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副榜贡生其实指的就是在乡试中名落孙山,没被录取的人,但因为学识还可以,就成了副榜生。那么于成龙是明朝的副榜贡生,为什么做了清朝的官?
清顺治八年(1651),顺治帝颁布了一道新谕旨,着令乡试,会试,殿试皆分满,汉两榜取士,此外,还格外开恩。殿试的前三名只授予汉族士子,所谓“旗人不列鼎甲”。此举一出,天下读书人皆动容振奋。这一年于成龙已经35岁。他早早赶赴太原,全力奋战半年之后的秋闱。12年前,他第一次到太原参加乡试,便成为了副榜生,此次再次赴约考,清朝已经取代明朝,历时两个朝代,于成龙百感交集。于成龙面对当时两个朝代过渡的复杂情况,战争纷起,老百姓生命朝不保夕,他深刻的意识到济世救人才是大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不欺神明,不昧己心。他和所有士子都在纠结要不要参加新朝科举考试,考取公明之后要不要做新朝官吏?于成龙时时默念顾炎武的《精卫》诗以自勉。他在给好友武祗遹的书信中也直抒抱负:“时有顾炎武,黄宗羲之义士。举倾家之财力以纾国难,似这般精卫神鸟的坚定意志与冲天豪气。我自忖不能相比,但也愿意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于成龙始终解不开心结,若对前朝君主恪守忠义,则不应该参加新朝的开科取士;若想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当然只能通过做官才能切实的造福一方百姓。好友武祗遹在给于成龙的信中提到黄宗羲的观点让于成龙茅塞顿开,黄宗羲曾说“我之所以出仕为官是为了天下百姓,不是为了区区一介帝王,”“评定天下,治理好坏,不应该用一个朝代的兴亡来作为标准,而要看万民是否安居乐业。”这句话让于成龙受到极大鼓舞。下定了踏上仕途的决心。12年时间砥砺了于成龙的心志,让他变得更加沉稳坚毅。在崇善寺,于成龙见到了他的两位多年故交武祗遹和张奋云。三人谈及各自经历。感慨万千,他们自嘲三十而立功名未建,时不待我。又痛心江山易主,读书人如何自持成了复杂的问题。但是于成龙和几位好友未停下学习的脚步,相伴读书,参加考试。考试过后,于成龙静候放榜。结果这次落榜了。成绩还不如12年前。好友武祗遹忙劝他说:“成龙兄大可不必灰心,你是前朝副榜恩贡出身,本朝皇帝求贤若渴,一视同仁,你一样可以前往吏部备选,当此百废待兴之际,朝廷最急需的正是从龙兄这样的人才。”于成龙叹息12年的寒窗苦读,这次科举考试竟然不进反退,难道命中注定当不了官,实现不了自己的宏愿吗?欲解天下苦,敢为天下先。他最为担心的是自己所奉行的天理良心,究竟还有没有机会践行。
顺治13年于成龙已经40岁。在父亲的催促下,于成龙赶往京城参加吏部考试,最终获得了“上卷”的成绩。因而获得候补知县的资格。按照朝廷规制,于成龙将从知县一直开始他的仕途生涯。但他的兄长于化龙曾花钱捐官,也是候补知县。可惜于化龙还没等到上任,就因病离世了。这也是于成龙一直等了五年才参加吏部考试的原因。兄长病逝,父亲年老,长子年幼,他只能将家业挑在自己肩上,断了做官的念头。两年之后,父亲病逝。于成龙守孝三年,45岁的他终于起程赶往京城,参加吏部擎签。于成龙抽到去广西上任,并没有气馁反而暗暗发誓,大丈夫为官要去最险最苦的地方。由于大清任人唯贤,于成龙才有了入仕为官的机会。
于成龙是清朝初年的著名清官。他四十五岁做官在二十多年的为官生涯里,从知县做到两江总督,最后卒于总督任上。于成龙出任偏远的罗县县令三年,就使当地摆脱混乱,百姓安乐;治理合州不到两年,使得人口骤增,土地大量开垦;在"三藩之乱"中,运用智谋在短暂的时间内平定了叛乱。三次被举为"卓异",康熙帝褒奖他为"清官第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