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每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背后,肯定也有一个好女的人;每一个职场新星、达人背后,也离不贵人伯乐相助。苏轼作为北宋时期全能巨星,文学诗词、书法、美食、绘画、教育、治水多领域建树凝聚一体,坐拥千万粉丝,上至皇宫,下至黎民,放置现代绝对顶流。这么一个受人尊敬喜爱的男人背后哪些伟大的女人来支持帮助他?他生命中又遇到哪些贵人?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探究男神背后重要女性帮手,第一期我们讲述了苏轼的养育教导之恩程夫人,这一期我们一同学习认识苏轼的结发夫妻、贤良内助-王弗。
王弗生平概述
王弗(1039年—1065年),是苏轼的结发夫妻,其聪慧过人,知书达理,十六岁时(1055年),嫁给时年19岁的苏轼。嘉祐四年(1059年)诞下儿子苏迈,可惜天命无常,27岁(治平二年(1065年)便香消玉殒。
心有灵犀,天赐良缘
提起王弗,不得不提她与苏轼的“唤鱼姻缘”,当年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王弗父亲)在中岩书院执教时,好友苏洵将他儿子苏轼送到书院读书。苏轼自幼聪明伶俐,老师王方自然对这个学生喜爱有加。书院内有一潭湖水,苏轼读书之余常在湖边观景,自言自语道:“好水岂能无鱼?于是鼓掌三声,见岩穴中群鱼竞跃,好生壮观。苏轼便对老师王方建议:“美景当有美名。于是,王方便邀学生们投笔竞题为绿潭取名,诸多学士起名不是过雅就是过俗,都没有令老师满意,最后苏轼展露他的题名“唤鱼池”,令老师王方和众人同声叫绝。
此时,正在书院家舍窗前依栏观望的女儿王弗也派丫鬟送来题名,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更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王方也喜笑颜开,后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苏轼。苏轼与王弗心有灵犀,天赐良缘,“唤鱼姻缘”也称为千古爱情佳话。
形影不离、红袖添香
婚后他们也是琴瑟和鸣,伉俪情深。苏轼常常读书至深夜,王弗待在老公身边不愿早早睡去,就在旁边形影不离、红袖添香。每当苏轼忘记书上内容或是引经据典有所遗忘,王弗便给予提醒。苏轼和她探讨其他书中内容,王弗也都聊上一通,让苏轼惊喜连连。只是王弗更加懂得藏拙,懂得低调,超越那个时候人们对女人“无才便是德”的一般评判标准。
幕后听言,明辨利害
朋友们对“幕后听言”的故事应也有所耳闻,当苏轼在家中与访客交流攀谈之际,王弗也经常立在屏风后之后倾听谈话,待朋友走后,分析这个人的思想品质及性情,提醒丈夫不要被奸邪谗佞之辈蒙骗。苏轼曾自评“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苏轼认为天下无坏人,看不到别人的短处和坏处,妻子便警告丈夫要提防那些泛泛之交,速成的交情不可靠。王弗平实精明、辨明利害,苏轼坦白直率,甚至偶有急躁,王弗平日多加悉心照顾,相辅相成,尽贤妻本分。
初次任职,谆谆嘱托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首次奔赴工作岗位,前往凤翔府(今陕西宝鸡),王弗提醒夫君“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初次出门独自生活,没有父亲的照顾,做什么事都需谨慎。尽显妻子对即将出门的丈夫的担心和一丝不舍。
未享安乐,香消玉殒
治平二年(1065)年5月,王弗病逝,从此香消玉殒,留下孩子苏迈刚满六岁。苏洵对苏轼说“汝妻嫁后随汝至今,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汝当于汝母坟茔旁葬之”。次年,苏父亦去世,苏轼兄弟俩将父亲及苏轼妻子王弗灵柩从汴京运回眉州故里,将爱妻王弗“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同时苏轼为爱妻撰写《亡妻王氏墓志铭》道“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王弗无论在自己家中还是在苏轼家中侍奉父母都尽职尽责,恭谨肃恬。“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慨叹爱妻早逝,“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表明失去结发夫妻的深切悲痛。
十年生死,千古悼亡
在爱妻去世10年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晚,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忽然从睡梦中醒来,哀思无限,清泪两行,睡意全无。于是起床伏案将深藏内心哀思呈现笔端,留下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时隔千年,每读此诗依旧能感受到苏轼对亡妻的深沉哀思,跟着苏轼的幽幽思妻之梦,回到了两人初恋时千里之外的故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王弗是苏轼心中的“白莲花”,是初恋,是夫妻,是侍读、是参谋、是贤内助。
他们之间有着千百年来恋人对美好爱情的所有幻想,天降奇缘、心有灵犀、洞房花烛、郎才女貌、琴瑟和鸣、喜添贵子、恩爱有加。
无奈天妒红颜,仅让他们在一起十年,幸福便戛然而止,留给苏轼一生痛彻心扉的回忆。
也正是这十年短暂的美好,在十年后填补苏轼的幽幽之梦,将无限哀思化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跨越千年仍被世人铭记他们的爱情。
备注:文中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致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