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圣积寺图
岁月流转,朝代更替,战争频仍,八百年过去,许多真相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难以还原,或许魏鹤山何时题字将成为一个永久之谜。
峨眉山圣积寺,之所以名震一时,盖有寺、有楼、有钟、有塔,更有魏鹤山的“峨峰真境”题字。
寺名“圣积”,或建于北宋,陈文烛《游峨山记》中有“读宋英宗御制别山碑,别山者开山寺僧有经行者”。
楼名“老宝”,一名“真境楼”,或建于南宋,创建人为慧宝禅师。康熙《峨眉县志》记载:“老宝楼寺为高僧慧宝所建,讹为了鸨,非也”。明何镗《古今游名山记》引陈鉴《游峨眉山记》云:“至山下老宝楼者,宝宋僧也,僧常修行于此,遂相传称老宝云”。陈文烛游记亦曰:“宝亦宋僧,别山者流。”魏了翁于此楼题“峨峰真境”后,人们又称其为“真境楼”。道家天神有三清,所居之胜境有三境,其中:元始天尊玉清的圣境在清微天,灵宝天尊上清的真境在禹余天,道德天尊太清的仙境在大赤天,玉清圣境又有九圣,上清真境有九真,太清仙境有九仙。魏鹤山在此题“真境”,盖被峨眉山风光倾服,喻其为神仙居住的飘渺之地。“真境楼”,非“真景楼”,明矣。
钟为圣积铜钟,明朝嘉靖年间铸造。明陈以勤《别传禅师塔铭》记载,慧宗禅师,字别传,姓汪氏,湖广德安府云梦县人。他在嘉靖乙巳岁(1545年)广结善缘,“先后铸铜钟三,一置白水、永寿,一置老宝楼。”康熙《峨眉县志》记载,圣积寺“铜钟一口质重数千觔,明慈宁宫制”。该铜钟,据《峨眉山市志》记载:“此钟为明嘉靖甲子年(1564年)润十二月二十四日铸造于四川古江阳郡(即今泸州、富顺间)。次年运至峨眉县郊虹溪桥打磨钻字。明隆庆丁卯年(1567年)八月十四日,悬挂于峨眉城南2.50千米处之圣积寺老宝楼(宋时名真境楼)中,故名‘圣积铜钟’。钟通高2.54米,径2.04米,钟壁唇厚0.17米,钟纽残高0.31米,重12500千克。”
塔为圣积寺铜塔,一名小金塔,明朝万历年间铸造。清蒋超《峨眉山志》记载:“小金塔,在圣积寺,高二丈余,永川万华轩施”。康熙《峨眉县志》记载:“圣积寺铜塔,九级,高二丈”。该铜塔,峨眉山市志云:“铸于元代末年”,或不准确。《四川省志·文物志》中的“峨眉山圣积寺铜塔”一目记载,“原塔座铸有:大明万历乙酉(1585年)年秋,永川信士万华轩施制’刻记,现已不存。”该塔,以寺得名,又因塔体内外铸有《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故又名华严宝塔。塔为紫铜冶铸,通高5.80米,八方十四层,塔形为喇嘛塔与楼阁式塔结合的密檐塔,由塔基、塔身、相轮、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为须弥座,已毁。塔下部覆钵较为粗壮,上部塔身为双重楼阁,中间以巨大塔檐划分为二,上下各7层,似为两重7层楼阁式塔相叠。顶冠三重巨大金珠。
1913年四川都督尹昌衡因财政困难,将圣积寺的铜钟运到成都,欲化铜元,经峨眉僧众反对重新运回,但钟已被打一个大裂缝。1959年圣积寺老宝楼垮塌,寺里的铜钟、铜塔曾被运去重庆一家工厂准备化铜,经峨眉县政府制止,被峨眉县文管所运回。圣积寺华严铜塔,为全国最高大的铜铸佛塔,1956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迁到伏虎寺大雄宝殿右侧亭中。圣积寺铜钟,为峨眉山第一大钟,有“巴蜀钟王”之称,文革时又被顶部击穿一窟,1978则运报国寺经修复,1982在报国寺建“圣积晚钟”亭存放,1986年公布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峨眉山圣积寺已无铜钟、铜塔,老宝楼上更无魏了翁“峨峰真境”题字,昔日的盛况已成为历史的过往。
魏了翁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尤善篆书,并以篆法入隶、行、真,书法于苏、黄、米之外,自树一帜。元人有“鹤山真迹走蛟虬”之赞。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论云:“鹤山先生善篆,不规规然绳尺中,而有自然之势。尝以篆法寓隶,最为近古。”
魏了翁生活的南宋时期,名山古刹、官署学庠、斋房书舍之中,文人雅士以有魏鹤山的题字为增光添彩。峨眉山“峨峰真境”四大字,为其中代表作之一。
峨眉山报国寺圣积晚钟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