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陕西乾县征集民企内部腐败线索引争议 此前已有多地实施

【资料来源于澎湃新闻、界面新闻、海报新闻、东方卫视看看新闻等】

近日,陕西乾县公安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征集中小微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行为线索的通告》,引发广泛争议。联系到近期媒体报道的多起“趋利性执法“案件,网友认为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应被过度干预,认为这会对民营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破坏营商环境,甚至怀疑此举有“捞钱”之嫌。

一则公告引发空号争议、官方回应亦受质疑 什么情况?

据报道,11月14日,陕西乾县公安发布通告,征集中小微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线索引发热议,同时有网友提出公布的举报电话为空号。

11月15日,媒体海报新闻记者尝试拨打通告上的举报电话,确实提示为空号无法接通。对此,记者采访了当地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发布相关通告,系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中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空号问题,将会跟进处理。截至媒体当日发稿,该举报电话仍提示为“您拨打的号码不存在”。

该《通告》也被质疑“对小微民营企业不友好”。同日,乾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告诉媒体青岛广播电视台正在新闻,该《通告》属实,本意是保护小微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可能是在表述上有点问题,让大家误解了。目前,经侦大队也未接到相关举报线索;乾县公安局已经撤回该通报,停用举报电话。乾县公安局新闻科工作人员告诉《正在新闻》已经将情况汇报上级领导。

11月17日,东方卫视看看新闻记者也尝试拨打了举报电话获得回应,乾县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举报电话一直是畅通的,网络上有些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

媒体看看新闻发表快评文章《记者调查:陕西乾县腐败举报电话为何被撤回?》表示,举报热线此前究竟是不是空号,公安的表述和网上的反映存在出入,事实有待调查。其实政府部门对公众公开的举报电话,没必要故意使用空号,因为这也阻挡不了群众举报的途径,但空号带来的影响又是极其负面的,稍有差池都会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产生质疑。令人不解的是,在这次事件中,当地公安在面对舆论时,却选择撤回了通报,记者询问原因时,当地公安避而不答,表示有线索就举报,没有线索就挂电话。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有关部门不妨就通告的出炉过程 进行详细调查,有时候,一个举报电话,或许就能成为 检验政府工作的一张“试纸”。

11月17日,媒体界面新闻记者致电乾县公安局获悉,目前这一线索征集公告依然有效,一两个月内都接受线索。对方表示,征集线索的目的是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违法行为。对方称,此次征集活动仅限于乾县辖区内的企业,不包乾县企业在外地的分部。如果有相关线索,可通过邮寄或快递方式将材料发送至乾县公安局,不必到现场举报,并承诺对举报人的信息严格保密。对于征集线索的背景以及可能引发的对民营企业生存的担忧,对方未做正面解释

界面新闻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征集线索的目的,该“通告”提及“为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治理”。2024年上半年,咸阳市纪委出台了《2024年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全市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实施方案》。不久咸阳市公安局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现向社会公布市县两级投诉举报电话。受理范围包括住建领域、教育领域、扫黑除恶等6个领域的问题。2024年5月20日,乾县纪委监委公众号发布公告称,为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乾县纪委监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一些单位为此制定了工作实施细则。此次发布征集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线索的“通告”,可能是该项工作的延续。

此前已有多地实施 如何把握刑事介入与企业自调界限?

事实上,针对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多发问题,2023年7月31日,最高检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不能简单地把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当作民营企业的“家事”,而是要从理念、制度、措施上重视起来,妥善把握刑事介入与企业自主调节的界限,既要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又要在办案中依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去疴除弊、完善内部治理。负责人还介绍到,从检察办案和调研情况看,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民营企业高管、财务、采购、销售、技术等关键岗位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得不到及时有力惩治,是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而且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破坏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检察制度和举措。“这些制度、举措对于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问题关注不够,立案难、查办难、预防难等问题成为许多民营企业关注的焦点。”上述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要落实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不能简单地把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当作民营企业的“家事”,而是要从理念、制度、措施上重视起来,妥善把握刑事介入与企业自主调节的界限,既要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又要在办案中依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去疴除弊、完善内部治理。

据媒体澎湃新闻梳理,在乾县警方之前,已有多地警方发布过类似通告。黑龙江伊春市公安局友好分局9月2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该局征集的民企内部突出腐败问题犯罪线索包括,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经营同类营业、为亲友非法牟利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企业资产等犯罪行为;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实施的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行为;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非法高利转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犯罪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

8月10日,湖北荆州市公安局也发布过一则类似通告,该局除了征集民企内部腐败犯罪线索外,还征集工程建设领域串通投标违法犯罪线索。具体包括:1、投标人相互串通,严重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投标人与招标人相互串通,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及他人合法权益的;2、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交通水利、农田整治、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程项目中串通投标的;3、两年内因串通投标,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串通投标;采取威胁、欺骗或者贿赂等非法手段串通投标的;4、挂靠或者借用资质“围标”、串通投标;在串通投标中行贿、受贿的;5、以非法手段胁迫他人放弃投标、中标人弃标、转让中标项目,伪造投标资质、印章、文件等相关违法犯罪;6、专门从事策划、组织、实施围标串标、破坏营商环境的职业“标贩子”、“标霸”、“标王”;7、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商业贿赂犯罪。

更早前的2023年12月15日,江西上饶警方也发布过一则《关于公布打击整治民营企业内部贪腐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线索举报方式的公告》。征集的线索包括:一、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腐败犯罪行为。二、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经营同类营业、为亲友非法牟利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企业资产等犯罪行为。三、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实施的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行为。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非法高利转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恶犯罪,依法惩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行为。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