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浪潮的席卷,智能算力的短缺现象愈发突出,国产GPU(图形处理单元)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期,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等国产GPU厂商相继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程序,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些企业的进军资本市场,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使得“全球半导体与智能算力竞争的战火愈演愈烈”。
特别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数据中心对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快速增加,国产GPU供应链因此逐步构建完善。在当前国内超算中心建设热潮与信创政策的支持下,国产GPU的应用落地正在加速。“中国版英伟达”的概念因此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近期,摩尔线程在证监会官网办理了辅导备案,正式启动A股上市辅导,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推出的四代GPU芯片使其在国内AI芯片领域夺得了领先地位。2022年,该公司完成了15亿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240亿元,并入选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摩尔线程的创始人兼CEO张建中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GPU已成为推动新技术浪潮的核心力量,夸娥万卡智算集群解决方案是其全栈AI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摩尔线程并驾齐驱的是燧原科技与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云端和边缘计算产品的研发,已经推出了多款人工智能算力加速产品,并在四川、湖北和甘肃等地建立了智算中心。燧原科技的创始人赵立东强调,算力是推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生产力。壁仞科技则通过其首款通用GPU实现了国产芯片算力的新突破,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并致力于构建智能算力生态体系。
伴随着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国内的多地纷纷加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到2025年,我国的算力规模将超过30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的占比预计达到35%。同时,中国电信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设和在建的智算中心已超过250个,多个城市启动建设具有超万张GPU集群的智算中心,表明我国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正处于快速布局阶段。
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产GPU概念也迎来了市场的热炒。尽管全球GPU市场仍由英伟达、AMD等巨头主导,但国内资本市场对于国产GPU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相关企业的估值不断攀升。尽管寒武纪等公司在技术层面上仍有所欠缺,但其市值已飙升至2000亿元左右。
然而,国产GPU在全球竞争中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当前国际市场上的GPU技术更新迭代快速,国内厂商在技术和生态建设方面与英伟达等巨头仍存在一定差距。专家指出,算力资源的短缺和高端AI加速卡的供需矛盾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看,国产GPU的崛起与市场需求的激增密切相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的逐步完善,国产GPU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有望实现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我国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