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糕是湖北麻城传统名菜,也是中华五千年“舌尖”文化中的奇葩,更是千古麻城美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具典型意义、最富传奇色彩的文化符号。无论麻城人还是异乡人,凡是品尝过麻城盛宴——“肉糕席”者,都会口舌留香,终身难忘肉糕带来的味觉“乡愁”和感官印象。
AUTUMN
肉
糕
席
文
化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衣食住行是一种刚需。一日三餐的“食”,更是伴随人的终老。麻城有句老话,“双脚奔奔走,为的身和口。”正是为了“活口”、“糊口”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人类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尝试、探索,最终创造了无比灿烂的饮食文化。“肉糕”,正是一代代勤劳智慧的麻城先民贡献给后世的美食文明之花!回望厚重的麻城人文历史,为什么“肉糕”会诞生在这块热土上?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进过程?为什么“肉糕席”会成为麻城最高宴飨的文化代名词呢?
一、麻城是古先民发祥的人文厚土
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地形状如马蹄。境内有举水、巴水、倒水这三条水系奔流,西北至东南三面群山连绵,中部与西南为低矮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从举水干流、支流沿线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遗迹遗存表明:早在距今6000--7000年前,就开始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仅以鼓楼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古文明遗址为例,就有“万人墩”(属鼓楼许家凉亭社区)与“河滨冈”(属鼓楼枫树村)两处古人类文化遗址。麻城的考古工作者,曾经在举水河畔的古遗址里,发现过先民使用过的网坠、钓钩等遗物,说明麻城举水河为先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渔业资源,鱼类也是先民食物的来源之一。
清康熙《麻城县志》序作者汝南宋祖法,曾称誉麻城“管弦沸楼,鱼虾腥市”。前句是夸奖麻城文化繁盛,后句则是称赞麻城为鱼米之乡。明代麻城著名学者、鼓楼枫树村熊吉老先生曾经在《麻城志略序》里曾提到一个“强楚灭黄”的典故,旨在说明麻城先民骨子里具有不畏强暴、申明春秋正义的人格秉性。所以,麻城人并非天生喜欢造反,其实是非常讲究道义的,“管弦沸楼”就是最好的证明。
麻城地处北纬30°线上,受季风气候影响,每年六七月份经常出现暴雨洪灾,地表径流大,有水留不住。而麻城地下水并不丰富,所以,“鱼米之乡”仅仅局限于中部及中南、西南部,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相对于麻城其它山区缺水地方的原住民来说,吃鱼其实是一件奢侈事。
从地理上看麻城,它处于中国南北气候的交替地带,传统的“五谷杂粮”,所谓“南稻北黍”都可以在此生长。食物来源及品种的多样性,也给麻城各种美食品类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创新空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麻城肉糕这个最经典的特色美食,就是在这样的物质文化土壤里诞生出来的。
二、麻城肉糕的最初发明者
