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汉武帝,一个响彻中华的名字,因为连年对匈奴用兵,
他被扣上了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帽子。但是作为千古一帝,汉武帝的功劳却是不能磨灭的。
公元前126年,出使西域的张骞回来了,从他的口中,
汉武帝知道中原王朝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那里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还有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
,为了能够得到这一宝马,汉武帝当即决定征讨西域,于是,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开始了。
谁承想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决定,竟然扩充了中国的版图。
如今我国边疆的两个大省就是汉武帝那时候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汉武帝征伐西域的决定,就没有现在地图上的雄鸡模样。
尽管世人对汉武帝的评论褒贬不一,但
这一决定却是让中国受益至今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汉朝,看一看汉武帝收复西域的故事。
一、匈奴屡屡来犯,汉武帝决定联手大月氏
在古代,匈奴是比较厉害的,他们凭着强大的武力频频骚扰中原边界地区。
楚汉战争时期,匈奴便愈加显得猖狂
,不仅吞并了许多部落,还加大了对外的扩张,甚至控制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
为了阻止匈奴来犯,汉高祖刘邦决定举兵讨伐
,哪曾想满腔的雄心壮志竟如此不堪一击,
一出师就遭遇了惨败。
这样的情形使得匈奴愈发变本加厉,万般无奈之下,
汉高祖只得求和,选择将公主送到匈奴和亲。
泱泱大国一直屈尊匈奴之下,大汉王朝又岂会甘心,因此打算趁着和平时期大力发展国力,
争取有朝一日给匈奴以重重一击。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
此时的汉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日渐兵强马壮
,国库充盈,强大的国力,也让汉武帝拥有了施展雄才大略的机会。
为了洗涮被侵犯的耻辱,汉武帝决定采用军事手段解决北方匈奴的威胁
,怎奈匈奴实力雄厚,对于攻打他们,汉武帝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很快事情就有了转机。他们从被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
西域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与其有世仇
,在匈奴长年的欺负下,大月氏不仅丢了国家,而且还被迫西迁。
面对匈奴的嚣张气焰,大月氏人民一直都有寻求帮助的打算,希望可以借助外力反抗匈奴的侵略。
基于大月氏和匈奴的关系,汉武帝意识到,
要增加抗击匈奴的胜算,联合大月氏是最明智的选择。
因为这样就可以形成前后夹攻之势,让匈奴腹背受敌。
然而,梦想虽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究竟派谁前往大月氏却使汉武帝做了难
,毕竟过去不比现在,更何况古代的西域又是蛮荒之地,那里不仅危机重重,而且地势险峻,所以大家都犹豫不决,谁也不愿意担此重任。
就在汉武帝为之发愁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
这个人就是张骞。
看到有人自告奋勇,汉武帝倍感欣慰,于是
当场册封张骞为特使,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公元前139年,带着汉武帝的殷切希望,张骞率领100名随从出发了。他们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最后进入了河西走廊。
此时的河西走廊已经被匈奴人控制,因此
一行人刚踏入此地,便遭遇了匈奴的骑兵队,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全部被匈奴所擒获。
匈奴单于一看抓获的是汉朝使节,顿时来了兴趣,他当即决定亲自审问,得知张骞是要去大月氏后,
匈奴单于就气不打一处来,反问道:“如果我派使者从大汉过,你们是否愿意?”
为了打消张骞出使大月氏的念头,匈奴人恩威并用,可即便如此,
张骞也不忘使命,始终牢记汉武帝交代的任务,未曾动摇半步。
面对如此情形,匈奴单于气愤不已,直接下令将张骞一行人扣押,并且软禁了起来。万万没想到,
这一关押便是十年之久。
二、张骞历经磨难,却始终不忘使命
十年的关押并没有使张骞的意志消沉,他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时机,打算逃出匈奴。公元前129年,
看到匈奴人有所松懈,张骞便带着随从趁机逃了出去。
然而今非昔比,西域的形势早已发生变化。在匈奴的挑唆下,乌孙国也开始侵扰大月氏,在这种情形下,
大月氏只得继续西迁,最终在咸海附近建立了新家园。
得知这一情况,张骞等人只好调转方向,向西南方向迈进。可是眼前的境况却让他彻底傻眼了,这条路上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还没有任何人烟。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到达了西域的大宛国。
为了能够得到大宛的帮助,张骞一再承诺,回到大汉之后定会重谢。
这大宛王本就有与汉朝往来的想法,听张骞这一说,心中自然很乐意。
于是,一番热情款待之后,大宛王便派人将张骞他们送到了大月氏。
看到大汉使者远道而来,月氏国王十分感动,所以便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眼看时机成熟,张骞连忙说出此行目的,可没想到,一开口就遭到了拒绝。
原来大月氏经过西迁之后,早已不同往日,他们的新国土不仅物产丰富,而且很少受到侵扰。
安逸的生活让月氏人逐渐忘记了仇恨,全国上下根本毫无复仇之心。
所以不管张骞如何劝说,他们也不愿意与汉朝联盟。可即便如此,张骞也没有闲着,他利用在大月氏逗留的时间,四处游历,一面宣扬汉朝文化,一面加深对周边各国的了解。
当访问大夏时,张骞看到了四川的邛竹杖和蜀布,追问溯源,
他才知道在大夏的东南方还有一个身毒国。
大夏距长安一万两千里,位于中国西南,为此张骞推断身毒国也在中国的西南方。
这一发现使得张骞激动万分,恨不得立刻飞回长安,将此次出使的情形告知汉武帝。就这样
张骞等人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为了避开匈奴,他们还特意改变了路线,绕了一大圈。本以为这样做会万无一失,
谁曾想做到这种地步也没有逃脱被匈奴擒获的厄运,他们还是被抓去了匈奴
,直到匈奴发生内乱,张骞等人才有机会得以逃脱。
公元前126年,历经磨难的张骞终于回到了故土。
得知张骞回国,汉武帝喜出望外,于是立刻接见了他。
从张骞口中,汉武帝和满朝文武知道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也知道了西域大宛国有一种宝马叫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可以日行千里,汉武帝十分动心,
因此他打算与大宛国合作,购买他们的宝马。
就这样一场买马之旅开始了,只不过谁也没想到,此次买马之旅竟意外扩大了中国的版图。
三、为得汗血宝马,举兵征讨大宛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公元前104年,
汉武帝便遣派使者前往大宛,打算用二十万黄金和一匹铸成的大金马,换取汗血宝马。
按理说,这笔买卖稳赚不赔,大宛应该答应才是。
可谁承想,大宛国王却在此时犯了倔,他竟然以汗血宝马是国宝为由拒绝了汉朝的请求。
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得到宝马,不料却遭到拒绝,这口气汉朝使臣又岂会咽的下?
