏本姓在当地几乎已经没有,现只留下了“薛岙”之名,实为遗憾。

薛氏文化之五:温州博物馆浙江学术思想代表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

编辑

其父薛徽言(1093—1139)宋温州永嘉人。其极力反对秦桧与金人议和,尝引义固争于帝前,反复数刻。

其伯父薛弼,温州永嘉人,北宋政和二年( 1112 )进士,任杭州教授,监左藏东库。与秦桧有旧,是岳飞好友。

通过认真地参观和探访得到以下四点启示:

一是家族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一定要与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二是忠训庙既是百家姓祭祀文化一个很好例证,百家姓之间互动,百家姓文化相互融合,是新时代姓氏文化发展的要求。“一走进一百家祠堂,二阅览一百部家谱,三聆听一百位名人故事”三百实践活动,让百家姓文化互动互通互融是可行的。

三是忠训庙及戏台是有文化积淀的,当地主管部门应该重视,整理好资料,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在温州以“薛季宣学术思想研讨会”为题,以温州博物馆为依托,与薛令之纪念堂、薛氏祠堂、忠训庙等薛氏文化元素相结合,组织一次全国性会议,宣传温州薛氏文化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理论依据和群众基础的。

(图文唐小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