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钟爱的“漆”
在泉州绽放非遗之光
近日,备受瞩目的文化类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正式宣布复出,并发布了一条聚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的短视频。视频中,李子柒展示了雕漆隐花工艺,并亲手为奶奶制作了一件漆器衣柜,上面绘有金色麒麟图案,寓意吉祥长寿。这一作品不仅展现了李子柒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再次点燃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热情。
值得注意的是,李子柒钟爱的 “漆”,在福建泉州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泉州,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 漆篮、漆线雕和漆画等非遗项目,成为了中国传统漆艺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图 / CCTV4
Part.
01
漆篮
泉州漆篮,作为泉州传统工艺品之一,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漆篮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设计、雕刻、上漆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这些漆篮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成为了艺术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漆篮的原材料是当地盛产的毛竹。竹子被锋利的篾刀分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篾片厚度根据漆篮的要求,最细的堪比头发丝。篾片为经,篾丝为纬,巧手编织制成了篮。篮体有大有小,有扁篮、格篮、盛篮,还有盒、盘。
从竹到竹篾,再到竹胎漆面,永春漆篮的制作工艺,粗分为制篮坯、灰篮、油漆、漆线堆雕、漆画五大步骤。
福建气候适宜调漆养漆,生漆去水晒干且不晒死,上漆力道均匀,成篮厚薄适中。永春漆篮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煮篮筛土上夏布”“竹胎漆面描景物”等技艺,完美保留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竹编技艺与其他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结合。
图 / 上城士
俗话道:“竹篮打水一场空。”这说的一定不是泉州市永春县的竹篮,永春漆篮可是“巧手翩翩蔑气舞,经线纬线入画图。竹篮提水水不漏,小可藏针大当橱”。
常以红色和黑色为底,点缀金色装饰的永春漆篮,乍看上去好似木头工艺品,光滑严实。篮子的架构其实是由蔑——即薄薄的竹片和细细的竹丝——紧紧横竖交缠而成。传说在明代,永春县龙水村有一对夫妇,妻子编得一手好竹篮,丈夫则精通漆艺。一日,妻子在用竹篮给丈夫送饭时打翻了饭碗,菜汁顺着竹篮的空隙流了出来。丈夫见状心想:若刷上桐油灰和大漆,那竹篮不就不会漏水了吗?就这样,漆篮在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应运而生。不同功用的漆篮,造型和层数各有不同,除了日常家用,闽南人最常在迎神、祭祖时用它装贡品,在结婚、寿诞时装嫁妆或糕点,这一习俗一直未变。
漆篮承载着闽南传统的家与国的情怀。当年闽南人下南洋,总要带上几个漆篮,寄托思乡意。现在,每回永春寻根祭祖的华人华侨,返程时也要带上几个漆篮。
渐渐地,许多东南亚当地人也爱上了精美的漆篮。在马来西亚很多华人餐厅或者家里都有两样东西,一个是供桌上的芦柑,另一个就是摆放显眼的漆篮。马六甲市政府附近的一条街道两旁摆放的水泥花盆曾经全部仿制成各种漆篮的形状。
一个漆篮,编织成了团圆,刷新上了光彩,用传统美好唤醒了我们。
图 / CCTV4
Part.
02
漆线雕
泉州漆线雕,更是被誉为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瑰宝。漆线雕起源于唐代,主要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它以精细的漆线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泉州漆线雕艺人凭借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将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了泉州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多元文化宝库,泉州古城随处可见的诸多宗教寺庙,集中展示了泉州民间彩塑的无穷魅力。用生漆揉成细如毫发的漆线,应用到彩塑上,作为装饰花纹图案之用,并加以彩绘、描金,这就是有名的“ 漆线开金”。
它精致雅观,经久不褪色,形成泉州彩塑艺术的独特风格。 漆线开金即漆线雕,也称“牵漆线”“安线”“上漆线”。它源于中原地区的佛雕彩塑工艺,原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迄今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泉州漆线雕的制作,即由佛雕艺人,用熟桐油、大漆、沥粉等原料,反复舂、捶、揉、捻,使之成富有弹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佛像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来。尤以民间传统题材龙凤、麒麟、云水、山石、花卉,特别是仙佛塑像见长,产品达几百种之多。
线条粗细各异、连绵不断,纹理重重叠叠、丰富立体,颜色华丽非凡、光彩夺目,这是泉州漆线雕带给人的视觉艺术享受。而如今的作品更以世界万物为创作题材,游刃在其中而有余力,让人赞叹不已。
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是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风、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
泉州漆线雕脱胎于佛雕漆线雕,其在闽南地区的发展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密不可分。明末清初,泉州工匠们开始把漆线雕工艺用在寺庙、神佛雕像的装饰上。因技法尚不成熟,且用材粗简,以糯米粉和木胎为主,作品普遍存在保质期短、易虫蛀、易变形的缺陷。后来,工匠们发现用红砖瓦粉和漆液糅合成漆泥,再把漆泥附着在木胎上进行雕制,可使其保质几年、甚至十几年。此后,漆线雕作为独特的工艺品开始流向市场。
随着民间艺人的不断研究和创新,漆线雕艺术不断成熟,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为人们所喜爱。但早期的漆线雕因其少而高贵,在闽南一带多为达官巨贾和大寺大庙珍藏,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然而,由于工艺原始、流程复杂、且技法受民间秘传的影响,至二十世纪末,漆线雕工艺濒临失传。在多方努力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泉州漆线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并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成为高端礼品。2011年,泉州漆线雕工艺更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art.
