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跨度7000余年!藏品20000余件,他在徐州建了一所博物馆

讲述人:王如坤(74岁)

收藏故事:王如坤不仅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家蓝印花布的第四代传承人,而且还是位倾力民间收藏数十年的大家。

他的藏品时间跨度长达7000余年,品类包括农具、工具、炊具、文房四宝、陶器、钱币、服饰、玩具、证券、兵器、灯具、度量衡,总量有两万余件。另外,他还个人出资兴建了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面向大众免费开放。

今年74岁的王如坤从小就喜欢收集东西,遇到别人丢弃的信封,就把上面的邮票剪下来;遇到少见的烟盒,就拆开放进书本里压平整……

1972年,王如坤偶然看到有位老农提着把紫砂壶在地头喝水,看到紫砂壶上有繁体“中国宜兴”字样,认定它是民国早期的紫砂壶,于是就花了3块钱将紫砂壶买下, 从此,王如坤正式走上了收藏之路。

最早的藏品紫砂壶

刚参加工作时,王如坤的月工资才16元,他却经常去附近的集市、庙会, 买些铜器、玉器、铁器,轻微受损的陶器他也要。有人见了就摇头叹息,说他净买些破烂玩意。

1982年的一天下午,王如坤在邳县一户人家门口,看见散落一地的红陶片, 他根据陶土的质地和颜色判断,应该是4500年前的东西,可惜已经碎成了30多片。 王如坤敲开那户人家的房门,付了10元钱买下这堆陶片。

“我刚出村便遇上了暴雨。”王如坤对那次收购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乡间小路都是泥路,一遇上暴雨自行车就没法骑了。我实在没办法, 就把自行车藏在路边的玉米地里,背着盛着陶片的编织袋,步行20多里路回到家中。”

用碎陶片拼起来的大缸

后来,王如坤把那些陶片细心拼接起来,虽然略有残缺,但罐体大致完整。经文物专家鉴定, 这件是6000多年前大汶口时期的物件。

2017年,王如坤的藏品已经有万余件, 于是他建了一家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最有分量的藏品,当属出土文物展区, 尤其是一些史前文物,数量众多,不乏精品。

原始社会的各种贝壳、首饰,新石器时代的骨针、骨刀、骨镰、石凿、石刀、石斧、石钺,还有按形状分的先秦和两汉的陶杯、陶豆、陶瓶,汉代、唐宋和明清时期的瓷瓶、瓷杯、瓷罐、瓷碗、瓷盘,春秋时期的剑、戈、戟、钺,汉代的铜剑、铜镜、弩戟,秦砖、汉瓦、汉代陶井圈。

王如坤的藏品中, 最有意思的要属那张“千工床”。那是一张婚床,四面雕刻的人物、花鸟在金银粉饰的烘托下显得栩栩如生。 上面还有几十幅戏文浮雕,床内壁环绕的是仿郎世宁的画,令人叹为观止。

王如坤曾花很少的钱,从鲁南地区收来 清代某大家族60多年间的完整契约,包括儿子们分家的契约及各家所缴粮税在内的契约文书数百张,这是研究封建社会契税史以及家庭经济史的第一手资料。

收藏的契约

炊具展室内,支着一个风箱锅和自制的两个虎头灶。墙上挂着五六十年前用的小油壶、泥茶罐,还有用秫秸编的盖锅用的锅拍和用麦秸秆编的笼头(罩在吃饭桌上防苍蝇用的)。

王如坤还保存了不少清代的盘、碟,竹编和铁皮做的热水瓶外壳,百年前用的泥吊子(烧茶用)、泥漏斗(倒油用)、泥盆、泥碗等。如今, 这些老辈人居家过日子的日常用品,都成了难得一见的民俗文物。

文房四宝展室里,有古人用的文具箱、研墨用的石砚和陶砚、木刻板的古书……

王如坤有个习惯,就是每月都得买一些他看中的好东西,但他从不往外卖一件, 这使得他的藏品达到了20000余件,才有了他的农耕文化博物馆。

有人说搞收藏的人只收藏不研究就是保管员。作为真正的藏家, 王如坤身兼“三职”:采购员、保管员和研究员。

收藏的老印花版

王如坤收藏了 明清老印花版200余片、明清至民国的蓝印花布近百块,还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邳州王家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第五代传人,著有《邳州蓝印花布》一书。

多年来,王如坤致力于自己藏品的研究, 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古徐文化研究和大汶口文化研究专家,继出版了《邳州民俗》一书之后,他正在撰写古徐文化研究的文章,以及进行张良纳履、农耕文化的考证。

你家还有哪些“老物件”?

又有怎样的收藏故事?

快去翻翻压箱底的“宝贝”吧!

赶紧来参加!

下一次展示的藏品就是你的!

↓↓↓

方法一:关注都市晨报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输入“ 彭城寻宝记”参与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

01

点击进入

▼▼▼

02

私信输入关键词:“ 彭城寻宝记

扫码参与活动

方法二:扫码进“ 彭城寻宝记”活动征集群,参与活动。

(以上两种方法,任选其一参与)

收藏故事一经采用

我们还有好礼相送哦

▼▼▼

领取方式

至李渡知味轩领取

地址

徐州湖光山色南门1-104

联系人

记者 张景良 通讯员 沈向明 董标第

美编 徐瑞谣 校对 珵智

编辑 王岩 朱时佳

期待您的参与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