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9个理由

#历史开讲#

1949年,寺庙动土翻新,柏荪的容貌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最后一次见他,是1907年的7月。

七月流火,热浪如涛,空气是潮湿的,闷的让人烦躁。

可当那个瘦骨嶙峋的男人进屋后,整个房间“嗖”地冷了下来,他就像下山的瘦虎,貌不惊人但气势如涛,仿佛随时择人而噬,震的我强冒冷汗,如置冰窟。他身后跟着一位女子,俩人步履匆匆,仿佛突然出现在这里,可神色却那么地平静。

方丈让我泡茶,我一边动着,一边眼睛时不时地瞥向那女子的腰间。她腰上的匕首,虽然在鞘中,但仿佛下一秒就要蹦出来似的。

柏荪紧握着拳,张口说道:“师傅,我今天不喝茶,我就一个问题,你答,我走。”

“我3亿汉人,竟被满清统治,那满清凭的是什么?”

方丈皱了皱眉,左手撵着洁白的胡须,右手拿起茶杯递向他:“你先坐,先喝茶,咱们边喝边聊。”

言罢,又命我给那位女子也递了一杯茶。

方丈不急不缓,神色从容地说:“要论那满人如何统治汉家天下,得先论他们是如何得的天下,这其中有诸多适逢其时,恰逢其会。”

柏荪见方丈顿了顿,便松开紧握的拳头,缓缓坐下,轻声细语道:

“愿闻其详”

“早在万历十一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就俘虏过努尔哈赤和他弟弟舒尔哈齐。但不成想李成梁只抓不杀,后又放虎归山,给人给地,直到努尔哈赤羽翼渐丰。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不可一世,八百里辽东再无一合之将,直到袁督师出现。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袁督师一炮轰死,但又未成想他的儿子一个赛一个的能征善战,他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皇十五子多铎,随便拎出一个来,都够明朝头疼半天。

而反观明朝这边,袁崇焕偏偏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文人出身,又是官封正统,看不上毛文龙,一言不合就把毛文龙杀了;而这之后,崇祯帝竟然猪油蒙了心又凌迟了袁崇焕,此举实属自毁长城。

袁督师一死,局面危在旦夕,整个明廷可堪大用,能站出来与清军一决雌雄的将领百不存一。但这还没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竟然监守自盗,献城而降,以至于清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关内。

彼时明政府正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搞得焦头烂额,袁督师创建的关宁铁骑虽是无往不利,百战百胜,但这支部队从辽东打到北京,又从北京打到川陕,又从川陕转战云南,再从云南打到缅甸,最后再从云南杀回北京……实在是疲于奔命。虽其斩将夺旗如霹雳旋风,打的满清精锐溃不成军、围剿过李自成、追击过张献忠、横扫过多尔衮,但偌大的天下靠一支部队守,是守不住的。

先是李自成攻入北京,闯王大军进京时,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而满清进京则打的是给崇祯皇帝报仇的名号。那崇祯皇帝虽说是夙兴夜寐,昼夜操劳,但对天下易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从未曾走出深宫大院,睁眼看看紫禁城外的百姓是如何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只是一味的批阅奏折,可奏折到他手时,经了多少人的手,还剩几分真几分假,谁又能说的准呢?

汉家失天下,纵有满八旗骁勇善战,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一个巧合成群。大明朝农民起义遍地,揭竿而起的浪潮一波接一波;西北地区连续干旱,几年颗粒无收,抬头是食不果腹的流民,低头则是遍地死尸,累累白骨;朝堂上,东林党和阉党掐的你死我活……这些乱糟糟的事一股脑的赶到一起,偌大的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一推就倒……某种程度上,满清得天下,也可以看做是捡个大漏儿,捡了个最终赢家。”

“既然这样,大师,如您所说,这满清是捡漏得的天下,不是凭本事,那又如何能统治天下二百余年呢?”

“打天下和治天下是两码事儿,如果说满清得天下是一帆风顺,多少沾点浑水摸鱼,落井下石的成分,那坐天下的本事却是有史以来第一等,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单纯论坐天下的能力,即便他们不是中原正统,也决不可被低估。”

:”其中三昧,且听我娓娓道来。”

:“徒儿,给为师倒茶。”

:“大师,我来。”柏荪一把抢过茶壶。

:“你决定了?”

