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非主流未识别制式轻武器,缅北“民地武”自产“缅北AKM”的故事

#秋日生活打卡季#

前段时间无意间刷到一些关于“UMA”(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意为“未识别隐秘动物”)的内容,颇为勾起了从少年到青少年时期的恐惧记忆,但也让我起了定义另一个名词的想法,这就是USSA(Unidentified System Small Arms,意为“未识别制式轻武器”),用以定义一些在世界各地的不安定地区的非国家武装力量控制的兵工厂设计制造并且批量装备相关武装部队的,具有较为稳定的技术特征的,又不同于任何已知型号,可以认为是一个未知的全新型号的制式轻武器。

它们也许是有名称的,但因为生产和装备它们的是非国家武装组织,所以叫什么名字就很难为外界所知,于是就成了未识别的制式轻武器。

另外,我们还需要将它们与两类轻武器相区别,一类是试制样品,因为试制品在设计定型之前不能作为武器投入量产装备所以也就“不配”有型号名称了。另一类是小作坊零星制造的手工武器,因为它们没有稳定的技术特征,做成啥样全看制作者或者购买者的心情,如同没有稳定生物学特征的杂交动物不能称为一个“新品种”一样,没有稳定技术特征的手工制作轻武器自然也没法叫做“新型号”。

毕竟,严肃地考究未识别隐秘动物,是需要论证其必须有一定种群数量的,那种横竖都只有一个还一辈子独来独往的怪物怎么说都没法进行生物学论证,只能叫传说,那么未识别制式武器既然是“制式武器”,也要讲一定的产量和稳定的技术特征的,否则随便手搓一把怪枪来,最多也和试制样品一样,“不配”被叫做型号了。

就比如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就有不止一个型号的迄今为止尚没有考证出渊源的未识别的未识别制式轻武器,比如最早在“收租院博物馆”被拍摄到,然后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也有实物发现,后来在照片资料中发现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相关照片里也有发现的一型冲锋枪,从自动原理上看接近汤姆逊1923,但枪托又是李·恩菲尔德1907式样的,而口径大概率还是7.63毫米,从现存实物(至少有三支)的数量上看,它有一定的产量和装备数量,而且出现的地点从四川到陕北。

有一些文字作品认为它是在四川和重庆地区的兵工厂制造的,但从现存照片来看,其枪身上既没有国府“兵工署”将金陵兵工厂内迁至重庆建立的第21兵工厂的“卍”字厂徽,也没有更早时四川军阀刘湘控制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上应有的“蜀”字厂徽,成了一种“无名冲锋枪”。

这把首见于“收租院博物馆”的神秘冲锋枪就是旧中国不乏USSA的典范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我推测曾经与刘湘争夺过四川的军阀刘文辉的小型兵工厂可能是这把怪枪真正的诞生地,但实在没法进行有效论证……

而如今颇为引发关注的电影《孤注一掷》及其引发的一些当事人回忆中,不乏有关于缅甸北部有“拿AK巡逻的武装人员”看管那些电信诈骗“园区”的内容。

不过在现实中,那些武装人员手里的“AK”也许也不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AK-47、AKM和AK-74或者AK-10X等型号以及遍布各国的仿制型,而更有可能是一支远看像AK-47,近看像AKM,再仔细看还有一些56式冲锋枪特征的“三不像”怪枪。

AK47突击步枪

AKM突击步枪

AK74突击步枪

56式冲锋枪

这个怪怪的AK变种在缅北地区已经颇为常见,是一种有着一定产量和使用规模的USSA,一些文字作品根据其显著特征称之为“缅北AKM”。

民地武士兵手持的“缅北AKM”,枪托和护木是木质,显示是早期型

后期型的“缅北AKM”。枪托和护木已经更换为工程塑料

大多数“缅北AKM”一眼看上去更像AK-47,因为它们延续了木质下弯枪托和护木,但后期出现的型号已经改为木质或者工程塑料质地的直枪托和塑料护木,特征更接近AKM,但是并没有作为大部分AKM显性特征的斜切口形枪口防跳器,因此一眼看上去还是AK-47。然而仔细一点看就能发现它的机匣盖上有与AKM十分相似的三道加强筋,甚至可以说,枪口防跳器并不是每一个AKM亚型都有的,但机匣盖上有三道加强筋在其他地方已经可以作为AKM的典型特征将其确认为是AKM及其仿制型号了。