麻城肉糕诞生的源头究竟起于何时、何地?发明者是谁?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可资参阅的权威历史文献。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文献可考,但是,民间关于肉糕的传说很多。下面这两个不同版本的传闻,均系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得来。
传闻一:营养美食“肉糕”的发明者——“横河”农妇。
春秋时期,麻城属古黄国之地,后来强楚灭黄,麻城由此归属楚地。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流行一种糕状的美食叫“楚夷花糕”,它的主要食材成分就是带有粘性的稻米淀粉或者是“黍米”淀粉。楚地麻城盛产稻黍,自然也会流行以稻黍淀粉为主要原料的楚夷花糕。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孔夫子为了恢复周王朝“天下归仁”的社会秩序,开始周游列国,推行自己“克己复礼”的思想主张。相传当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来到了楚地一个名叫横河的地方,他乘坐的车子坏了,于是就找到在河边浣洗衣服的农妇借“东西”修车。农妇闻言,起身回家拿来了木料和斧子等修车工具。孔子很惊讶,说,您怎么知道我要这些东西呢?农妇一席充满智慧的回答,让孔夫子惊叹道:连楚国的农妇都这样有学问,哪里还需要我来游说呢?于是,修好车后,孔夫子一行准备打道回府。
据说,孔夫子在横河修好车后,因突然生病逗留了数日。找当地的郎中看病,郎中说是水土不服所致。生病的孔夫子,胃口不好,吃不下饭。他的弟子们担心老师的身体,便央求农妇为孔夫子弄点可口的食物给老师吃。农妇想了想,决定做花糕给孔夫子吃。正当此时,农妇的丈夫从横河里捕了一条大鱼回到家门,农妇看见鱼,灵机一动对丈夫说,你马上把鱼捇(chi)了,把鱼肉里的鱼刺取出后剁成肉沫,我等急要用。待农夫把鱼肉沫剁好后,妻子就把肉沫掺进准备作花糕的食材里,加入葱姜末和适量清水、食盐后充分和匀,用蒸笼蒸熟后,趁热切成大小比较规整的糕条盛到碗里,让孔夫子的弟子送去给老师吃。看见热气腾腾条状规整的花糕,迎着扑鼻的香味,一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夫子食欲大开,仔细品尝后觉得味道很特别,不像以前自己吃过的略带甜味的“楚夷花糕”,此糕咸甜适口,透着鱼肉的鲜香。便好奇地问农家大嫂,这是什么美食?农妇不假思索地说,这个糕是我自己想着现做的。我看先生身体不适,口味不好。又听您的学生说,先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如果直接剁成鱼块煮给您吃,怕您嫌腥,又怕您认为吃法太简单了,所以就让丈夫把鲜鱼肉去刺剁碎,掺进米糕里再蒸制出来的,既有营养,又好消化。孔夫子听后说,难得大嫂此番美意,既然此美食“食鱼不见鱼”,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花糕,那就叫“肉糕”如何?自此,“肉糕”之名和制作方法就在麻城广泛传开。这个传说里的横河,就是今天的麻城夫子河,这个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
传闻二:村姑创美食,渔夫显孝心
麻城历史上有个鼎鼎大名的“孝感乡”,史载其得名的由来,是汉代这里出了个“以孝感盗”的大孝子——赵咨。当年皇帝为了表彰其孝行,敕封他所在的乡名为“孝感乡”,并且敕封孝感乡为西陵(麻城古称)四乡的宗正。今天麻城鼓楼辖区就全部包含在古孝感乡范围内。且今天的孝感乡社区就是古“孝感乡乡都”所在地。
历史上古孝感乡大部分乡域都濒临举水河,这里水网密布,有不少的天然湖泊以及河流港汊。例如,“县前河”、“桃林河”、“红莲湖”、“白莲湖”、“七里湖”、“三角湖”、“牛陂湖”、“鹊港”等基本都分布在孝感乡都附近及周边。所以,当年这里甚至还设立过一个专门管理船夫渔户的区(读作kui,比乡低一级的行政机构)——船夫区。
