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宵雨爱搞笑

宵雨爱搞笑

一起开心一起乐!

ta的内容323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日本发动机技术全球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差在了哪里?

2024-11-23 14:00
292

日本发动机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每年的出口订单超过万亿,却从不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复制。

日本媒体近期更是放出豪言,即便是给中国50年的时间,让他们拆解数百台日式发动机,也依旧造不出来!

事实果真如此吗?日本发动机的研制秘诀是什么?

无法复刻

说起日产车,我们心中必然会想到:结实耐用、省油、精巧。

在过去的几年间,日本发动机制造商曾多次放出发动机研究图纸,但其他国家依旧没办法将其复原。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案例佐证的。

前些年河南卫视的一档调解栏目报道过,当地一位丰田车主发现车辆总是出现异响,为了省钱,就决定开往附近的小修理店维修。

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由于小修理厂的师傅第一次维修日系车,在排查其他部件没问题后,便只好把发动机拆开看看。

为了方便复原,师傅将自己的拆解过程全程录制下来,并在维修好后一步步原封不动的复原。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管师傅怎么安装,但依旧多余出一个部件。

无奈,车主只好联系丰田4S店,经过店内维修工的努力,仅几小时就将这辆复原如初。

而这背后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日本发动机研发技术中那无法替代的优势。

背后原因

日本发动机之所以技术领先,关键在其四大优势。

首先,日本拥有大量发动机领域的核心专利。

从2010年到2023年,日本共申请了73248项关于发动机技术的专利。这些专利几乎覆盖了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件,甚至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可能被日本公司申请专利。

庞大的专利储备构成了高墙,使其他国家想要仿制日本发动机变得异常困难。即使外表一模一样,也难以批量生产和销售。

其次,日本发动机使用的材料也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

以钢材为例,日本神户的一家钢铁公司就完全领先于中国的钢铁企业,其生产的钢材无论是强度还是性能在中国是完全找不到可以比拟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优质材料作为保障,发动机的制造就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寿命和性能指标。

而在有了优质的材料后,对于某些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组装方面的精细程度也不可忽视。

日本发动机的零部件精密程度非常高,很多国家包括中国都无法做到。

这是因为生产核心零部件需要世界顶尖的机床,而机床制造的零件之间其实也存在微小的误差,日本人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通过生产一种高精度的机床,使其制造出的发动机零部件之间的误差做到正负抵消。

目前国内别说研制这种类似机床了,就连人家的机床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想要复刻日本发动机,根本无法下手。

第三,日本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背后,是日本民族独特的工匠精神和敬业文化。

日本很多熟练工人承袭家族技艺,从父及子专注于同一项工作。他们视产品质量如生命,有错误就可能引咎辞世。

不夸张的讲,日本每一个螺丝钉的拧紧都体现了制造者的荣誉感。而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正是日本发动机品质的重要保证。

第四,日本发动机之所以领先全球,这背后在于它独特的组装技术。

2019年,我国组织上百名机械制造业专家,耗时3个月,对购买到的几万台日系发动机进行拆解,并把拆解过程用摄像机完整记录下来,以便将其复原。

但拆解的这几万台发动机中,只有2台被完整组装,其他的不是少零件,就是多螺丝。

而这是因为,日本发动机的所有零部件采用的是无缝衔接的咬合技术。

简单来说,发动机内部的每个零部件之间咬合的特别紧密,没有一丝缝隙。在组装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参数调整和装配技术,还要考虑温度、湿度和热胀冷缩等对零部件的影响。

忽略了任何一点,发动机都无法正常使用。

就拿雷克萨斯系列汽车发动机来举例吧,通常情况下,维修师傅拆开发动机后会原封不动的安装上。

然而,根据汽车官网数据显示,该车高精度的日系零部件,是在零下15摄氏度的恒温工厂组装的,常温下根本无法精确组合。

这充分说明,中国想要完全仿制日本发动机有多困难。

日本专家曾明确表示,即使给中国50年时间,也无法仿制出日本发动机。虽然他们的态度略显傲慢,但也反映了日本发动机技术的确存在中国暂时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分析学习日本发动机成功的秘诀,为中国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否定,咱中国的汽车技术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逆袭了!

“笨鸟”终将实现逆袭

目前,我国几个知名车企已经把研发重心放在了电池、电动机和控制器上,至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已经没有多少人再研发了。

就拿比亚迪来说吧,试问谁没听过比亚迪系列的电车?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11月,比亚迪2023年累计销售量已达到237.1万,随着众多优惠政策的推出,今年达成300万销售额大概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是立志于要将品牌推向欧洲,甚至世界。

不仅如此,今年日本某车企品牌也开始引进中国的电动车技术,研发关于中国系列电池的发展路数。

在全球推广新能源的未来,电动汽车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解释,恐怕咱中国也能实现逆袭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评论(174)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搜狐我来说两句用户公约》

0/100 发表评论

大白兔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昨天 01:45
黑龙江
回复

大白兔 小子

  • 大白兔TGXprpqJZGM

    • 大白兔TGXprpqJZGM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把广告牌识别成车修复了吗?
昨天 01:45
黑龙江
关闭回复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374 条评论

评论(374)

0/100 发表评论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0/100 发表评论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