“缅北AKM”机匣盖上的三道加强筋清晰可见

但是正应了那句英国谚语:有规则就有例外。

再仔细看一下“缅北AKM”,就可以发现它的准星不是AK-47/AKM/AK-74一脉相承的护翼式准星,而是环状准星,而采用这种准星式样的AK系衍生型号,就是中国制造的56式冲锋枪了。再仔细看机匣,就能发现虽然它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的(没有铣削机匣的减重槽),但是机匣上的铆钉位置与AKM差异甚大,更接近后期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的56式冲锋枪。

“缅北AKM”发射7.62×39毫米口径中间型步枪弹,除了采用常见的30发钢质弹匣外,还广泛配备一种带有加强筋的塑料弹匣和一种20发钢质短弹匣,前者识别度很高,后者尚未有已知的AK系步枪型号使用,可以说是缅北地区的“独创”。大多数“缅北AKM”没有标配的刺刀,更谈不上作为AKM典型特征的多功能刺刀了,但一部分“缅北AKM”上却有作为56冲标志性特征的折叠三棱刺,也就更加凸显了其与56式冲锋枪之间的某种渊源……

手持“缅北AKM”进行训练的“民地武”民兵,采用的是带有加强筋的塑料弹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括原版AK-47、AKM和56式冲锋枪的各种改型都有以各种形式进入缅北的记录,如果只是将这些枪械零件拼装组合出一支“混搭”的“新枪”就没什么值得一看的了。但“缅北AKM”显然有了稳定的技术特征,即自行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的机匣和带有三道加强筋的机匣盖,加上配套弹匣和准星等细节上的特点,这些制造工艺特点的集合是已知的任何一型AK系步枪及其仿制型号上没有的,因此足以认定这是一种之前未知的AK系步枪仿制品,从缅北民族地方武装(简称“民地武”)使用该枪实施战斗行动和进行阅兵的出镜率来看,它已经有了不小的生产数量和装备规模,足以认为其已经可以被定性为一个未识别的制式轻武器,也就是“USSA”的型号了。

采用工程塑料的枪托和护木,但弹匣采用56式冲锋枪弹匣的“缅北AKM”

有意思的是,缅北各路民地武对于“缅北AKM”是颇为喜爱的,尤其是那些有一定规模和稳定控制区的民地武组建的“特种大队”(到底有几分正经特种部队的成色另说),虽然装备有更先进的枪械,但每次“特种作战训练”都会用到“缅北AKM”,甚至成为了“民地武特种大队”的标志性轻武器之一。

缅北民地武“特种大队”手持的采用木质枪托、带三棱刺刀的“缅北AKM”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缅北AKM”大概率是在根据地相对稳定的民族地方武装控制区的兵工厂里制造的,但由于缅北民地武之间出于各种利益交换而进行的武器“援助”和交易,所以该枪在各路民地武中可以说颇为常见,加上一些没有稳定地盘的武装团伙也有以各种途径向有稳定控制区的民地武购买武器的情形,因此这些“缅北AKM”就可能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当地纷繁复杂的各路嚎劫手中,从而成为其杀人越货武装贩毒绑架勒索以及武装看管电信诈骗“园区”的常用武器,把枪口对准那些心存贪念却不知深浅的人们。就像电影《孤注一掷》中演的那样——

《孤注一掷》海报

如同传说中的“UMA”总是出现在人迹罕至之地类似,“USSA”也总是在那些国家力量无法控制的地区开枝散叶,“缅北AKM”只是这一地区蓬勃发展的此类轻武器的冰山一角。“USSA”在缅北地区甚至还实现了枪族化和技术迭代,当然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