相传,当年在红莲湖边住着一户靠打鱼谋生的渔民。他家只有两口人:年轻渔夫和他的老母亲。渔夫小伙子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孝子。他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渔夫除了下湖捕鱼之外,就是形影不离地陪侍在母亲身边,奉汤奉药,侍茶侍饭。小伙子孝敬老母的品行,被邻村一位心灵手巧的村姑看在眼里,爱在心上,就央人说媒提亲,表示愿意嫁给他。结下这门亲事后,美丽的村姑,隔三差五来家里帮忙照顾渔夫的老母,勤劳的渔夫小伙子干活更有劲了。
这年端午,渔夫买了节礼到姑娘家去送“端阳节”,按风俗这是向岳丈家暗示今年打算迎娶姑娘进门。在岳父家,小伙子吃到了姑娘新做的面上铺了蛋黄点了桃花点的花糕。觉得口感滑爽味道不错,就问是用什么淀粉做的。姑娘说,是用豌豆粉做的。回家时,姑娘送了几块花糕让小伙子带回家给母亲尝尝。母亲尝过后连连夸说好吃。
不久,姑娘来到渔夫家,躺在床上的老母对姑娘说,很想吃她做的花糕。姑娘就问家里有什么粉?老母说,去年儿子在湖里挖藕,打了一些藕粉,吃了一些,还剩下一些。姑娘就拿出藕粉准备作花糕。这时候,渔夫打了几条白鲢鱼回家。姑娘一见,说,快把鱼捇了,烧个鱼块,或者煮点鱼汤给老人家补补身子。小伙说,母亲吃鱼太多,现在不怎么吃鱼了。姑娘转念一想,说,不如试试剁些鱼肉沫沫掺到花糕里,也许老人家爱吃。于是,姑娘用藕粉掺鱼肉做的花糕蒸好后,切成小块,撒上葱姜末,淋上香油汤汁盛好,趁热端到病床前。老母一尝,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花糕。于是,忙问,这糕怎么吃出了鲜鱼味道呢?姑娘笑着说,我在糕里加了鱼肉,当然有鲜鱼味道了。
后来,在渔夫和村姑大婚之日,村姑特意让厨师如法炮制了这道大菜。亲友们纷纷夸说这道带鱼味的菜真好吃。问厨师叫什么菜名,厨师说要问“新大姐”,因为配方和做法都是新大姐教的。人们纷纷去问新大姐,新大姐说这道菜是用豌豆粉和鱼肉沫拌和一起做成的,就叫“肉糕”吧!
从此,肉糕这道大菜就出现在麻城孝感乡老百姓宴请宾客的酒宴上,并且形成无肉糕不成席的风俗。
三、制作肉糕的食材与工艺的演进
从最早出现肉糕这种美食以来,麻城各地的民众大多根据本地出产的食材原料的不同,花样随着时代不断翻新。
明朝万历年间以前,制作麻城肉糕所用的主要食材,除了各种淡水鱼之外,再就是用五谷杂粮制作的各种淀粉,此外还有因地制宜获得的其它淀粉,比如各种豆粉、藕粉、芡实(麻城俗名鸡婆莲米)粉、山区还有葛根粉、厥根粉等。谷物类淀粉制作的肉糕食用起来,有黏滞感,不怎么爽口。藕粉、葛根粉口感好,但是受产地影响,并不能广泛使用。而豌豆、蚕豆各地都可种植,产量相对较大,其淀粉口感滑爽,所以民间制作肉糕大多选用此类淀粉。明万历年间,红薯由南洋被引种到广东后,大受民众的喜爱。其时,麻城历史文化名人梅之焕,有幸出任广东按察副使。具有家国情怀的梅大人,接触到“番薯”这个神奇的农作物之后,马上觉得,如果把它引种到自己的家乡,说不定能让家乡的平民百姓解除穷愁困苦,吃上饱饭。万历末年,梅大人在调离广东之际,于是,就把番薯种苗带回了麻城。自此,番薯就在麻城安居乐业了。
番薯非常适应麻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产量特别高,所以,很快在麻城遍地开花。麻城人把这种外来的、生长快速、产量奇高的农作物,取了一个傻乎乎的名字——苕!从它的叶、到它的根,基本都可以食用。尤其是它的淀粉,甘甜滑爽,比原来麻城老百姓食用过的所有淀粉的味道口感都胜出一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麻城各地制作肉糕所用的淀粉,就基本趋于一致——都选用“苕粉”。所以,麻城肉糕的口味在长达四五百年的进程中,基本保持不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家乡味道”!