为了泄愤,汉朝使臣对着大宛国王就是一顿臭骂,骂完还不解气,后来他又将带来的大金马击碎了。
面对如此情形,
大宛国王怒发冲冠,不但杀了汉朝使臣,而且还抢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使臣被杀,
汉武帝十分震怒,紧接着便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即刻出师征讨大宛。
或许是轻敌心理所致,这次出征汉军只派了几万人,而且大多数还是一些品行不端的顽劣少年,这样的队伍前去打仗,肯定只有惨败的份。
为此,李广利上奏汉武帝,希望可以暂时撤兵,等援兵到达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匈奴又与汉朝展开了战争,
为了专心对付匈奴,大臣们一致希望调回攻打大宛的军队。
但是汉武帝却不同意这种做法,在他看来,此时撤兵并非明智之举,
如若大宛国都拿不下,那么其他国家定会小瞧汉朝。
在汉武帝的坚持下,李广利再次出征大宛,这次队伍庞大,而且准备充分。
看到浩浩荡荡的汉朝军队,沿途小国吓得闻风丧胆,纷纷拿出粮食前来迎接
,就这样大军很快便进入了大宛王都。
进入王都之后,大军先切断大宛都城的水源,后对其发动了猛攻。此番操作下来,
大宛贵族开始人心惶惶,最后竟然杀死了大宛国王请求停战
。至此,长达1.5万公里的远征宣告结束。
为了抢夺汗血宝马,汉武帝竟举兵征讨大宛,在一些史学家看来,他的举动简直就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但是
从长远来看,汉武帝此举是极其有远见的。
因为大宛战败之后,西域的形势便发生了改变,
其他国家开始纷纷示好,打算臣服于大汉王朝。
公元前60年,汉朝还在西域设立了都护府
,都护府一建立,也就意外着西域正式划进了中国的版图。
而古代西域就是如今的新疆,新疆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还是连接欧亚的重要通道。它拥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守护中国领土的一道屏障。
除此之外,新疆还素有“亚欧大陆腹地”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这样看来,汉武帝攻打大宛的决定是非常高明的。
四、遣使身毒国,将云南收入中国版图
除了西域之外,汉武帝还惦记着西南方向的身毒国
,因为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汉代的君臣并不知道中国的西南方还有这样一个国家。
为了进一步扩大汉朝的影响,张骞建议汉武帝遣派使者南下,事关国家名望,汉武帝自然乐于接纳。
不久后,四支探险队便出发了,他们分别从成都和宜宾出发,
同时开往青海、西藏和云南境内,然后再由这里寻找身毒国。
其中一支队伍在抵达云南边境的时候,发现了战国时期庄乔所建的滇国
。滇国又叫乘象国,因为信息闭塞,还与汉朝使节闹了不少笑话。
这天汉朝使节面见滇王,因为不知道汉朝有多大,
滇王竟好奇地问:“汉朝与我滇国相比,哪个更大一些呢?”
直到汉朝使节向其描述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知道外界还有这么大的国家。
紧接着汉朝使节到了夜郎,谁承想夜郎国君的问题与滇国如出一辙,
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才是最大的。
这次事件之后,汉武帝意识到,加强与滇国、夜郎以及其他部落的联系很有必要。然而,联系越多,矛盾越多,对于他们的无理,
汉武帝是一再忍让,可没想到,一再的容忍换来的竟是他们的变本加厉。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与滇国、夜郎兵戎相见。
在汉军的强势进攻下,这些小国很快便遭遇了覆灭。
至此,古代被称为西南蛮夷之地的大部分土地均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
那时的西南夷就是如今的云南,云南与新疆一样,都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战略区,它即是前沿,又是腹地,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云南,中国近代可能就会有亡国的危险。
西南夷地区纳入汉朝版图之后,西汉的疆土就已经基本确定。
汉武帝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开疆拓土,将汉朝的疆域扩大了将近四百万平方公里
,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版图的雏形。
如果说秦始皇实现了统一,那么汉武帝则是在他的基础上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使中国一直屹立不倒。
作为一名能与秦始皇齐名的皇帝,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是有目共睹的,是让中国受益至今的。
今天我们有幸看到新疆和云南的秀丽风光,吃到那里各种各样的美食,其实都是汉武帝的功劳,可以说没有汉武帝当年的决定,就没有如今的大美中国。
参考资料:
“丝路”历史或远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OL].中国网2020-03-29
汪启明.中华简史[M].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2018年:第136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