:“我们今天来这里,不是求答案的,我心里早有答案。”

:“那我就把满清这点事儿给你细说说,当给你送行。”

:“这满清治天下,离不开九点。”

第一、摊丁入亩,减免税负,造成了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人口爆炸。

满清将收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给废除了,以前只要是人,甭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要是能喘气儿的,哪怕下个月就死,这个月也得按时按点交人头税。而废除人头税,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式增长。

清朝立国之时,全国人口满打满算不过七千万,而自打雍正帝摊丁入亩之后,乾隆六年就已经增长到了一亿多人。半个世纪后,全国人口已达三亿,道光年间突破四亿。人是有寿数的,多大人物都有死的那天,人生七十古来稀,九十更是一大关。

满清立国时,那一辈儿人渐渐老了,打后面出生的人压根儿就没经历过大明朝,不知道明为何物。自从他们生下来,这个天下就叫大清,坐在龙椅上的就是爱新觉罗氏。要让人接受一种现状,莫过于从小的时候开始潜移默化,等他慢慢长大,一切习以为常,再不合情理的现状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了。

这一点说不难也不难,可说难也难。不难是历朝历代都有废除人头税的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难是虽然都有机会,但只有满清豁出去把这事儿办成了,所以大量习惯清朝的人存在,也是客观的。

第二、中央集权程度高,爱新觉罗家族素质高,统治阶级智商长期在线。

西汉有外戚,东汉有豪强;司马家谋朝篡位当了皇帝,却生出个“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司马衷;隋朝有独孤伽罗后宫干政,导致杨广继位二世而亡;唐代有安禄山、史思明为祸天下,造成藩镇割据;两宋内有蔡京、秦桧等佞臣当道,外有国土沦陷,山河沦丧;大明朝有王振、魏忠贤那样祸国殃民的宦官,也有空谈误国的东林党……

古往今来,统治集团内部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或是被人忽悠,或是被人威胁,或是掣肘太多,总之大权旁落,天下混乱是常态。而满清贵族一直保持着巨大的忧患意识,和李唐家族、赵宋家族、朱明家族相对比,没有那么多幺蛾子。

即便是如多尔衮、鳌拜那样的专权,但也只是政权内部的你争我夺,而非整个统治集团中,官员变得溜须拍马、中饱私囊、贪污腐败;皇帝滑向个人享乐的无底深渊。

而自打雍正设立军机处后,皇权高度集中,大臣演变成纯服务式的角色,乾隆一朝的和珅,看似是权臣,但嘉靖上位之后也是说死就死。

大清的亲王没有封地、一辈子留守北京斗鸡遛鸟,割据自立更是天方夜谭;除了八大铁帽子王,其他全部皇室宗亲每代爵位递减,三五代之后与常人无异,不至于像朱元璋的后代,上百万人不事生产由国家养着。

而嘉靖、同治、咸丰三帝,说这仨是纯祸国殃民也谈不上,在中国496位皇帝中,无非是介于平庸与昏庸之间罢了,只是这时候洋人打过来了,就像给他们仨套上了放大镜,庸人之姿被天下人一览无余。

实事求是,清十二帝整体上比大多数朝代的皇帝都要靠谱。当然,那恬不知耻的慈禧老贼窃取权柄,卖国求荣,坑杀光绪帝,就是后话了。

第三、康雍乾三位皇帝能干活,也能活。

这爷爷到孙子三代人,创造了持续时间长达138年的康乾盛世,清朝到现在不到三百年,这仨皇帝就占了小一半儿的时间。

单说那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斗倒权臣鳌拜,开始个人亲政。多少人十四岁还在掏鸟窝?而终玄烨一生,南征北战,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三征葛尔丹,与沙俄彼得大帝正面叫板,确保了对黑龙江的主权,现如今国家的版图就是由他确立下来的。

打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窝囊至极。但能割地赔款,说明还有地可割,这广袤的国土就是来源于康熙。他只活了六十九岁,却在位六十年,说是千古一帝不为过。

而雍正当了十三年皇帝,时间不长,但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就这三件事儿便可称得上功在千秋。说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由来已久也好,源远流长也罢,但古往今来人口能否过亿就是一大关。多少朝代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百姓能不能活,活的好不好,人口数量是直接体现。

甭听那些皇汉(

犹大汉,称汉朝,后亦称汉族

)对着汉唐大吹特吹,大唱赞歌,一个王朝好不好,那个王朝的老百姓比任何人都知道,比任何人都有话语权,试问如果真活不起了,谁会生孩子?试问那孩子生下来吃不上饭,又哪来那么多人口?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直接让中国人突破四亿,这一点值得万世传颂,所谓大国复兴、民族崛起、自由尊严……都得靠人来努力,靠人来追求实现,没人没有一切,有人才有希望。

