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制硕士留学水?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扎堆申请?

留学 | 托福 | 雅思 | GRE | GMAT

↓免费咨询请扫码

近期有些家长和学生在咨询留学的时候,对于一年制硕士项目,都会有着这样的疑惑:

“只读一年就拿到XX硕士?这怕是一个假硕士吧

“别人学三年,你一年就读完的硕士,能学到什么东西?

时间那么短,肯定水的很,而且HR都不认的。

一年制的硕士说白了不就是买文凭么!

这样的问题在网上一搜,也都会出现诸如“一年制硕士很水”这样的声音,而且一直都还没停过。

(图源:知乎截图)

甚至也有些同学说:很多HR不接受“一年制硕士”对于这些魔幻发言,我真的只想说一句:

一年制硕士

01

因为课程时长短所以水

“我”简直太冤了

大部分同学质疑一年制硕士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课程时长短,别人两三年学的东西,怎么可能在一年之内就学完呢?

单纯以项目时长论英雄,总归是片面不客观的

我们先来看看学长学姐们都是怎么说的

坐标华威大学,每节课上课前都要读六十多页英文文献,一周阅读量赶上国内大学四年阅读量,熬夜成狗,打印太贵天天对着电脑读,那个皮肤毛孔掉头发,谁说英国水我真的要打人了

每天焦虑seminar没发言,焦虑作业,焦虑forum,焦虑lecture;没提问题还疯狂走神,焦虑这英语nmd不进脑子

一周七天,睡眠时间加起来不到30个小时!谁他妈说水的自己来感受一下什么叫生不如死!老子高考和考研都没这么要命!

当每天看课件到深夜,第二天又拿着新打出来还带着温度的课件又去上课时,真的觉得没白来学习,除了高三这样看过书,仔细想象好像真没这么仔细的学习过了

有些人读书不多见识浅薄还总能想像力无比丰富去嘲笑别人大学水,我们tutor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remember library is your real home and your accommodation is your second home,开学两个月两篇论文一个coursework三篇essay,还水吗?

我是觉得不水啊…为了看完每周的reading list,不上课的时候全都在图书馆看书啊…开学的时候我们系主任直接说了毕业前不要考虑出去玩了,根本没时间

我在澳洲一年学的内容,比本科四年学的还扎实,课业紧张也是真的。一年制硕士的课程安排紧凑,出勤率+小组作业+考试的评定标准,让人很难蒙混过关,经常需要泡在图书馆里。求求了,我们真的不是出国玩玩顺便拿学历的。

我们老师的原话:Holiday?There is no holiday for master students。

看,只有真正了解过一年制硕士的朋友才知道其时长真的没关系

无止境的论文、读不完的reading list、预习+复习时间大于上课时间、埋头苦读、图书馆爆满……这才是留学读研的真实境况。

较短的时长也是可以保质保量的。

那接下来来了解了解一年制硕士吧!

一年制授课型硕士课程通常是以教学为主,以英国为例,一般分为三个学期,前两学期以授课为主

也就是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内,学生主要通过lecture, seminar, group teaching 这类形式的课程完成学业; 第三学期基本没有课程任务,主要用来撰写毕业论文,做项目

虽然看起来就好像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学习新的知识点,但是整个课程的安排以及学习强度还是比较紧凑的,必修课加上选修课再加上大量的reading要完成;

同时,各门课程的设计以实用性为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定程度上也训练了大家的职场技能。

每门课也会包含指定的参考资料、论文课题、小组项目……多维度帮助大家提升专业水平。

所以说虽然是一年的时间,但其实是把两年的学习量压缩到了一年,这可是实打实的满满当当的一年!

如果你觉得混一下就可以毕业的话,那你真是想太多了。

02

因为入学门槛低所以水

我真的栓Q住了

大部分同学认为国内的硕士往往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历经笔试、面试等才能真正考上。而留学申请只需要递交申请材料,都不用考试

这两种不同的申请模式,让很多没有参与过留学的人误认为,只要递交申请,考出雅思就能申请出国。

所以就给不少人一种门槛低、交钱就能进的印象

但港真,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嘛?

根据往年各大高校的硕士录取数据显示,要申请一个好的硕士项目,学生基本上都得满足以下条件

  • 本科学历背景好,基本上都是985/211的学生,特别是港三新二英G5;

  • 专业具备相关性;

  • 均分均在85+,甚至90+;

  • 雅思6.5+,甚至7以上;

  • 足够高的 GMAT 或者 GRE (还有托福) ;

  • 文书足够优秀;

  • 软背景丰富:实习、科研、商赛等等;

  • 有先修课要求:特别是想要跨专业申请的学生;

  • 部分需要笔试或者面试;

不考试就不代表着人人都可以进世界前50,前100的。根据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他们在筛选申请人的时候还是非常严格的。

英国不仅看均分还会区别985/211院校和双非院校,并且设置自己的院校list。香港港前三甚至港前五录取的大部分都是985/211的学生。

所以不能只看到别人申请的时候只是提交了申请材料,殊不知很多小伙伴们四年来辛辛苦苦的刷均分,考雅思,考GMAT,刷实习,做实验,搞科研等,这些付出你了解了吗?

而且一项不符合的话被刷下来的人比比皆是。像很多热门专业更关注你过去的学术经历是否具有一致性,也就是你是不是学相关专业出身的。

如果你的专业跨度过大,即使你来自清华,对不起,我们仍然不录你

所以说这里每一个申请要求单拎出来都是妥妥的高标准,如果未达到申请条件的,学校连看都不会看的。

一年制硕士,比你想象中要难!

就业不认可?

根据《2022海外应届留学生就业竞争力洞察报告》分析,应届留学生的人才竞争力比国内应届生更高

可以看出国内外应届生的竞争力指数排序是:海外QS100>海外非QS100≈国内985/211>国内非985/211。

而且过去一年间,从企业不同类型毕业生的投递回复率来看,海外QS100和海外非QS100应届生的回复率相同,均为0.35,但均高于国内应届生。

这表明企业对应届留学生的好感度更高,应届留学生的简历投递被回复率更高

而在所有意向进行海外招聘的雇主中,他们觉得海外硕士两年及以上学制、海外硕士两年以下的应届留学生人才竞争力指数不相上下,可见学制长短对于留学应届生求职影响并不大

并且80.85%的企业HR认为在同等条件下,认为在同等条件下,留学经历是加分项。

另外据报告显示,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连续三年走高,近一年留学生优先职位招聘平均年薪为24.43万元,高出全平台职位平均年薪(21.14万)高出3.29万元,这也体现出用人单位对于留学生的价值的肯定

所以,并没有说国内HR不认可一年制硕士,不要过多去理睬一年制“假”硕士的言论,也不要被海归就业越来越难的言论所吓退。

毕竟求职的背后主要还是真才实学,不停止提升自己的脚步,才能跟得上日益激烈的求职市场。

总的来说一年制硕士水不水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自己的规划与努力

有人在这紧凑的时间内不遗余力的提升自己,保持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有人在那一年的时间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最终抱怨在学校没学到什么,然后吐槽院校水,多冤呐!

这个锅一年制硕士不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