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测:2025年A股将继续上涨,消费领域成投资新热点

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高盛对2025年的中国市场发表了乐观的预期,这一观点无疑在投资者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近期举行的“高盛2025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及资本市场动态媒体交流圆桌会”上,高盛的分析师们积极倡导超配A股和H股,预计2025年MSCI中国指数将上涨15%,沪深300指数将上涨13%,每股盈利(EPS)将增长7%至10%。这一预测不仅让投资者对未来信心倍增,也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经济潜力的深入思考。

当前,中国A股市场的吸引力逐渐显现。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指出,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上涨主要受到每股盈利的增长以及适度估值的支撑。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信贷政策的助力下,分析师闪辉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5%。可以说,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春天。

高盛对中国股市的评估凸显了消费领域的重要性。刘劲津提到,随着政府对消费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消费服务业的恢复将成为2025年盈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也正在上升。预计明年上市公司的回购总额将翻倍,股东现金回报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最大的区别之一。根据刘劲津的分析,中国市场长期以来的募资数量超过对股东的回报,然而,当前这一局面正在改变,给股东的回报开始在增发中占据主导,这将进一步刺激每股收益的增长。

高盛还对当前市场的估值进行了细致剖析。港股的动态市盈率目前为约10倍,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而A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回调后,其动态市盈率回升至13倍,已接近历史平均水平。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在全球经济增长不均的情况下,中国股票凭借相对低估的价值,成为了一项值得配置的资产。

在短期内,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A股市场可能会表现得更加稳定,但从长远来看,高盛认为其增值潜力依然巨大。具体来说,刘劲津建议,未来的投资应重点关注几个领域,包括消费、医药和基建板块。这些领域的前景看似光明,尤其是考虑到政府推动内需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财政激励措施。

然而,也不可忽视外部经济形势对中国的潜在影响。高盛预测,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可能在未来带来压力,尤其是在特朗普再次上任的情况下。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外需减缓,这一现象尤为不可忽视。闪辉指出,虽然内需增长可能会有所提高,达到4.4%的水平,但外需可能遭遇下滑。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信心如何恢复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展望未来,高盛明确强调,尽管短期内存在不确定性,但只要政策扶持力度适当,中国的消费市场依然具备强大的复苏潜力。最新的财政政策,如注资大行、推行以旧换新等,都是为此做出的积极尝试。同时,长期来看,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将逐渐减弱,这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投资组合的选择上,刘劲津的建议是清晰的:比起房地产,股票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投资选择。从数据来看,尽管中国家庭大约60%的资产配置在房地产市场上,但股市投资的潜力正逐渐显现。特别是如果不计算追求高分红的个股,仅投资CSI300指数,其年化收益率也已经达到了2%到3%。

综上所述,当前的市场环境中,A股与港股仍然值得维持高配置,消费、医药以及基建板块都是不可忽视的投资领域。在全球经济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高盛的乐观预测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可以预见,中国市场将凭借内需的快速恢复与政策的持续发力,逐步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投资者们理应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策略,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相较于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无疑是值得期待的新战场。通过选择适宜的投资标的,抓住中国经济复苏的脉搏,投资者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