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太平天国为什么一定会失败?

太平天国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初期,太平天国的力量是爆发式增长,从广西到湖南,再占武昌,然后以数十万之众顺江而下,攻占南京,北伐西征,天下震动。但是,也就辉煌了几年时间,就迅速由盛转衰,最后失败。

太平天国初期的发展迅猛是打了清政府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清政府处于自身安全考虑,兵力主要还是八旗子弟与绿营兵,所依仗的八旗与绿营早已腐朽不堪,战斗力严重不足,成就了太平军早期的辉煌。

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区区两万人就能打到天津。不夸张的说,如果太平军的主要领导者眼光高一点,不在南京建都享乐,倾全力突围北上,进攻北京,清王朝很可能就灭亡了。

清政府在启用曾国藩等汉臣,汉族团练民勇练成以后,大局基本上就定了,注定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了。

太平天国的灭亡的原因,笔者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成也“拜上帝教”,败也“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立足于煽动底层农民起义,早期确实很大的煽动力,但是教义和教规都存在很大的缺陷。

洪秀全是“拜上帝教”的创始人,太平天国的最高领导人,但是他却没有绝对的权力。教义规定,洪秀全是万岁,耶稣的二儿子。但是,杨秀清这个九千岁却能节制其余诸王,还是太平天国的战略上的实际谋划人和军事决策者,已经能够架空洪秀全成为太平军的实际掌舵者。杨秀清还不时来个“天父下凡”,在教权上也能压制洪秀全,再加上萧朝贵这个八千岁也不时来个“天兄下凡”,欺负一下洪秀全,太平天国没有绝对的领导者,这种大佬林立的局面决定太平天国内讧是迟早的事情。

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有一个绝对的领导核心,如刘邦和朱元璋。造反的事情,意见不统一,肯定成不了。

“拜上帝教”的教义排他性又非常强,注定他能吸引的力量有很大的局限性。

把满清政府视为“清妖”,见满人就杀,利用民族矛盾发动群众,这一点还可以理解。但是,“拜上帝教”把儒教也当做敌人,焚禁儒书,否定儒学,这就树敌太宽了。这种做法把天下的读书人全得罪光了,有一定学识的人士是绝对不会参加太平军的,这注定太平天国走不远。

刘邦有张良,萧何;朱元璋有刘基,宋濂等人,洪秀全身边有哪个有点文化的人?

理性主义的革命纲领,完全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宣传口号与实践严重背离,注定只能让百姓狂热一时,时间一长,群众基础没了,太平天国就再难生存了。

太平天国有两大宣传口号。其一: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其二:天下多男子,皆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皆姊妹之群。这种理想主义确实很吸引人,但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从来就没有去实践过,反而在一开始起事的时候,就处处特权,开始腐败。洪秀全后宫有一千多女人,普通士兵却必须分男女营;王爷们把“圣库”当做私人库房,任意挥霍,这样的情况下,队伍还有凝聚力吗?

没有经营根据地,没有好好治理好地方,以武力掠取财富为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群众,但很快便脱离了群众;贫困时高呼众生平等,但富贵时却强烈追求特权;受压迫时反对封建礼教,但掌权时又希望通过等级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破坏了一个旧世界,但他们却缺乏足够的诚意和能力来为老百姓建设一个新世界;凡此种种,是人性欲望膨胀使然,这种阶级局限性,导致太平天国必定败亡。

历史真正造反成功的农民,只有两位,一位是刘邦,一位朱元璋。他们有几个共同点:

1、重视根据地建设,有的后方基地。

2、建立最广泛统一战线,尤其善待社会精英人物,知识分子。

3、缓称王,克制个人的欲望。

4、一位核心人物领导一众一群铁杆支持者。

5、不空喊不切实际口号。

所有这些特点,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国都不具备。所以,即使林凤祥和李开芳当年北伐成功,太平天国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李自成,太相似了。

洪秀全注定成不了刘邦和朱元璋,这是绝对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