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代仁君,贞观治世,成就大唐雄风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

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君臣论治

唐太宗在位期间,非常重视与大臣论古说今,探讨治国安邦之道。

特别是隋末农民起义的发生及隋朝的灭亡,给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经常和辅臣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温彦博、马周等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引以为戒。

并与群臣一道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

诏修魏、周、隋、梁、齐、陈六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除“辩兴亡”外,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孝友、公平、俭约、务农、刑法等诸多方面,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些内容和议论多收入吴兢《贞观政要》一书中。

轻徭薄赋

唐太宗常说:人君好比是舟,百姓好比是水。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隋朝之所以覆亡,是因为“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为避免“覆舟”之祸,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

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

太宗认为,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注意关注百姓疾苦,重视灾害的救济工作,或减免灾区租赋,或直接对灾民给予抚恤与赈济。

为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唐太宗“去奢省费”,注意节俭。同时精简机构,把中央官吏从两千余人减少到六百余人,“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还

并省了许多州县,节约了政府的开支。

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

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

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

他说: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认为人君唯有崇尚“简静”,不发兵戈,不兴土木,“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事实证明,

唐太宗基本上是按照不违农时的基调去做的。

知人善任

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唯在得人”。治理国家应当“广任贤良”,选拔各种人才。

因此,在用人方面,太宗坚持“任人唯贤”的标准。他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在搜罗和使用人才上

,太宗并不看重门第、出身、亲疏及仇敌关系,而是不拘一格,因才致用,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人才,正可谓

“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贞观时的一大批重臣如徐世绩、秦叔宝、程知节原为农民起义的将领;戴胄为王世充的郑州长史;魏征原为瓦岗军李密部下,后归于太子李建成,曾劝李建成除掉李世民;马周、张亮出身寒微贫贱,均被太宗委以重任。

此外,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突厥将领,亦加以任用,充分体现了太宗用人不以华夷为隔的胸襟。

在选拔和举荐人才上

,太宗主张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而不可求全责备,乃至“以小瑕掩其功”。

为了解民情和政事得失,太宗经常召见五品以上京官,“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

他非常重视对地方官的任用和考核,认为地方官直接管理人民,与天下治乱有很大关系,所以严格奖惩制度。

兼听纳速

唐太宗还善于纳谏,“从谏如流”,虚心接受臣下的进谏和建议。

他在位的三十余年中,进谏的官员不下三十余人。大臣如魏征、王珪、刘泊、马周、褚遂良、张玄素等人,都敢于犯颜直谏。

魏征是当时有名的“净臣”,他经常冒犯太宗直言进谏,据理力争

,“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切中时弊。他曾对太宗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太宗认为很有道理。

于是在政事的处理上,广泛听取臣僚不同的意见,择善而从。

魏征去世后,太宗痛心地说,他失去了一面

“明得失”“防己过”

的镜子。为鼓励臣僚直言上谏,太宗还对进谏官员给予褒奖。

贞观四年,太宗诏令营建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谏称此举“役疮痍之人”,若不停止,将与隋朝“同归于乱”。太宗收回成命,并赐张玄素绢200匹。

太宗还注意发挥谏官的作用。

他规定,“宰相人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遇有失误时可及时纠正。

在太宗的倡导下,贞观时官员言谏之风蔚然盛行

。这使唐太宗纠正了不少错误意见和错事,防止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使政治保持清明。

法令严明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生杀任情”的教训,还注意严明法令。

他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要求臣下严格依律法办事。如有官吏贪浊,或枉法受财及“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执法的严明公允,使得“官吏多自清谨”。

王公贵族、后妃外戚之家及地方的豪姓大族,“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这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

除了上述修明政治和安定社会秩序的举措外,

唐太宗还注意布德怀柔,加强文化教育,改善民族关系。

这些措施使贞观初年人口稀少、生产凋敝、灾情严重、粮价腾贵、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大为改观。

史载:“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图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人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

这些“古昔未有”的现象,正是“贞观之治”的具体反映。

贞观之治,

不仅是唐太宗君臣论治的结果,也是隋末农民起义推动的产物。

农民战争反徭役,反兵役的斗争,沉重打击和教训了封建统治阶级,使唐太宗不得不采取轻徭薄赋、严明法令及关注百姓疾苦的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隋末以来的社会危机,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促使人民发挥他们蕴藏的巨大的潜在力量,

从而创造了一个在中国中世纪历史上少见的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封建国家。

应当看到,封建史家对贞观“治世”有过分渲染和拔高的成分。

即以户口而论,隋大业二年有户890万,贞观之初不满300万,即使高宗永徽三年户口也不过380万。

贞观时期,人民的负担依然沉重,生活仍然艰苦,阶级矛盾还相当尖锐。而且,贞观时代的开明政治并不是始终如一的,特别是贞观后期的政治已经大不如前。

太宗曾说:“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集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

尽管唐太宗和“贞观之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唐太宗作为杰出封建政治家和“贞观之治”是中古社会“治世”的历史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