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人读孟子论《诗》,人生就会多一份智慧

《孟子》是先秦那时候的儒家经典哈,里头包含着孟子的思想体系呢,把孟子在文学、政治等好多领域的深刻见解都展现出来啦。说到《诗经》的时候孟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哟,这些观点不仅对古代的诗学研究有影响,还给后世的经学和文学理论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呢。现在我们再去研读孟子的这些论述呀,就能了解古人读诗论道的智慧啦,还能在现代社会里得到启发呢。

在本文中我们围绕孟子论《诗》的四个核心观点展开讨论:“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诗亡然后春秋作”说,以及对《小弁》和《凯风》的论述。首先依次去探究这些观点各自包含着的深刻含义,接着再深入思索它们对于当今解读文学以及人生所具备的重大意义。

“以意逆志”——如何正确解读文学作品

1.孟子的观点:不拘泥字句,体察作者真意

《孟子·万章上》里有一段对读诗很重要的讨论学生咸丘蒙问了个问题: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诗意思是天下范围内的土地都归天子,所有人都是天子的臣民。这样的话,如果舜已经成了天子,那他父亲瞽瞍为啥不是他的臣子呢?这看起来好像跟诗句本意不太相符。

孟子回答道:“读诗之人,不可仅观其字面之意,必须凭借自身之理解去揣摩诗人之真实意图。此乃正确之读诗之法。”他尤其着重强调了一点:“切不可因一字词之含义,而毁坏整个句子之意义;亦不可因一句话之意思,而忽视了整首诗之主旨。读诗当‘以意逆志’,用自身之理解(意)去反向推断诗人之心志(志)。”

什么是“以意逆志”?

孟子的话听起来很哲学,但其实很容易理解。

“文”:指诗里的具体用字,比如“莫非王土”里的“莫非”

”是由字组合而成形成的句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般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志”:说的是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心里所惦记着的那些事物,还有他最为主要去追寻的目标,这也就是作品的核心思想啦

“以意逆志”的意思是:读诗不能拘泥于字词或者句子的表面含义,而是要用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去反推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真正想表达的心意。换句话说,诗不是表面的“文字游戏”,而是心灵的表达。

为什么不能只看字面意思?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举了一个例子。他提到《大雅·云汉》里的两句诗:“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如果只看字面意思,好像是在说周朝的百姓一个都没剩下,全部死光了。但这其实只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当时灾害的严重性,而不是字面上的“灭绝”。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今天说“忙得脚不沾地”,并不是说脚真的不着地,而是通过夸张的语言来形容“特别忙”。同样的,诗人为了更强烈地传递情感,往往会用到夸张、比喻等艺术手法。如果死扣字面意思,就会误解诗的本意。

艺术夸张与真实心志的区别

孟子特别强调,诗歌是一种艺术表达,和日常写实语言不同。它经常使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这些手法不是为了讲“事实”,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情感或者思想。

(1)夸张手法

像《云汉》里的“靡有孑遗”,就是通过夸张表达灾害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字面意思的“所有人都死了”。这种手法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放大器,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悲剧气氛。

(2)比喻手法

比喻则是通过形象的描写,让抽象的思想或复杂的情感更容易被理解。尽管孟子未曾直接提及比喻,不过它同样属于诗歌创作里的常见手法,就像夸张那样,其目的在于抒发情感,而非记载事实。

2.从“以意逆志”到现代阅读方法

在现代文学解读里,孟子的“以意逆志”仍旧是一个极为实用的方法。它提醒我们,在读文学作品之时,不要仅仅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之上,而是要从情感方面、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氛围当中去体会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事物。

(1)举个例子:鲁迅的《阿Q正传》

很多人读《阿Q正传》,可能会注意到阿Q那些看似可笑、荒诞的行为,例如他遭人打了,却在心里自我安慰“我精神上胜利了”。如果只是把这些行为当作笑话来看,就错过了鲁迅的真正用意。实际上鲁迅是通过阿Q这个人物,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性的压迫。他用“阿Q”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普通人群体内心的屈辱状况、无力之感以及在黑暗环境里被异化的那种状态。

所以解读《阿Q正传》,我们不能只看到阿Q的可笑行为,而是要透过这些表面细节,去理解鲁迅的社会批判和深层的悲悯。

(2)再看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光看这一句话,我们或许会以为这是在讲跟邮票有关的事儿呢,可实际上呀,这只是诗人用来抒发思乡之情的一个象征罢了。诗里的“邮票”其实代表着在空间上的距离以及在情感上的疏离。

