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一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南北朝时时期宋文帝仓促北伐的故事讽刺南宋的冒进。宋文帝刘义隆曾开创“元嘉之治”,却最终因为这次仓促的北伐而毁于一旦。
自从宋文帝即位以后,一直以北伐为最终目标,结果首次北伐便遭到北魏的重创,他只好重新开始恢复国力。到了450年,经过十多年的恢复以后,宋文帝又再度有了北伐的心思。说来也巧,这一年北魏发生了著名的“国史案”,名臣崔浩等人被杀,这让宋文帝误以为北伐的时机到了,于是决定再度北伐。
因为这次北伐是忽然决定的,准备工作十分不足,左军将领刘康祖等人都认为,现在已经快年底了,最好是等到明年再进行北伐,但宋文帝却怎么也听不进去。为了劝阻宋文帝,老将沈庆之更是拿此前檀道济、到彦之两人北伐的事情举例,认为现在军队还不如以前,强行北伐很可能会遭到大败。然而宋文帝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之前北伐的失利在于檀道济和到彦之两人身上,这一次只要战略正确就可以获胜。更重要的是,宋文帝认为他找到了适合北伐的名将。
这个被宋文帝看重的名将,就是当时的彭城太守王玄谟。实际上,王玄谟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他此前的几次领兵作战最终都是惨败而回。他能够被宋文帝看重,更重要是他善于逢迎。长期以来,宋文帝一直想要北伐,因此朝中大臣也喜欢拿北伐说事,王玄谟更是多次进言北伐。这让宋文帝大为振奋,他告诉身边人:“我看了王玄谟的进言,一下子就有了封狼居胥的想法。”封狼居胥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击败匈奴,在狼居胥山祭天的典故,大概在宋文帝心目中,王玄谟就是他的霍去病。
在这次北伐中,宋文帝将军队分成三路,东路以辅国将军萧斌为主帅、宁朔将军王玄谟为先锋,率军从沿着黄河西进,进攻滑台等地;中路以臧质、刘康祖等人为主,直接进攻许昌、洛阳;西路以刘诞作为主帅,进攻弘农等地,并顺势威逼关中。这里面又以东路军最为重要,在宋文帝的计划里,需要抢先攻下滑台,然后利用滑台的粮草物资安抚百姓,并通过滑台将黄河以南的各大城市连成一片,阻挡北魏的反扑。
由于东路的重要性,这次北伐也首先由东路开始。面对宋军的进攻,北魏方面无力阻挡,济州刺王买德、青州刺史张淮之等人先后弃城而逃。随后,王玄谟亲率数万精兵开始围攻滑台。在宋文帝看来,北魏在滑台的守军很少,王玄谟手下不但人数众多,而且还都是精锐,要拿下滑台轻而易举。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实在是看错了王玄谟这个人。
自从刘裕北伐以后,河南长期以来都是南朝宋的土地,后来才被北魏占据,宋军到达河南以后,立刻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很多百姓自发送来粮食物资,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拿着武器前来投军。王玄谟却不相信这些人,他把这些前来投军的人全部打散,分配到自己的亲信手下。这也就算了,偏偏王玄谟打仗的同时还不忘做生意。大概是他觉得梨在南方比较值钱,于是就给每家人发一匹布,要求他们必须交出800个梨。这一番强买强卖下来,王玄谟彻底失去了人心。
王玄谟除了自己敛财以外,指挥上也十分昏庸。当时滑台城里有很多茅草屋,不少人提议将火箭射入城内,引燃茅草屋。这样一来不但能减少城内守军的屏障,还能够造成城内的恐慌,那时候再趁机攻城,可以一举击溃敌人。然而王玄谟却不同意,他的理由也让人无语:“这座城迟早都是我们的,等攻下城池,茅草屋和里面的东西都归我们的,那以后都是我们的财产,怎么能够破坏呢?”
就这样,几万宋军在王玄谟的率领下,一连攻打了几十天,都没有攻下滑台。这一番折腾下来,北魏的援军已经快来了。眼看敌人越来越近,钟离太守垣护之焦急不已,他屡次劝说王玄谟不惜一切代价攻城,都被王玄谟拒绝了。王玄谟拒绝的理由是担心将士疲惫,实际上大概是还没有收够梨。垣护之心头愤怒不已:“以前武皇进攻广固的时候,死伤也非常大,现在情势危急,怎么能顾忌将士疲惫呢?”王玄谟却始终不肯听从。
到北魏军队到达时,因为北魏骑兵众多,众人都建议结车为营,利用战车阻挡骑兵的冲锋。这一提议本身非常合理,但王玄谟依然不同意。很快,北魏猛将陆真带人潜入滑台,并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约定进攻时间。第二天,拓跋焘亲率大军渡河,直逼滑台而来。王玄谟一看北魏来势汹汹,一下子就怕了,也顾不得他的梨,独自弃军而逃。失去了主帅以后,宋军再也无力抵挡,被北魏斩杀了上万人,其他人全都四散而逃,王玄谟此前积攒的物资也全部送给了北魏。
王玄谟所部是东路军的精锐,他的溃败使得东路军连防守都非常困难。拓跋焘却趁机发起反击,一路南下直达长江边上。看着对岸的敌军,宋文帝心头惊惶不已,这时候他才想起了被他杀死的檀道济,忍不住叹息道:“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现在这个地步。”虽然拓跋焘很快撤军,但因为宋文帝这次北伐,使得南朝再无元嘉之治的兴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