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经济还在稳定增长,为何还走向解体?原因只有两个字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因为经济破产往往是最凄惨的,轻则国家穷困,战乱不断,如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都是如此。而重则国家解体,走向灭亡,最典型就是苏联。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苏联的解体那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困难和倒退造成的,是因为经济崩溃造成的国家解体。但是其实苏联解体前经济还在稳定的增长,为何最后却解体了呢?其实原因只有两个字。

很多人现在认为是苏联经济在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大规模的衰退,使得民众的生活质量大幅度的下降,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国家财政拮据。

最后才导致的国家发展困难,最终引起连锁反应,使得苏联走向解体。

但是其实这完全不是真实的情况,根据苏联的史料记载,即使是在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其实苏联的经济还是在稳定的发展的。

当时苏联的年均经济增速在3%-5%,而且十分稳定。这个增速到现在来看,那都是很高的,而且明显高于当时很多西方国家。

苏联当时的百姓生活十分的安逸,整个享受了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没有失业率而且医疗免费,教育免费,甚至住房都是免费的。

所以当时描述苏联人的生活,那是安逸而慢节奏。整个的苏联除了产业结构的问题,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衰退和倒退。而且苏联当时的经济,那是最接近美国,可以说国家经济没有出现问题。

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比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状况要好太多了。而如果说有问题,那么就是因为当时的阿富汗战争。

还有越南战争的战争支出,以及对于华约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巨额的援助,使得苏联的国家财政开始入不敷出,这可能是最大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问题,国家花钱多了,节省开支也就是了,不可能走向解体啊!

但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却快速的使得国家走向解体,到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为何会如此?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加速”。

我们知道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无论年纪还是资历都属于根基很浅的。在强人政治的苏联,其实这是非常危机的,因为戈尔巴乔夫无法服众,无法搞定那些老臣。

所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提升自己的支持度和威望,提出了一个加速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而正是这个加速,让苏联走向了解体。

我们从加速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苏联并不是不发展,只是比之前大发展时期速度慢了,但是即使是慢了还是比西方要快。

所以戈尔巴乔夫是要加速发展,也就是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这对一个年轻的总统来说,那是必须的,否则其很难提升威望,巩固权力。

所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围绕如何加速来做文章。而戈尔巴乔夫从基层一路上来,知道整个苏联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高度集中政治体制下的老百姓懈怠,偷懒,使得生产效率不高。

于是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加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自主能动性。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他们传统的顽固思想。为此,戈尔巴乔夫还写了写了一本《改革与新思维-为我国和平全世界而作》的书,阐述自己改造人的思想的目标,后来被称为新思维。

而改造人的思想,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努力的让百姓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意识到民主,这样才能积极生产,提升速度。

所以配合这一思想,西方趁机洗脑,大量的西方自由化,民主化思想涌入。而使得百姓思想出现混乱,在西方媒体以及国内野心家的宣传之下。

戈尔巴乔夫没有实现百姓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恰恰相反百姓在思想上开始否定苏联,开始一味的追捧西方的民主,自由,法制。

于是乎等到这个时候,戈尔巴乔夫已经无法控制局面了。所以戈尔巴乔夫如果不搞加速战略,而是按部就班的治国,那么苏联就不可能解体的。

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戈尔巴乔夫的野心最终葬送了苏联,因为改变了思想,必然就使得体制没有生存的土壤,最终只能走向解体。

欢迎关注【历史真相】,每天为您更新新鲜的历史资讯,不出门看天下事!

参考文献:《苏联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