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把遗产全捐给美国,却不捐给大陆或台湾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张学良,一个20世纪的传奇人物,晚年时为何将毕生积蓄捐给美国大学?

他的这一决定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探寻这位少帅跌宕起伏的一生。

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张学良,出身名门望族,其父张作霖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大人物。

作为东北王,张作霖坐拥庞大家业,产业涉及金融、房地产、矿业等多个领域,身价高达5000万银元。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张学良自幼在这样的富贵环境中长大,

过着寻常人难以想象的奢靡生活。

家中佣人上千,光是伺候他们一家吃饭的仆从就有几十号人。

冰箱、地暖等现代化设施,寻常百姓做梦都不敢想,

可在张家,却是再平常不过的配置。

作为张作霖最疼爱的儿子,张学良自然也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据张学良后来回忆:"我父亲真的特别喜欢我,除了公共财产,差不多百分之八九十都在我手里,我弟弟他们都没有。

"张作霖对这个儿子的宠爱可见一斑。

少年得志,意气风发

1928年,张作霖不幸遇刺身亡,年仅26岁的张学良继承父业,成为东北新一任少帅。

此时的张学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来往宾客络绎不绝,

连蒋介石都对其极端的拉拢。

在掌握了东北军政大权后,张学良更是收藏成瘾,特别中意古董字画。

据说,九一八事变前,他的私人藏品就已经达到600多件,其中大部分都是价值连城的书画珍品。

张学良甚至还为自己的收藏癖自豪,他曾炫耀自己在天津的一次"淘宝"经历——在一个破旧的古玩市场里,淘到了一幅旁人看不上的画作,严格的鉴定竟是南宋名家李唐的真迹。

历史洪流,风云突变

然而,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很快就到来了。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趁夜侵占沈阳,东北危在旦夕。

面对日寇的入侵,张学良却选择了不战而退。

在他的默许下,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

仓皇逃离时,张学良的大部分古董字画也难逃厄运,或被洗劫一空,或下落不明。

对于"九一八"的屈辱,张学良始终无法释怀。

1936年,他与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迫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场政变,让张学良再次回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然而,张学良显然低估了蒋介石的心狠手辣。

虽然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收场,张学良还是在回南京"复命"时,

被蒋介石软禁。

从此,他告别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徒生涯。

金丝雀的华丽牢笼

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之中,张学良虽然身陷囹圄,日子却过得相当滋润。

为了安抚各方势力,蒋介石不敢明目张胆地把他怎么样,反而还得装装样子,给足这位昔日少帅面子。

据悉,蒋介石每月都会拨给张学良一大笔生活费,还破天荒地允许张学良的两位夫人轮流来陪伴,同时还给他配备了20多个侍卫和服侍的佣人。

虽说是软禁,但这排场,可一点不亚于在东北当少帅的待遇。

1946年,当蒋介石把张学良秘密转移到台湾时,连蒋经国都亲自出马,为他挑选住所。

据说,宋美龄还为此事与蒋经国大吵了一架。

只因宋美龄实地考察后发现,蒋经国选的房子又阴暗又潮湿,实在是有辱斯文。

于是,张学良很快就被安置到了北投山的一栋豪华别墅中,继续过他的"凤凰男"生活。

妻子的金融传奇

虽然国民党"念旧情",给了张学良不少优待,

但在战时的台湾,通货膨胀严重,就连张学良这样的上等人,有时候也得为吃穿发愁。

尽管他给宋子文写信,希望能多得到一些补助,但收效甚微。

不过,上天似乎始终眷顾张学良。

就在他为囊中羞涩犯愁时,美国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不仅癌症痊愈,还意外地成了华尔街的投资奇才,短短几年时间,就在股市和房地产上大赚特赚。

原来,于凤至1940年赴美就医期间,心系家乡,希望多赚些钱给张学良改善生活。

于是,她毅然来到了纽约金融中心,以一个"投资小白"的身份,杀入了那个男人的世界。

没想到,天赋异禀的于凤至很快就在这个圈子崭露头角,所选股票频频涨停,令华尔街的老手也刮目相看。

此后,于凤至又进军房地产领域,买下一处豪宅,精心装潢布置,就等张学良恢复自由后,与他在此重享天伦之乐。

她把大部分赚到的钱,都汇给了远在台湾的丈夫。

尽管两人最终没能再次团聚,但这份情谊,却让张学良在异乡的岁月,倍感温暖。

遗产风波的背后

张学良在台湾虽然身不由己,但仗着于凤至源源不断地输血,加上蒋介石的额外"关照",非但没落,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1990年于凤至去世时,更是将价值不菲的遗产全部留给了他。

同年,88岁高龄的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台湾,远赴美国定居。

临行前,他将岛内大部分家当变卖,

还办了个盛大拍卖会,将200多件心爱的藏品斩釜沉舟。

据统计,光是拍卖所得就高达1亿新台币。

再加上于凤至留下的不动产和古董字画,

张学良晚年坐拥的资产,保守估计也在6亿美元以上。

2001年10月,百岁老人张学良在美国溘然长逝。

在遗嘱中,他作出了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决定——将毕生积蓄全部捐赠给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而非留给子女或捐给家乡。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小争议。

要知道,彼时张学良仍有多位子女健在,且都滞留在大洋彼岸,与大陆和台湾都少有联络。

况且,张学良生前也多次表达过回东北老家看看的愿望。

那他为何偏偏要将这些钱,捐给一所与自己并无渊源的美国学校呢?

张学良对此的解释是:他担心子女无法认识到那些古董字画的价值,继承后恐怕免不了被祸害,倒不如交给大学来保管,还能让后人欣赏。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这笔巨款成为子女反目的导火索,宁可把钱捐出去,也要保全这个不易的大家庭。

即便如此,张学良也没有忘记子女。

他为他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让他们衣食无忧,过上优渥的生活。

这个安排,可谓用心良苦,父爱如山。

传奇落幕,曲终人散

晚年的张学良,常常向人感慨:"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人生。

"言外之意,36岁之后,他再无建树,只是碌碌余生,了无生趣。

他虽然最终得以安度晚年,儿孙绕膝,但作为一个怀才不遇的传奇人物,内心的孤独和落寞,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张学良几经沧桑,坎坷不断。

他一生跌宕起伏,早年意气风发,少年得志,却因一次谈判失误,错过了挽救民族命运的机会。

此后数十年间,他虽身陷囹圄,却有妻子和朋友相助,

过着锦衣玉食的惬意生活。

晚年虽然重获自由,却已是垂暮之年,马不能回头,无力回天。

张学良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令人唏嘘不已。

一个顶天立地的少帅,英雄迟暮,客死他乡,却把最后的家当捐给了异国的学府,令人费解;一段蜚声海内的传奇,在绝响中谢幕,再无知音,只余满腹遗憾和感慨。

或许,惟有那一笔随风而逝的遗产,见证了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也诉说着一位枭雄的无奈与豪情。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把遗产全捐给美国,却不捐给大陆或台湾省

2023-01-1823:30·寻史奇谈

张学良临终前,把巨额遗产捐给美国,为何不捐给大陆或者台湾?

2023-05-0722:56·文史江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