解读这首诗的时候,得留意它里面蕴含着情感的深度呢。它写的是那种特别深切的思乡之情,是诗人对故土还有亲人见不到面而产生的无尽思念。光盯着“邮票”把诗的整体情感给忽略了,那就没法真正领会它的意义啦。

“以意逆志”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例子,能够看出,文学作品不单单是表面上的文字堆砌,更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倘若我们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字句之上,或许会误解作品的真正含义。而“以意逆志”这样的方法,教会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感受作者的心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

“知人论世”——阅读背后的上下文逻辑

1.孟子的观点:通过人了解时代,通过时代理解人

在《孟子·万章下》里孟子有一句极为有趣的话。他说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即是,在吟诵诗歌与阅读书籍之时,若不了解创作这些诗歌、撰写这些书籍之人了,亦不了解他们所处之时代背景了,便无法真切理解这些作品。故而孟子极为推崇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便是“知人论世”。

什么是“知人论世”?

“知人”:即对作者这个人予以了解,这里面包含着其生平经历,还有思想性格以及创作动机这几个方面

“论世”:就是要知道作者所在的那个时代,像这个时代的社会情况呀,还有政治方面的环境以及文化方面的氛围之类的。

这两点是分不开的。了解了作者,却不知道他生活的时代,可能会断章取义;只看时代背景,不了解作者个人,也无法真正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为什么“知人论世”很重要?

孟子的意思十分明确:读书不能够仅仅盯着表面的文字,还得去深入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人和故事。例如一首诗,或许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与此同时也有他对于整个社会的观察。倘若不去知晓这些,便有可能仅仅看到“表面好看”这一表象,进而忽略了作品所具有的深层意义。

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知人论世”影响力极为深远。汉代之时,学者们开始把《诗经》划分成《风》《雅》《颂》这三个部分,紧接着依据每个部分的内容,针对其历史背景展开研究与探讨的工作。他们全力借助这些诗篇,去了解各个年代的社会状况。

举个例子:

《风》被视作(各地的)民歌,它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与感情。

《雅》与《颂》更多乃是宫廷或是国家层面的作品,或许记录了祭祀、礼乐之类的活动。

汉代学者经由对这些诗的研究,尝试着去还原它们所归属的那个时代,从其中去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对于诗歌的分类以及解释或许并非完全精准,但是它的确为后世的文献学与历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这种将作者与时代相结合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的思路,也恰恰是孟子“知人论世”思想的延续。

2.在现代语境下的“知人论世”

在现代文学解读里,“知人论世”依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要切实读懂一部作品,不能仅仅观看表面的故事或是语言,还需知晓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此一来,我们方能更全面地领会作品的深意。

(1)举个例子:海明威的作品

要是你读过海明威的小说,像《老人与海》以及《永别了武器》,那你或许能体会到他笔下人物那种坚强且孤独的精神。这种风格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跟海明威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

海明威亲身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还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担任记者。战争中的亲历以及目睹,让他对人生、死亡和人类的脆弱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他的作品中时常表现出对人类孤独与抗争精神的描写,这些都径直来源于他在战场上的经验。倘若不了解这些背景,仅仅从小说情节着手,很难切实体会到他写作的深度与厚重。

(2)再看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的作品,像《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那样她凭借着冷静且尖锐的笔锋来描绘爱情与人性。不过呢如果不晓得张爱玲身处的那个时代以及她的成长经历,我们也许很难切实领悟到她文字里的深刻含义。

张爱玲生活在民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东西方文化碰撞剧烈的时代。她生长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保守顽固,母亲追求西方自由思想,这种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感受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张力,也让她对感情、人生有了与众不同的思考。这些背景直接影响了她的小说主题和风格。比如她对女性在爱情中的复杂心理描写,往往带着一种冷眼旁观的疏离感,这其实是她对社会和人性深刻观察后的表达。

“诗亡然后春秋作”——文献传承与时代使命

1.孟子的观点:从《诗经》到《春秋》的文化转变

在《孟子·离娄下》里孟子有一句很经典的话:“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它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讲,孟子觉得,《诗经》那个时代结束了,也就表示太平盛世慢慢衰落了;而《春秋》的出现体现出了乱世开始降临。

“诗亡”与“春秋作”的关系

孟子在这儿提到的“《诗》亡”不是说《诗经》这本书真没了,而是没有新的篇章被创作出来。为啥会这样呢?因为《诗经》里的好多内容,像《雅》和《颂》,大部分都是对太平盛世的礼乐以及祭祀活动的记载。创作这些诗篇,得有一个稳定又繁荣的社会环境。可是一旦社会打起仗来,礼仪制度被毁坏,这类诗歌自然就不会再被创作出来啦。