在麻城肉糕的演化史中,最早,人们只用鲜鱼和淀粉制作肉糕。但是由于部分山区因水源缺乏,很难吃到鲜鱼。所以他们常常使用替代品——如鸡肉、猪肉来制作肉糕。饥荒年景,还有人家用河蚌、田螺肉代替鲜鱼制作肉糕,或者用石磨将小鱼小虾连鱼鳞鱼刺一起磨成鱼浆来制作肉糕,只图闻一闻“腥气”。
在许多老年人的记忆中,物质匮乏的年代,麻城不少地方的群众,因缺乏鲜鱼制作肉糕,甚至用冷饭米、或油条替代鲜鱼制作肉糕,此时吃的已经不是肉糕,而是一种情怀、一种思念。
在漫长的岁月里,麻城肉糕制作最出名的地方是麻南的白果镇和夫子河镇一带。尤其是白果镇厨师制作的肉糕,堪称麻城一流。他们制作肉糕选择的鲜鱼,以花白鲢鱼、草鱼为首选。制作前,他们将鲜鱼捇好洗净后,再去掉鱼皮、鱼刺,然后用刀剁成鱼茸。反复剁鱼的时候,厨师还会将最上面的一层细鱼茸刮起来,然后再剁、再刮。这些刮起的细茸,是用来制作鱼丸子的主料。或者是用来制作鱼面的主料。因为肉糕、鱼丸、鱼面,再加上用鱼头、鱼尾、鱼鳍、鱼脊骨等沾上淀粉拿食油炸制的“酥鱼”,是肉糕席上的四个主菜。之所以用刮起来的细鱼茸做鱼丸,是因为这样的鱼茸加适量清水充分搅拌后,粘稠性极大,如果将它们滴进冷水锅里,不经加温,就可以自然浮在水面,这样做成的鱼丸,叫“真鱼丸子”。当年农村一般时兴做“假鱼丸子”,做法是:打好的鱼芡后,将适量干面粉撒到鱼芡上面,然后拿汤匙舀起用手挤捏出鱼芡裹着的面粉团,一个接着一个轻轻放进冷水盆里。如果入水后,裹着面粉芯的鱼丸依然能够浮在水面,那么“假鱼丸子”就算做成功了。这种鱼丸子经过煮熟后,一只一只足有乒乓球那么大,味道比真鱼丸子还好。制作鱼面的鱼茸在按比例添加苕粉后,加入的清水应该一次性加好,不宜在中途掺水或是加粉。因为不是一次性和好的鱼面,蒸制晒干后,再烹煮时鱼面根条易断易碎。厨师的经验性技术性从中高下立判。
过去没有食品绞肉机、搅拌机,剁肉糕、打肉糕芡,全凭手工,既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力气活。技艺高超的白果厨师,不仅知道多少鱼芡应该加进多少苕粉、多少盐,打鱼芡打到什么程度算打好了,上蒸笼蒸制到什么时间才到火候。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还在肉糕中掺进适量猪板油或者猪脏肠一起蒸制,使肉糕真正有点“含肉量”。早年,白果厨师还把鸡蛋清加到肉糕里,将鸡蛋黄敷在肉糕表层,这样出笼的肉糕,外观更漂亮,口感更鲜美。
白果厨师办肉糕席,拿手绝活就是拿碗码肉糕。他们把肉糕切成大小适中的长条形,然后在碗里用红苕垫好底,再开始按六边形或八边形一层一层往上码,一般码六至八层。蒸好上席的时候,那肉糕放在八仙桌的中央,如果客人的个子矮,往往座在桌子这边的人看不见对面的人。
千百年来,麻城肉糕永远是耸立在麻城人眼里的一座美食文化的丰碑。
四、有关麻城肉糕的风俗文化仪轨
一个真正的麻城人,从出生一直到终老,都与肉糕和“肉糕席”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缘。
按麻城风俗,婴儿出生三天举行的洗儿礼叫“三朝”,出生九天举行的庆贺礼叫“九朝”,出生一个月的庆贺礼叫“满月”,出生一周年的庆贺礼叫“周岁”。过去大户人家,从三朝到周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宴请亲朋。寻常百姓人家,至少要在九朝和周岁宴请亲友,并且一定要置办肉糕席。
