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之中英接触

差一点清政府就和英国互设大使馆,建立邦交了。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西方没有派遣驻华的使节,我们也没有派大使到外国去。此中缘故是很复杂的,其一是因为相隔甚远,交通也极为不便,西方到中国来的船只都是帆船,那时候可没有苏伊士运河,必须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从伦敦到广州需要三个月。所以两边的商业规模也不大,西方到中国来买的不外乎是一些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而我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用不着买他们的东西,因此那时我们的国际贸易总有很大的出超,在此种情形下,建立邦交也是大可不必的。

其二是因为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天朝上国”,“尊王攘夷”的观念严重,西方人到中国来,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不来我们不勉强,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假若他们不安分守己,天朝就要“剿夷”,那时的中国不知道有外交,只知道“剿夷与抚夷”。在此种境况下,中国那时不感觉有联络外邦的必要。

那个时候的通商制度也是极特别的,西方的商人都限于广州一处,明末清初时,他们也曾到过漳州、泉州、福州、厦门、宁波各处,后来一因着实不方便,二因清廷法令禁止,就形成了所谓的一口通商制度。十三行是中国政府指定的十三家可以与外国人做买卖的,十三行的行总是十三行的领袖,也是政府的交涉官员。所有的广州官吏的命令由十三行转达,外商上给官吏的呈文也由十三行转达。

那时的外国人在广州也是不大自由的,夏秋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就必须到澳门过冬。他们不能带兵器进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

外国人最初对于我们的通商制度虽不满意,但觉得既是中国的定章,便只好忍耐。到了十八世纪末年(乾隆末年,嘉庆初年),态度就有了变化,那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大多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手里,在广州的外人之中,英国已占领了领袖地位。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手工业都慢慢变为机械制造。海外市场在英国的国计民生上一天比一天紧要。同时英国也已战胜了法国,印度半岛全入了英国的掌握,有印度做发展的根据地,再往东发展就容易多了。

中国队通商的限制,英国认为最不利于英国的商业发展,当时,欧洲人把乾隆当作一个贤明的君主看待,他们认为在华通商所遇到的困难都是广州地方官所作的,倘若有法能让乾隆知道,他必愿意改革。

一七九二年(乾隆五十七年)正是乾隆满八十岁的一年,如若英国趁机派来使贺寿,那就能得到一个交涉和促进中英友谊的机会,于是英国乃派马嘎尔尼侯(LordMacartney)为全权特使来华。

英政府给马嘎尔尼的训令是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但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几个:第一,英国愿派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也愿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国政府必以最优之礼款待之,第二,英国希望中国加开通商口岸。第三,英国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税则。第四,英国希望中国给她一个小岛,可以供英国商人居住及贮货,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门一样。在乾隆帝方面,他也十分高兴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大礼。他的目的不外要表示中英的平等。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也就拒绝行跪拜礼。乾隆帝很不快乐,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马戛尔尼所提出的要求,中国都拒绝了。那次英国和平的交涉要算完全失败了。

十八世纪末年和十九世纪初年,欧洲正闹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英国无暇顾及远东商业的发展。等到战事完了,英国遂派第二次的使节来华,其目的大致与第一次同。但是嘉庆给英使的待遇远不及乾隆,所以英使不但外交失败,并且私人对我的感情也不好。

英国有了这两次的失败,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到了十九世纪,我们只能在国际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中国人,不分汉满,仍图闭关自守,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根本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我们倘若大胆的踏进大世界的生活,现在的光景或大有不同,我们或许早就步入了发达国家之列。

创作不易,点点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