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清末清军将领都是文盲?从新军开始,所谓清军和朝廷“同床异梦”

清末时期的清军,因为当时清军基层军官多为文盲,全靠老乡关系引荐而来。军校?哪里有这种东西。

一个部队的军官都是互相介绍来的同乡、亲友。平时连喊操都不会,可能昨天还是一个农民,今天就成了低级军官了。为此每哨还要额外雇一个教习,专门代替官长喊操。

清军鼓动士气的中心思想就是忠义为中心,教育大家上阵为朝廷打仗,将来可以封妻荫子,沐浴皇家雨露恩。

清军不合理的地方是抚恤金特别的少,只有月薪的3-6倍。那谁愿意去死?清朝初年八旗绿营都是世袭的,好好打仗,每月的钱粮,甚至乡下分给你的田地永远都有。到了后期承平日久,加上军制不合理,八旗绿营战斗力下降了。

于是清军后来开始募兵制,但只有在当兵的时候有工资,退伍或者阵亡后,家里就啥也没有了,抚恤金又低,更不会再有人按月把钱粮送到家里了,孤儿寡母就会生活悲惨。

这直接导致了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都是靠火力吃饭,躲在墙壁后面,堡垒里面,山沟上面,利用步枪火炮拼命发射,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主动出击,白刃血战,死守孤城这种玩命的事情,确是万万不能干的。

这样的思想也导致清军上层极力购置先进武器,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保持火力代差”。淮军全部都是进口的前膛洋枪,其他部队都是鸟枪,太强,所以淮军很厉害,是谓无敌也。

清军平时练军也要打靶,但是士兵却会把打靶用的药条卖掉。驻地专门有人收购,可以换十几个大钱儿,还可以把剩下的药条卖掉换炖肉吃。

清军虽然一直试图建立新的军队体系,虽然从军服,到军械,再到新的管理体制,但是依旧没有摆脱“当兵吃粮”的思想束缚,有奶便是娘,部队的忠诚度很值得怀疑。

清军派系林立,各个将领把军队看成私产,山头林立,地方武装多如牛毛的的现象。莫说保家卫国,能保证各个派系不火并就已经是为民造福的事情了。

清朝末期其实清军装备并不算差,可是一旦遇到强大的对手,比如英法联军,或者战斗力惊人的对手,比如日本,就会被轻易打败甚至溃散,因为清军内部一直军心不稳。

1905年清军的一些精锐已经升级为新军,衣服和装备换了,但他们还是清军,照片中右一士兵手拿龙旗。不过从新军开始,很多清军开始和朝廷“同床异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