昔日麻城青年男女缔结婚姻时,首先是要“起媒”,就是通过媒妁之言后,男方家下请帖到女方家,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喝“巹盅酒”,作陪者多为男方家至亲尊长及家族有威望的尊长。接着是“过路”,即订下婚约的男女双方先后分别被邀请到对方家上门做客。无论起媒、过路,都要隆重地办肉糕席宴客。尤其是起媒喝“巹盅酒”时,席面必须有“猪肚子膀老八肴”这个固定菜谱。当然肉糕这个大菜是任何一种宴飨里都不可或缺的。男女结婚更是要操办肉糕席。在男家的叫“结亲席”,女家的叫“回门席”。
在麻城吃肉糕席,什么身份,坐什么席位是很讲究的。席位安排不妥,既失礼数又伤和气,所以,东道主在开宴前,要请懂礼数的主事人来“牵席”。在麻城传统房屋“长六间”、“闷五间”的堂屋里,一般从上到下对设八仙桌六张。进门面对堂屋,右首为大(麻东北部分地方以堂屋上方为大)。右首最上一桌至尊,左首最上一桌次之。右首第二桌居三,左首第二桌居四,以下类推。每桌八位宾客,至尊桌右首上方是第一席(俗称首席),其相对(左面)座位为二席,右首下方并排者为三席,对面为四席,右上者为五席,对面为六席,左上为七席,对面为末席。堂屋左首第一桌,以左面上首为本桌首席位,其余以此类推。宾客中最尊贵客人坐首席,东道主方最尊贵者居二席,是为主陪客。左上七席陪客负责斟酒,左下末席陪客者负责起菜。以上牵完席,宾主依礼数分别坐定,宴席就正式开始。起媒、过路的宴席,在牵席之前,主家还要准备一盆热水,让来客洗手净面后入席。酒酣耳热之时,主家还要为贵客递上热毛巾(俗称打热靶子),以便客人抹汗、擦嘴,以示招待热情周到,同时也是对客人的尊敬。
除了小孩出生做九朝、过周岁、起媒、过路、完婚,儿童满十岁、老人寿宴也照例要置办肉糕席以示庆贺。此外,科考金榜题名(现代考上大学)、升迁职位、建新屋“出水”、新居乔迁等喜事同样要办肉糕席庆贺。这些叫“红喜事”。还有举办丧事,若属寿终正寝的,称“白喜事”,也是要办肉糕席的(俗称吃大肉)。
旧时,各家族每年要举行春秋两次大的祭祀活动(指祭祖),也是要办肉糕席的。还有地方性的敬老活动——“乡饮宴”,明成化八年以前,孝感乡为麻城四乡的“宗正”,所以乡饮宴由孝感乡乡级机构承办。孝感乡被裁撤后,主办者就由县令主持。出席乡饮宴者为各地方挑选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老人,能够出席者,称为“乡饮大宾”,这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是要被写进家谱里的。乡饮宴自然是本地最高规格的肉糕席了。
过去麻城人一年中最期盼的时光,要数剁过年肉糕了。当年,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平时除非家里要操办红白喜事,一般是没有肉糕可吃的。只有临近年关,家家户户响起“笃笃笃笃笃”的剁过年肉糕的声音,浓浓的普天同庆的“年味儿”就在乡村和城镇的上空弥散开来。“年来了,是冤家,儿要帽子女要花,爹奶要的栗炭火,媳妇要勒子走人家”。这是麻城古老的《过年民谣》。还有一首过年民谣是:“(腊月)二十一,年来即;二十二,炒胡豆(儿);二十三,买酒烟;二十四,嗦鱼刺;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毕;二十八,家家炸(打糍粑);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夕不见面,初一出来大摆手。”