而且雍正帝又废除了云贵川等地的土司制度。长期以来,当地以土人治土人,类似于以汉人治汉人,但又不完全相似。改土归流不是改掉土人,而是改革政治制度。在西南边陲把郡县制推广开,地方官由中央任命。其意义之深远,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才体现出来,以前西南的百姓只认土司,满清只管土司,说白了西南地区是国中之国,一旦英法列强把云贵川的土司策反,中国国土面积得少一大片。

乾隆那自封的十全老人也很优秀,并不全是自吹自擂。但我格外看不上他好大喜功,没辙,天生不喜欢装犊子的人,关于他,没啥好说的。

大师,如你所言,满清还有功于天下了?

如果从天下论,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论,满清前期确实有功,且居功甚伟。如果从满汉华夷之辨论,就没法儿说。种族的观念一旦生成,最后必然升级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既然都聊到其心必异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您继续,晚辈洗耳恭听。”

第四、满清做到了全盘汉化。

虽然是由满族人所建,但清政府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由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王朝。统治者尊孔尊孟,带头承认中华文明的至高地位,以开明的,拥抱的心态真心接受汉族文化。而在满族皇室的带动下,蒙古人也跟着汉化。一定程度上,爱新觉罗家族可以算是推动多民族汉化、多民族融合的功臣。”

“而满清皇族为什么热衷于汉化?是因为汉传统文化有太多奴役人的东西,这套封建体系太完美了。往小了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往大了说,什么君权天授、君为臣纲……一环扣一环……满清的统治手段还是历朝历代那一套,他们是继承者,是两千年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是古代中国驱人文化的最终完成形态,并不是另辟蹊径,另起灶炉。

本质上跟大明朱元璋家族统治中国一样,只是朱元璋恰巧是汉族,他们恰巧是满族人而已。这一套单曲循环的模式,中华民族推演了好几千年,凭借这个,明朝能二百来年,清朝凭什么不能?

第五、基本没有北方少数民族南侵的边患。

魏晋时期有五胡乱华;宋时有西夏、辽、金;明时有鞑靼、女真。但满清在1644年入关,自带了东北和内蒙的庞大领土,他本身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又和蒙古始终保持联姻关系,又拉又打,把蒙古治的服服帖帖。

1690年代,大清第一次打败了准噶尔,把外蒙纳入帝国疆域。那孝庄太后,原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就是蒙古科尔沁部人。中原地区可以安心的搞生产建设,不至于全民皆兵,时刻准备着干仗或者跑路。所以诸如山西晋商能发展起来,否则作为少数民族南下的必争之地,山西不可能那么安生。

第六、满清推行满汉一体,以汉制汉。

汉族人可以参政议政,汉族普通民众有稳定的阶层跃迁通道。清延续了历朝历代的科举,八股取士,只考君臣之道,四书五经。大量的汉族人能通过读书上官。有一条现成的路可走,就不会造反。这是各取所取,读书人得到前程,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而清政府得到了与汉族人的利益捆绑和社会稳定,整个国家的阶层是满蒙军事贵族加上汉族地主集团,满清从来都不只是满族人的,也是汉族地主的。

第七、在广大农村,满清没有侵犯地主的利益,获得了士绅地主的认同。

中国人靠种地为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因此佃农、长工,只能服从于地主。地主说啥是啥,一级压一级,这是农村的人身依附关系。历朝历代,包括清政府,最多能管到县一级,县里面的事,由政府任命的县令说了算。

但农民大多数时候不在县里,而是在村里、在田间地头。他们日常就在土坷垃里刨食,基本上一辈子和县令不会发生什么关系。诸如邻里纠纷,找村里的长者帮忙协调;婚丧嫁娶找家族中辈分大威望高的帮忙主事儿……这些长者和家族话事人,就是地主和士绅。满清搞定了他们,等于稳定了的社会基础。

第八、始终提防汉族文人集团。

提防汉族文人,不仅是出于民族之分,而是汉族文人集团历来的表现就比较丢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传统技艺了,单拎出来每个都是孤胆英雄,一但形成小团体,就争权夺利,一起拉胯。

明朝末年,天下分崩离析,这些吃的满脑肠肥的汉族官宦世家纷纷投机站队,北方汉族集团迫于无奈,站队崇祯,因为他们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和当朝政府绑定的,他们能搜刮底层百姓的地位是明政府赋予的。

