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探明地质储量突破千亿方,典型深层气藏开采新纪元!

在日益严峻的全球能源形势下,中国石化再次为我国的能源安全贡献了一份厚重的礼物。2023年11月21日,中国石化通南巴气田的最新探明地质储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066亿立方米,成为四川盆地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这一重磅消息不仅巩固了我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地位,也为促进川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通南巴气田的勘探背景与重要性

通南巴气田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归属于复杂的川北地区。其主要的储层为陆相须家河组的致密砂岩,埋深达3500米至5500米。由于其复杂的构造与致密的岩性,勘探与开采难度颇大。随着中国石化在深地工程和油气成藏理论方面的逐步深入研究,这一气田的潜力得以不断发掘。

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天然气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一种清洁、低污染的能源,天然气在工业、交通和家庭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可见,通南巴气田的探明不仅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川北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

二、技术创新引领气田突破

在探明千亿方气田的背后,是中国石化科研团队的坚持与创新。历年来,面对复杂的地质构造,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了致密砂岩油气成藏富集理论和薄储层精确预测技术序列。这些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使得勘探开发变得更加高效。

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间,通南巴气田新增的551.59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是依靠高新技术大规模体积压裂技术的应用而实现的。这一技术的创新,不仅提高了单井的日产量,从数万立方米增长至最高的30万立方米,标志着气田的开采效率获得了质的飞跃。

三、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产业现状

四川盆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与资源优势,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为我国的能源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接近3万亿立方米,年产量高达26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天然气更是超过2000亿立方米。

中国石化的稳步推进不仅提升了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也为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通过持续加大对天然气产业的投研力度,推动四川盆地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石化无疑在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四、面向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通南巴气田的探明带来了丰厚的天然气资源,然而,未来的挑战依然存在。如何持续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与部署,如何进一步扩展通南巴气田的规模,都是摆在中国石化面前的重要课题。

王威副总地质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今后将重点放在推动川北须家河组的深入勘探工作上,继续开发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应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

五、结论:助力国家能源保障,开创气田开发新局面

综上所述,通南巴气田作为四川盆地的又一个千亿方大气田,不仅体现了中国石化在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更是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条件的改善,通南巴气田所发挥的作用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放大。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清洁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通南巴气田的成功开采正有望为我国在能源安全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切,都是为了将中华民族的能源梦变为现实,为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温暖与安全保驾护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