麻城风俗,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是日,家家户户要举行“送司命菩萨上天报平安、接祖人回家过年”的祭祀仪式。祭祀时,必须将八仙桌调换方向。日常里八仙桌是按照桌面的纹理纵向对大门安放,祭祀时,桌面纹理是横向摆放,意思是首席在上。祭祀的肴馔里,少不了肉糕。仪式完毕,家人才开始吃小年饭。小年饭桌上,肉糕是必须要上的。而且,八仙桌的上方,必须摆放两幅碗筷,因为祖人接回家了,这个方位是祖人坐的。吃肉糕时,首先要在供奉祖人的空碗里拈上肉糕,家人这才开始享用。这个规矩体现了一种浓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大年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时刻,过大年的年夜饭从黄昏一直吃到初更时分,肉糕是年夜饭里当然的头牌大菜。
新正初一清晨,乡下塆村的人们,开始互相团拜。此日,一般是不到亲戚家拜年的。亲友间拜年,也有讲究。初二,是外甥必须到“嘎婆”家拜年的,未婚男子是必须到岳父家拜年的。招待拜年客时,主人家会端上一碗“点心”——碗下面有鸡肉或猪蹄膀肉垫底,上面铺三五片肉糕。嘎婆会在碗里盛上两个鸡胯子,上面铺上三五块肉糕。不客气的小外甥,会狼吞虎咽,将其一扫而空。而成年人一般只拈一块肉糕尝尝,然后喝几口鸡汤,就放下了来。如果全部吃完,是不懂礼节的表现。有的塆村,谁家来了拜年客,家家都要请客人吃“点心”。有的人,刚吃完点心起身,另一家亲戚的点心又掇上来了,客人推辞不过,又继续享用一次。这种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给年俗带来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回忆。同时也反映过去物质条件有限,农家一年难得吃几次肉糕,人们把最好的美食奉献给亲人们,自己却克勤克俭,使正月间待客时,用有限的肉糕一次又一次地回锅,去招待一拨接一拨的亲友。
按当下的标准衡量,这样的进食方式是很不卫生的。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富裕了,吃肉糕已经不是一种奢侈,什么时候想吃肉糕,随时都可以吃到。这种变化的背后,标准着传统农耕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标准着社会正在朝着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时代迈进。
五、肉糕在不同时代的社会影响
肉糕,这个千古麻城的头号名菜,是麻城人的最爱,也是永远走不出的“乡愁”。麻城作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圣地,当年许多“麻城孝感乡”移民把家乡的美食文化和宗教信仰带到了异地他乡,肉糕就是其中美食之一。
笔者近年研究麻城商业文化时发现,麻城南乡商贾在明末清初的商旅活动中,就把“麻城肉糕”、“麻城鱼面”带到了湖湘川陕等地。如四川万源大竹河镇,是汉水支流上一个重要码头,乾隆年间开始,南乡“程蔡傅”商人就在这里开辟商道,如程家的“程长发”商号、蔡家的“蔡兴顺”商号,就是大竹河场数一数二的商家。当年他们把肉糕美食带到了那里,至今,四川万源市评选当地名菜“富硒八大碗”时,大竹镇的农家乐《品》(主料为肉糕)名列前茅。又例如,当年夫子河“横河戴氏”商人,聚集在陕西安康的汉阴、石泉等地,他们中有一支(出自夫子河双楼子入赘到望花山阮家院子)还定居石泉县,在那里修建了戴氏祠堂。另外,集聚在汉阴县汉阳坪的来自戴家北门塆的数十家商户,把肉糕文化带到了那里,形成了今日汉阳坪镇名菜——“汉阴蒸盆子”(主料依然是麻城肉糕)。
近年,许多麻城人在广深打工,期间,有一位来自湖北钟祥的打工者和一位麻城的打工者,因春节不能回家过年,双方家庭同时寄来了家乡特产。二人各种打开一看:嘿,两种美食长得一模一样!钟祥人说,这是他们家乡的名菜——“蟠龙菜”!麻城人说,不是吧?我们家乡叫肉糕呢!
