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对俘虏李左军松绑,请他坐在上座,自己却坐在下手,好比小徒弟对待自己的先生一样,谋士李左车不解道:“韩将军何以对待一个俘虏呢?”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天下,展开殊死决战。
刘邦任命能征善战的韩信,仅仅用了四个月就灭掉了代国,魏国,翻过太行山,逼近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统帅20万兵马在井径口集结,谋士李左军向陈余献计道:“韩信骁勇善战,但他们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井径山路狭窄,车马难行,粮草在车马中,必定落在后面,我军只需派三万精兵,从小路截断粮草,再深挖沟渠,筑高垒,坚营寨,不与他们正面交锋,无需10天,我们就可以活捉韩信。”
陈余自信满满:“我军比敌军兵力多10倍,韩信不过两、三万兵马,何惧?”一口回绝了李左军的计策。
韩信庆幸陈余未用李左军的计策,他按照原计划以背水为阵和疑兵之计赢得了战役,杀死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拿重金悬赏李左军,几天后李左军被缉拿归案,众将士以为李左军必将被砍头,却出现了开头一幕。
李左军不解问道:“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图存,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韩信道:“百里奚效力虞国,虞国被灭后,秦国重用了他,从此强大了起来,你好比百里奚,如果当初陈余采用了你的策略,我便是你的俘虏了,先生是有才学的,我诚心向你请教,请您不要推辞。”
李左军深知韩信是真心敬重自己,又向韩信献计道:“将军四月来连克代、魏、赵三国,已取得很大的胜利,可是将士们已疲惫不堪,若再要攻克燕国,燕国凭险固克,恐怕将军不一定能取得胜利。”
韩信问:“那先生觉得应该怎样做呢?”
李左军:“将军一日之内击败赵军20万大军,声名远扬,燕国肯定会顾虑的,将军可以携此余威,一边安抚将士和赵国的百姓,一边派使者去燕国,晓以利害,可不战而让燕国屈服。”
韩信大喜,便使用了李左军的计策,修书一封,阐明了汉军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分析了燕国战与降的利弊,派善辩使臣去燕国游说。
同时,又听从李左军的建议,让汉军边境压境,让燕国深感压力重重,不日,燕王立即同意归降。
韩信听信李左军的建议,只凭一封书信,不费一兵一卒,顺利地拿下了燕国。
李左军能获得韩信的尊重与赏识是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传说李左军实际上是玉皇大帝册封他为雹神,后来人们就在李左车故居的遗址上建起了雹神庙。在现在的河南安丘市西南部,我们还能看到一座雹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