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误区:格格就是公主?错了,都是皇室女儿,但有巨大不同

近年来,清宫剧大量走上荧幕,使我们对大清这个朝代多了很多的了解。而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称呼,与之前汉族人所建立的政权不一样的称呼,如额驸、阿玛、额娘、阿哥、福晋、贝勒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下,格格这个称呼。

大家在看剧的时候应该发现了,清朝很少听到公主的称呼,那是不是格格就是公主呢?其实并不是的。

格格是满语发音,翻译过来就是年轻的小女孩的意思。在之前满族还是女真的时代,格格这个称呼还是没有任何的阶级之分的,单纯的就是对小女孩的称呼。随着满族的崛起,大清的铁骑入关,入主中原,稳定下来后,统治阶层,开始对内部的制度进行完善。因此,格格也就成了皇室女儿的统称。

为了统治多于自己几十倍的汉人,减小阻力。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一直在致力于汉化的进程,从朝廷文武百官的设置,到科举,到文化礼仪。因此,从顺治帝开始,也恢复了之前明朝时期皇室贵族的一些称号,改为了满汉称呼共存的现状,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满汉一家亲。

当时,清朝规定,效仿明朝,皇帝的女儿,都称为公主。但是,公主和公主之间是不同的,也分为嫡出和庶出。嫡出的称之为固伦公主,为皇后所生;庶出的称之为和硕公主,为嫔妃所生。

到这里,可能读者更加迷茫了,那为什么清宫剧中,都是在叫格格?

[图片5]

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所有皇室出生的女子,都可以称之为格格,但是有等级之分,最高等级的称之为固伦格格,也就是亲王等级的女儿;而想要称之为公主,则只有皇上的女儿才可以。但是,同时,公主也有格格的身份。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有的公主都是格格,但是,不是所有的格格都是公主!

#历史开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