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剑川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完成一例高龄、危重患者的救治。此例手术刷新了剑川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的高龄手术纪录,展示了我院医师对危重患者术中监测及应急处理能力及多学科协作诊疗重要性。
91岁的女性患者因胸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一周收住外二科。经外科医师查体后发现腹肌紧,全腹压痛,以剑突下及右上腹为甚,腹部CT检查见膈下游离气体,考虑空腔脏器穿孔,需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但患者高龄、体质虚弱且有较多的基础疾病,手术麻醉风险极高。
多科合作,保驾护航
经外二科医生讨论并汇报医务科,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制定诊疗方案。麻醉管理在此次手术中尤为重要,麻醉科迅速进行细致充分的术前麻醉评估,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并与ICU联合制定了术后转归方案,且因患者术前心功能不全且伴有房颤,请心内科医师到现场参与术中循环管理。
精准麻醉,守护生命
作为手术安全的护航者,麻醉医生考虑到患者高龄且基础疾病较多,麻醉风险较高。立即就麻醉方式、药物选择、心脏保护、循环控制、血气监测、体温管理等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
手术过程中采取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方式监测患者的血压,该有创动脉监测能够随时监测患者的血压,为循环管理提供实时监测目标。在ICU协助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补液。同时采用对于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力求手术麻醉过程的平稳。术中及时复查血气分析掌握患者的内环境变化。做好体温监测及术中保温措施,力求患者平稳复苏。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管理,四天后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处于恢复阶段。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现了我院外科技术的整体发展及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优势,也展示了我院麻醉医师对于危重患者个体化管理的能力。我院对于高龄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提升了患者对于剑川县人民医院的信任!
医学科普,助力成长
老年患者的手术如何进行麻醉管理?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手术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证老年患者围术期安全是麻醉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 由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储备降低,基础疾病较多。麻醉药物常应选择不损害脏器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抑制小的药物。麻醉诱导前常常规给予小剂量缩血管药物预防低血压。
术中呼吸管理与肺功能保护策略:老年患者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卧床也会加重肺部感染。术前可以做好肺康复训练,术中按照肺保护策略进行呼吸管理。
术中体温监测与维护:老年患者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全麻过程中血管扩张,骨骼肌和脂肪产热减少。术中会常规进行体温监测,积极采用保温措施。
文 图:麻醉科 杨清殊
编辑:宣传办
初 审:赵丽萍
终 审:杨明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