其实,钟祥和麻城同为楚地,物产和地理环境大同小异。钟祥因明朝出了个嘉靖皇帝,所以,那的确是“蟠”了一条“龙”。钟祥人也挖掘出了有关蟠龙菜的来历故事。但是,麻城有一个版本说,钟祥的蟠龙菜,其实是一个麻城人传授的方法制作的。这个人叫刘淑湘,出自麻城望族——锁口河刘家。
锁口河刘氏为唐代显祖刘汾后裔,刘汾系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历史上,麻城刘家被誉为“荆湖鼎族”。有明一代,锁口河刘家从洪武二十七年麻城第一位进士刘从政开始,到崇祯七年刘侗成为进士截止,十代人里,一共涌现了十一位文科进士三位武科进士和数十位文武举人。家族有九人被敕封为“宫保”。所以,天启年间,皇家赠联敕封:十代元魁世胄,九封宫保人家。也就是说,大明王朝存在了多少年,刘家就兴盛了多少年。
刘家的代表人物是刘天和,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刘淑湘就是他的堂弟。天和是正德三年进士,淑湘是正德九年进士。当年的刘家,可谓“钟鸣鼎食之家”,吃肉糕在刘家应该是小菜一碟。嘉靖皇帝在没有上位之前,仅仅是分封到藩地安陆府的一个藩王。虽然贵为皇族,但没有当皇帝之前,是没有吃过蟠龙菜的。
常言说,事出有因。当年,刘淑湘任南京兵部主事时,正德皇帝南狩,让礼部尚书乔宇(字白岩)挑选干员负责迎接,乔看中了刘淑湘,刘圆满完成护驾任务,深得乔的赏识。后来,武宗皇帝驾崩,嘉靖从钟祥赶往北京继位大统,他的母亲来不及随行,所以,礼部乔尚书就派能干的刘主事从钟祥护送太后进京。相传,太后身体不好,吃不下饭。刘淑湘考虑到责任重大,既要太后尽快恢复体力,又不能耽误行期。在此情况下,他想起了家乡麻城的肉糕这道“吃鱼不见鱼”的营养大菜,便将肉糕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口授给兴献王王府的厨师,让他制作肉糕给太后食用。厨师做好肉糕后,问刘主事,这个菜叫什么名字?刘淑湘心想,如果说叫麻城肉糕,太后可能嫌土俗,既然皇帝称真龙天子,那么,以前的兴献王就是一条蟠龙。于是他脱口而出说:蟠龙菜。
太后吃了蟠龙菜,感觉非常好,问了菜名,觉得很吉利,心情和精神也特别好。于是,刘淑湘趁机鼓动太后立即启程进京。途中,肉糕自然成了太后的营养大餐。安庆抵达京城,圆满完成护驾任务后,太后向皇帝极力推荐刘主事,说他是个能干人,可以委以大任。于是,回京后的刘淑湘被升任为京兆直隶府尹(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今天,无论钟祥的蟠龙菜还是麻城的肉糕,虽然叫法不同,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历史渊源关系的。只不过钟祥蟠龙菜沾了皇家的贵气,麻城肉糕却依然保持了千年传统,品质朴素而生命力顽强持久。
随着时代的进步,肉糕这个麻城的千年名菜焕发了新的生机,无论是食材的配比还是制作工艺及制作手段都有改进或改良。同时,因为互联网和交通物流的发达,今天的麻城人,无论在天涯海角,只要想吃家乡的肉糕,随时可以通过网购及时保鲜送达。不过,想吃家乡名厨或者父母亲自用手工剁出的热肉糕,你还得抽空亲自到家乡来,才能够一解思念肉糕的乡愁!
来源于鼓楼新声,图片视频有改动
品读麻城
乡土丨乡情丨美文丨美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