《春秋》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这部由孔子编辑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乱世里的重要事件,像战争盟约以及政治争斗等。跟《诗经》对比起来,《春秋》的风格更加简洁明了,体现出来的不是赞美礼乐的太平景象,而是对乱世的深刻思考,和反省。孟子觉得,《春秋》的使命是在社会不安定的时候,矫正混乱的局势,给后人提供警戒,和启发。

从“诗”到“春秋”的意义

孟子这段话实际上并非仅仅局限于讨论文学领域,在其背后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文化意义。他正借助《诗经》与《春秋》这两部书籍,去探究社会从繁荣逐步迈向衰败的历程,与此同时也在思考文献怎样去反映时代的变迁。

(1)《诗经》的象征意义

《诗经》代表了礼乐制度下的文化繁荣,是“王者之迹”的象征。只要社会秩序稳定、政治清明,就会有这样的诗歌出现。

(2)《春秋》的历史意义

《春秋》于动荡年代诞生,将社会动乱时发生的事件逐一记录,乃礼制崩溃情形下所成孔子编纂《春秋》,期望借这些历史之经验教训,让后人知如何重建秩序。

2.当代对“诗亡然后春秋作”的理解

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文化传承和转型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科技以极快速度发展、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今日,怎样去处理传统经典文艺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经典文艺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协调

以前的经典文艺,像诗词、书画、戏曲之类的,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历史智慧和美学方面的价值。可是呢现在这些文化形式,好像在慢慢被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流行文化给挤到边上去了。大家更偏向于看短视频、听流行歌曲和读网络小说,经典文艺的观众或读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少。

但我们真的要舍弃这些经典吗?当然不是!经典文艺乃是我们文化根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过往的事物”,更是能够为现代人给予精神滋养与文化认同的资源。怎样让这些经典与现代文化“彼此交流”,使其既具有传承性又富有活力,是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

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1)数字化传播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展现出新的活力。像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及文化机构,借助VR、AR技术,让人们能够“走入”古代的世界;经典诗词还能通过短视频,以趣味动画的形式再次被大众所了解。

(2)内容的年轻化和趣味化

经典文艺若要被现代人所接受,尤其是年轻人,便需寻得新的表达形式。例如把《诗经》当中的爱情诗改写成流行歌曲,或是通过电影、电视剧来讲述历史故事,使年轻人在娱乐的过程中领会传统文化。

(3)生活化的融入

让传统文化靠近现代人的生活,这是很重要的方式呢。就像在过节的时候恢复传统习俗,再通过现代设计,把汉服刺绣这类传统艺术融入到平常的穿着打扮以及家里的装饰里面,让文化传承不会离得很远啦。

文化的代际“衔接”

就像《诗经》同《春秋》之间那样有着衔接一样,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任务就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找到生存空间,同时让现代文化承载住经典的精华。这种平衡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但是它却与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以及活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每个时代都需要对这样的问题给出答案,而答案正体现在我们的行动当中。

论《小弁》与《凯风》——情感中和与文学教化

1.孟子的观点:感情适度,体现“仁”的原则

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讨论了《小弁》和《凯风》两首诗的主题,并批评了高叟对《小弁》的解读:“《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他觉得,《小弁》中表现出的抱怨父亲的情感,正是因为亲情太深才导致的;不过,《凯风》中歌颂的母亲的情感,是因为亲情相对没那么深。

“亲之过大”与“亲之过小”:

孟子主张情感要适度地进行表达,既不能够表现得过于浓烈,与此同时也不能够显得过于冷淡。这一思想,将孔子“中和”的理念予以了继承,其认为诗歌应该引领人们迈向恰当的情感状态。

文学教化的功能:

孟子认为,诗歌不仅是抒发情感的工具,更是教化人心的重要手段。

2.现代文学中的“中和”与情感表达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情感的中和”同样值得探讨:

电影和小说里,情感的过度渲染,往往会削弱它的真实感,而适度的节制,则能更深刻地打动人心。文艺作品怎样在表达个体情感之际,又能兼顾对社会群体的积极影响呢?

孟子论《诗》的核心思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亡然后春秋作”以及“亲亲仁”的情感原则,不仅对古代文学理论具有深远影响,也为现代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一个快节奏、碎片化的信息社会,我们或许更需要以孟子为榜样,读诗论道、知人论世,体会作品中的深意,以此培养更加深刻的思想和感知能力。

在当代阅读中,我们如何真正做到“以意逆志”,而不被表面信息迷惑?

在高度个体化的时代,我们是否依然能从经典作品中找到“尚友”的意义?

孟子论《诗》,或许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思考经典与现实的窗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