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一场以“数字科技与艺术发展的未来”为主题的校内学术论坛在图文信息中心圆满落幕。论坛由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学科与学术发展办公室、《上海视觉》学刊共同举办。副校长李梅,论坛学术主持胡介鸣教授,人事处处长钟晔,学科与学术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希嘉,实训中心主任朱玮以及我校三十余名青年教师与新进博士出席了本场论坛。
此次论坛汇聚了校内的青年才俊,共同探讨数字科技与艺术融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与挑战,为校园的学术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论坛伊始,副校长李梅发表了致辞,她强调了数字科技与艺术融合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指出这种融合不仅推动了艺术创作形式的创新,也为各学科交叉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机遇。李梅副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此类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前沿领域,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人才创造条件。
学科与学术发展办公室主任范希嘉首先对参会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指出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教师积极投身于学科与学术的交流实践中。
本次论坛由胡介鸣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其在数字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与丰富经验为论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学术分享环节,六位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依次登场,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深入剖析了数字科技与艺术发展的多维度关系。
设计学院的马俊博士以“大数据思维介入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路径”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她对中国民间剪纸技艺的技术哲学、技术和技艺形态、艺术融合网络、知识构建等方面的观点。介绍了剪纸艺术生产中的视觉要素如色彩工艺、造型手法,还提及了创作理念,以及剪纸制作过程中的各类工具,如起稿工具、刻制工具、装裱工具、五色工具等,对剪纸艺术从艺术生产和技术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设计学院张琪博士则从从艺术与科技的关联、未来设计师的形态、数字媒体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分析,探讨数字媒体时代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路径,包括数字空间的定义,环境设计呈现出“边界消融”的新形态,涉及跨界、融生、交互等特点。列举诸多案例,如《消失的法老》沉浸式体验、景观数字图书馆、《黑神话·悟空》游戏等,展示环境设计与数字空间融合成果。强调设计师思维转变与创新,指出设计无界限,技术鸿沟易逾越,思考方式转变最难等观点。
新媒体艺术学院甘露博士围绕“产业性、技术性、艺术性”来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从数字科技对影视艺术的变革、艺术对数字科技的反馈以及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分享,提出了“取势”、“明道”、“优术”的思考。她提出在专业建设方面,需分析媒体宏观面并反向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数字媒体研究实践方向。
新媒体艺术学院解方博士结合自己在乌克兰11年的学习生活经历,提出了数字科技的快速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摄影、电影摄影以及微剧拍摄等领域的创作模式与表达方式,随着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像艺术从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过渡到智能化、自动化的创作流程等观点。
流行音乐舞蹈学院黄雪蓓博士围绕数字技术与剧场空间展开。首先介绍了安托南·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强调剧场应超越现实,其“残酷”具有多层面内涵。接着阐述近代艺术时空结构的变迁,近代艺术空间观将世界看作舞台空间,而科技发展促使空间结构改变,加入时间向度,打破原有统一性,带来新的时间观。最后探讨数字投影技术对剧场空间的影响,指出其能让人类内心世界等得以自由呈现,使剧场空间更贴近生命本质。展示了《Story Box》作品,提出表演者利用数字技术带领观众开启惊奇冒险之旅,体现数字技术与人文艺术可相互借力,且最终决策仍取决于人类,展现了数字技术在剧场空间应用中的独特意义与价值。
基础学院张淘博士通过设问的方式回答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如何应对AI人工智能,大学生如何在图书数字化的当下普及检索手段,大学生如何保证文献信息来源正规化三个问题,并鼓励艺术院校教师和学生对新技术的尝试与探索。
论坛学术主持胡介鸣教授针对每一位教师的分享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提供了较详尽的学术建议,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之余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在数字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推动此类学术活动的深入开展,助力我校教师在艺术融合的前沿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审阅:党委宣传部
排版:校媒体中心 韩若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