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期刊登云山老师多年来探索汉字教学的系列实践文章,让我们跟着云山老师一起走进中华汉字,探索中华文化的起源吧。
生命的维度08:大
“大”字为指事字,甲骨文中的“大”字是一个张开双臂,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唐韵》、《集韵》均为徒钙切,《说文解字》云: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如人形,古文中大字为他达切。今时对“大”字解为数量、面积或体积等方面具备相对的量,于“小”字相对,亦引申为范围程度深远广大等。古时“大”之本意,与人的能力和担当有关。
图-1 “大”字的甲骨文类型
在上古原始部落时代,一个部落中会出现不少能人,最具号召力和战斗能量的人一般都是部落首领的人选,逐渐会被推举到“王”的位置上,而其他的能力优秀者则开始分担着各种工作,这就是“大人”的雏形。因此我们认为,“大”字的本意,应为顶天立地、责任担当,应为心怀天下、公而无私的人,“大”既是形容词,也是感叹词。
《易• 乾卦》云: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四书《大学》中之“大”乃为大人之学,所以“大人”在古代最初是指那些具备强大能量,能顶天立地、具备责任担当、心怀天下、大公无私的首领和精英,这些人担负起了最先的部落管理和经营,算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职业经理人吧。后来“大人”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了政府部门担任一方要职的人员的称谓,成为官员的专用名词,这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图-2 “大”字的演变
“大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乾卦》中,卦辞有云:“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是指德行好,身份地位尊贵的人。而在《孟子 •滕文公上》云:“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此处的“大人”当指君子,也就是那些心怀天下之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六朝以前还没有“太”字, “大”即是“太”,二者通用,古音也读“大”为“太”,如“大守”、“大上”、“大后”等,亦即是“太守”、“太上”、“太后”。六朝之后才另造“太”字,把“大”和“太”的音形义进行了区分。
图-3 顶天立地是为“大”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取人形而造出了“大”字,由“大”字又造出了“天”字,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在方言中,有称父亲为“大”,称叔父为“大大”的;在古代官场上,有一个级别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一个官职叫“大夫”,比如卿大夫、御史大夫等。
“大”字在生命维度的汉字中它是高维汉字的起点,更是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于己而言做君子,于外而言做大人。君子者,亦大人也。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都要立志做一个内修贤德,外达天下的“大”人,这样的人生追求,才是高质量、高纬度的人生目标。
云山老师自从创办云山乡村书院以来,终日努力精进、博览群书,涉猎经典典籍、中医养生、传统武术及八雅艺术等,以先贤先圣为师、向先贤先圣学习。十多年来,接受了上万名孩子来书院学习养正,积累了丰富的养正教学经验,摸索形成了书院特有的养正课程体系,奉行“君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宗旨,从身心灵健康的角度综合为孩子们提供了真正的成长机缘。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后台删除。
“人生成长的修行道场”
感恩您的点赞,它将成为我们努力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