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公墓期限才20年,到期后如果子孙不续费,骨灰会被挖出来吗?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人死如灯灭,唯一庆幸的是,还有人间的亲人怀念。

然而,根据当代各个省市的殡葬收费管理办法,埋葬逝者的公墓管理费,只有20年有效期,每20年续一次费。

近日,有位网友发出一个让所有人后怕的提问:等我走后,谁来付下一期呢?

的确,按照人类正常生老病死的逻辑,家里的老人去世后,其子女应该也在50岁左右的年纪,他们还能为已故的父母守几个20年?

尤其是现在我国生育率越来越低,某些家庭最后没有传承,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如果到期后,没有子孙来续费,其骨灰会被挖出来吗?万一真的挖出来,骨灰会作何处理呢?像处理垃圾一样扔掉吗?

“无主”、“可出售”

生前买房子,死后买墓地,百年之后落叶归根,这是数亿中国人民一贯以来的传统。

但需要明晰的是,墓地和住宅用地的70年产权到期自动续期不同,墓地的使用权是20年,而到期之后,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才可以继续使用。

也就是说,人们在生前,即使已经买好以后埋葬的墓地,也只能保证自己20年安稳的地下时光。20年之后,全凭子女是否续费。

而子女也有垂垂老矣的一天,其能坚挺几个20年,都是未知数。况且如果是晚婚晚育的那批人,孙子或者重孙等后辈,甚至没有见过公墓里的先人……

后辈如果工作职位上步步高升、生活里丰衣足食,掏出这点“续费”,自然是不值一提;但他们要是食不果腹、颠沛流离,到时公墓的工作人员是否能联系到人,都不好说。

届时,这种混乱的情况一旦真的发生,墓地也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对这些“逾期不缴费的位置”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对墓地位置到期未缴费的,墓地方面会自动延期,短则3个月,长至1年。

这个期限算是最后的缓冲期,毕竟身为一脉相承的家族,不可能不把祖宗墓地续费的事情放在心上。

确定缓冲期也没有人来交之后,墓地才会剥夺该逝者的墓地使用权,并将此位置设置为“无主”、“可出售”的状态。

而被拿下来的骨灰,最终的归处会是哪里呢?

网络上热议的“随便扔进垃圾堆”,是基本不存在的,中国人尊重逝者的理念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骨灰会交由给专业人员,从骨灰盒里取出逝者的骨灰,而后撒进大海、或者散入土壤。

影视剧中不乏编撰各种“鬼道众生”,被抛洒的先人们居无定所、幻化在天地之间,似乎抵达一种被放逐的自由。

相应的,子孙后辈再反悔想祭拜时,也已经无处可寻。

“海葬、树葬、冰葬、节地生态葬”

考虑到墓地占地多、资源消耗等问题,近些年,我国殡葬协会一直在精进工作细节。

比如推出多种墓葬形式:海葬、树葬、冰葬、节地生态葬等。其中部分形式还未广泛使用,一切还在探索之中。

海葬是最常见到的一种墓葬形式,有一些人生前放荡不羁,死后无牵无挂,魂归大海是他们最青睐的一种离开方式;

树葬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古代人把先人的骨灰“挂葬”、“空葬”、“悬空葬”于深山野林的大树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它自然风化。

演变到当代,对古代的树葬做了部分改进:人们认养一定区域的绿地植树,在植树的过程中,把骨灰深埋于地下,与树木共同生长。

四季更迭,树木从嫩绿茂盛到凋零,来年春天再郁郁葱葱生长,也能给后代一种别样的慰藉;

至于冰葬,零下200左右的超低温度,利用超声波等高科技震动技术,遗体可以瞬间幻灭成灰。即“粉身碎骨”。

这种形式看似环保,但其实经过的科技手段,也是具备一定的成本支出的,因此费用高昂。这也正是至今没有普及的原因。

包括节地生态葬的形式,主要采用把逝者的骨灰放在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筒,或者像“树葬”一样深埋在特定的生态节地墓区、或者砌嵌在墙壁内部。随着时光荏苒而降解。

这种形式早在2011年,就已经在上海启用;但其他城市推行的并不多,具体的流程还在探索之中。

生老病死,乃是人生之固有规律。我们既然能在生前平和宽容的接纳一切,希望死后也能看开一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