03
漆画
泉州漆画是中国传统漆艺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漆画以漆为主要材料,结合其他颜料和技法,在平面上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丰富色彩的艺术作品。泉州漆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盛誉。
图 / 泉州设计力量 孙宏图老师漆画作品
泉州古城泥金线画,大多体现在古眠床黑朵漆画,宫庙横梁、楣板、门神及旧式桌椅橱柜家具方面,它兴盛于明清时代。其制作工艺,即选用上等的大漆,描绘出线条,再把金箔磨成金粉,待适宜之时,描于线上,成金色线条,并沿金线条填上配好的正漆,再描出细部。另一种,为肖像、年画、壁画泥金大漆上彩。先摹画轮廓,再填色描彩,上金箔,再细部描绘,达到画面美观、鲜艳、经久耐用的特有效果。
漆画,有一种说法称之为“东方奢侈品”,是光和彩的艺术,与漆器同源,却不同于漆器。现代中国漆画正是从传统漆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绘画艺术与几千年的传统工艺孕育而成的产物。在他的工作室内,漆艺画作与诸多神明佛像,民间工艺品,混着颜料独有的气味,有的坐落在地,有点处在案几上,看得出历史悠远的印记,从两晋时期到唐宋元明,再到清末民初,它们古朴优雅,岁月从容。
每一件漆画作品历时都要一年多,100多道工序,大漆独特的物理性质及大漆工艺所能呈现的画面和迷人的肌理,可以是斑驳的、粗糙的、细腻平滑的色彩斑斓和千变万化,也可以是不断重复的素髹。大漆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包容性,可以塑造各种各样的形状,或平或立体,可以与木、陶、 布、金属、皮等结合、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可塑性。
泉州的漆饰技艺
不仅这些
Part.
01
泉州地区脱胎漆器,主要集中在民间漆艺佛像方面。泉州古称佛国,有“宗教博物馆”之誉。自晋衣冠南渡以来,各种寺庙宫观在泉州各地兴建,催生民间宗教仙佛造像艺术的兴盛。脱胎漆艺、佛像制作技艺也随之发展兴盛。其制作原料,以天然大漆、桐油、芝麻、瓦灰、金线箔为主,工艺技术要求高,制作流程繁杂,主要工序为:造型、泥塑、修光、开模、裱褙、脱模、前后合模、补漆灰、磨光、漆线雕、上底漆、莳绘、安金、贴金线箔、上护金漆、画眼、修光、打磨、推光等一、二十道工序。
Part.
02
泉州古城船漆技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泉州古港的兴盛而兴盛发达。它采用土漆工艺,在古船帮上打底、填缝、裱布、打磨,再反复上漆打磨,使船帮粘结成牢固的一体,具抗击风浪,防腐蚀、经久耐用、美观实用的效果。
李子柒的视频,不仅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漆“的深厚底蕴。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承载着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李子柒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中国传统工艺和非遗。泉州的漆篮、漆线雕和漆画等非遗项目,也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喜讯!全省第一!】
【喜报!泉州登榜2024年度中国活力之城!】
【小品《蟳埔花开》喜获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金奖】
部分素材来源:CCTV4、上城士、匠仓 、
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泉州设计力量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一审 |轩 轩
二审 | 佳佳
三审 | 曾世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