但这种站队只是做做样子,崇祯帝为了前线军粮节衣缩食,一日三餐吃的是白菜馒头,龙袍上尽是窟窿眼儿和补丁,当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在紫禁城的皇宫大院内掘地三尺,所得不过十万两白银,而他满打满算在北京城内42天,竟从这些京城官员、富户身上扒出了白银七千多万两。

当年崇祯放下皇帝的自尊,让大臣们捐款捐物,响应者寥寥,可见这群人压根儿就没打算和崇祯一条道走到黑,他们无所谓谁当皇帝,在他们看来,甭管谁攻进北京,只要临阵倒戈够快,就有拥立之功,当不得开国功臣起码也能永保富贵。实事求是,李自成进北京,压根没碰到像样的反抗,开正阳门的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开朝阳门的是成国公朱纯臣……

但这帮人千算万算,愣是没想到碰上了李自成这样的主儿。他是纯粹的农民起义,和传统天下大乱后的新兴政权完全不同,偌大的队伍没有几个像样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也不懂笼络地主乡绅来掌控农村基本盘,整个部队全凭本能,打到哪算到哪……

和唐朝末年的黄巢一样,最是仇恨天下富户,最是喜欢烧杀抢掠……黄巢还能写个“待到秋来九月八,满城尽带黄金甲”,可那李自成快递员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就认得金灿灿的元宝。

到头来,这支部队所到之处不是秋毫无犯,而是赤裸裸的打秋风……据说那李自成手下爱将刘宗敏,精虫上脑,色欲熏心,强占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本就在降清一事上犹豫不决,刘宗敏又火上浇油,哪个男人能受得了这个……”

师傅一句话里三个秋,柏荪笑吟吟地看了看身旁的女子。

“而北方汉族集团被杀的十去其九之后,剩下苟延残喘的一小撮,直接抱紧了入关清军的大腿。在范文程、洪承畴的带领下,这些汉族人帮助满清贵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制度,是满清完成汉化的重要推手。

而江南文人集团呢?也不是什么好饼。大明朝开国时,他们的头脑是诚意伯刘伯温,在这个历史时期,因为朱元璋的铁血政治,这帮江南文人始终没翻起大的浪花,而到了明朝后期,那东林党人可算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好像天下搁不下他们一样。

这帮江南文人整天屁事儿不干,就是打嘴仗,争权夺利。那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都不如自己的婆娘柳如是忠肝义胆,那钱谦益以柳如是他爹的岁数,娶了柳如是,本来俩人恩恩爱爱,琴瑟和谐,除了老牛吃嫩草以外,倒也是神仙眷侣,可当清朝打过来时,他们约好了跳河殉国,柳如是跳了,钱谦益怂了,最后投降清朝……没自己婆娘胆气大,成就了江南文人的千古佳话……

而清政府对投降过来的汉人,不仅许以高官厚禄,甚至还让渡了很多国家的直接权力。那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在东南边境作威作福,财、政、军一把抓,俨然是土皇帝,但这是多尔衮入关时采取的拉拢人心的政策,也是阶段性的怀柔政策,到了康熙时,清政府慢慢加强中央集权,又通过武力,把放出去的权力收了回来。”

“如您所说,这满清要功劳有功劳,要手段有手段,是不该亡了?”

“不,该亡。”

满清屹立不倒的第九点,便是洋大人需要这个傀儡政府,因此又给他续了五十年的命。

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满清存在的唯一价值便是卖国,就是降低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成本。有满清在这替万千中国人卖国,总好过洋大人亲自撸袖子下场,送到嘴边的,只用张张嘴就好……”

“好了,大师,我明白了。”

柏荪此时已站起身,掸了掸衣服,拱起手来,准备告辞。

“此去,若一去不回?”

“虽千万人吾往矣。”

”那,新中国,你注定是看不到了。”

伯荪停下驻足,开怀大笑,说道:“哈哈哈,那么美好的新中国,就让你们替我去看看吧。”言罢,昂首挺胸,步履坚定地走了出去……

“我们盛世见……”

“哈哈哈,好,盛世见……”

1938年,师傅率全寺武僧北上抗日,于山东台儿庄全部圆寂。

临行前,他告诉我要好好活下去,不仅替柏荪,也替他,去看看那新中国……

谨以此文,纪念如徐锡麟和秋瑾一般的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与开创盛世繁华的篇章,甘当垫脚石,奉献终身的精神点赞!致敬!

(注:徐锡麟,字柏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