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政
编者按:本系列文章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记忆中的那些新华书店》一书。每周六刊发。
谈到“一门”,必先提及“一号路”。
一号路现在叫江川路,只是许多老闵行人至今未改口,仍称“一号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闵行是上海第一座卫星城。贯穿主城区的 道路就是这条在香樟树簇拥下延绵数公里的一号路。作为“大跃进”时期闵行基础建设的范例和代表,一号路的名声,既源于宜人的自然 景观和强大的社会功能,又缘于这条路上留下了许多伟人、名人的足 迹,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郭沫若等,以 及外国政要、国际友人。
闵行南方商城
在一号路最热闹的地段,高高耸立着四个立体的红色大字——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新华书店”。这里原本是闵行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亦即一号路门市部“一门”的所在。
书店的宗旨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可见,我们的工作就围绕一个“找”字。这个字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为书找读者”,要求我们紧跟形势,把各种学习文件、领袖著作及时送到工厂、农村、机关、学校。曾记否,当年敲锣打鼓发行《毛泽东选集》的场景是多么喜庆。
那时,差不多每个星期我们都会走出门店,深入各个单位进行“流动供应”。食堂里,工人师傅捧着饭碗、拿着馒头看书“忘食”;校园里,活泼好动的孩子停止了追逐,个个神情专注。我们给广大读者带来节日般的喜悦。作为图书发行者,我们在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莘庄新华书店
随着改革开放,世界名著等翻译作品逐渐面世。店堂里时常人潮汹涌,只为买到一本渴望已久的翻译小说。是的,当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足,就会转向对精神食粮的追求。
记忆最深的是,《青年一代》和《世界之窗》两本杂志的发行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每到这两本杂志上柜的那天,店堂内喜气洋洋,人流如潮,大门外则是项背相望、大排长龙。在那个年代,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哪个商场,而是书店的大堂。
随处可见惜时的读者,有的人趁着上班乘车的间隙,取出怀揣的书本杂志翻上几页,有的人连走路吃饭也要瞄上几眼。“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人们通过读书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书籍见证了读者的喜怒哀乐、别绪离愁,为他们释疑解惑、慰藉心灵,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知心朋友。
记得刚恢复高考时,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特别受欢迎。许多有志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读者,再度被引燃了热情。为此,他们可以不顾劳累,一下班就来书店门口排队等候,有的甚至通宵达旦。
有一件“为读者找书”的故事值得与大家分享。有位在工厂上班的年轻小伙,可算是我们的老读者了。得知“数理化自学丛书”将面世后,他无论刮风下雨,天天来看、来问、来等。每次因要上班而不得不空手而去时,脸上都会流露出失落、无奈的表情。我们好不容易为他找到了书籍。
一天,很久未露面的他终于出现了。只见他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他挨个向我们表示感谢时,我突然感到,自己的工作看似很平常,甚至有些微不足道,但对读者的影响却很大,有时甚至关乎其前途命运。感谢这位朋友及其他广大读者,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甚至存在的价值。
书店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阵地,是传播文化知识传播的窗口,也是历练人才的好地方。
1988年,有一位高中毕业的学生入职新华书店,来到“一门”。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对他爱读书、有追求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书店的工作非常轻松简单,可以尽兴阅读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进店前他是这样想的。直到进入书店工作后他才明白,看似轻而易举的工作竟然如此难以“应付”。就拿最基本的工作,即熟悉图书来说。一方面,你应该知道自己销售的是什么书,它是讲什么的,这显然比卖牛奶、卖蔬菜难多了。另一方面,仅回答讲什么的,还好办一些,如果再进一步回答这本书是怎么讲的,就会涉及作家、版本及对于作品的评论、比较等,这就更麻烦了。以上问题是仅就自己的知识面而言,更多的考验则关乎大量实际操作,比如核收进货、分类上架、补缺退存、包装打包、盘点库房,以及准确高效的各种结算,等等。
通过不懈努力,在全店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比赛、考试中,他逐步提升了成绩,并多次荣登榜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有空闲,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籍,了解历史、了解世界、了解人生,并由此萌发一个念头,即挑战自我,做一次改变命运的抉择。
后来,他只身闯荡国外,继而回国创业。他感叹“一门”为他的人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并认为,如果说他的事业取得了一些成功,那么阅读这一爱好功不可没。他虽然离开了“一门”,但依然是它的忠实读者,希望“一门”能把他当作永远的“荣誉店员”。
“一门”的故事很多,其中自然少不了爱情故事。
李某与王某是同柜台营业员,也是一对“干活不累”的好搭档。
王某身材娇小,平日里主要干一些图书整理、上架,以及清洁卫生等轻活。李某在王某面前总有使不完的劲,主动承包了所有力气活,从来不让王某粘手。一旦有空,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凑在一起,切磋业务技能、交流工作经验,当然也包括关心对方的饮食起居、兴趣爱好。
那一年,正赶上书店大量发行年历、挂历、贺年卡,图书销量也出奇的好,店堂里天天热闹非凡。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大家忙并快乐着,饭都顾不上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门”的全体同事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销售指标,年底书店还被评为了先进集体。
新年之际,书店领导来到“一门”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付出,大家欢聚一堂,举杯共庆“一门”再获佳绩。酒酣耳热之际,只见李某手捧酒杯,径直走到王某面前道:“我爱你!”全场顿时一片寂静,大家被这突如其来的表白惊住了,随即掌声、欢呼声响彻店堂,越过门窗,在夜空中回荡。
……
“一门”的事,历历在目;“一门”的人,音讯尚存。可是“一门”如今在哪里?每每想到这些,总让人黯然神伤。
如今,“一号路”繁荣依旧,“一门”却在商业经济的大潮中没了身影,“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一门”是新华书店散落在全市各处许多门市部的一个缩影。它的消失,给我们躁动的社会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历史会回答一切。
本文摘自《上海,记忆中的那些新华书店》,汪耀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版
上海,记忆中的那些新华书店
定价:98.00元
包邮折扣价:80.00元
当日发货(16:00前订单)
来源:上海书展
扫码关注上海书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