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玩具成市场新宠:从无人问津到抢购一空的背后

近年来,AI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其中,AI玩具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新一轮消费热潮的引领者。从特斯拉推出的机器人玩具到字节跳动的AI陪伴玩偶,这些产品不仅凭借其独特的高科技魅力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同时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销量飙升,甚至出现了抢购一空的现象。

最近,特斯拉的机器人玩具在其官网上线,售价仅为40美元,但上线不到24小时便被抢购一空,二手市场的转手价更是飙升至1300美元。相较之下,字节跳动的“显眼包”,原本仅为非对外售卖的礼品,亦在二手平台上炒至500元的高价。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AI玩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关注,各大厂商看到了潜在的巨大利润空间。

特斯拉的机器人玩具OptimusGen2是其人形机器人的迷你版,按1:10的比例制作,具备40多个独立部件和20个关节,可实现多种活动。这一玩具的成功,不仅因为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还在于其高附加值的AI技术,使得这一产品不仅仅是一件玩具,而是一个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的智能设备。

字节跳动的“显眼包”则更偏向于情感陪伴,能够进行中英双语的语音互动,内置火山引擎的多项AI技术,但其功能相对简单,不支持多轮对话和自动唤醒。相比之下,科大讯飞的BubblePal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正在成为新的玩具热潮。作为一个小挂件,BubblePal可以挂在其他玩具上,通过App控制实现与孩子的互动,增加玩具的趣味性和互动感。

AI陪伴领域被广泛认为是AItoC市场中最具潜力的方向之一,尤其是其成功捕捉了儿童用户情感陪伴的需求。腾讯研究院指出,具有物理实体的AI陪伴产品可能会在市场上走得更远。毛绒玩具、故事机以及陪伴机器人等AI玩具,主要面向低龄群体,将大模型技术融入玩具中,使其具备“灵魂”,满足了家长和儿童的双重需求。

随着全球玩具市场的持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AI玩具市场规模将达到351.1亿美元。儿童玩具市场的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少子化趋势显现的国家,市场依然保持增长。从2023年全球玩具市场达到1830亿美元的规模可以看出,AI玩具的兴起正好契合了这一蓝海市场。

技术的先进性是AI玩具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在玩具的语音交互、智能体互动、视觉功能等方面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直观、更有趣的互动体验。这些玩具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娱乐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情感交流。

同时,国内在AI玩具领域的布局也日益丰富。初创公司FoloToy推出的AI玩具Fofo,借助其Magicbox技术,让家长可以自定义角色的对话并克隆声音,让玩具拥有更个性化的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能与玩具互动,还能感受到家长的陪伴与关心。此外,跃然创新的BubblePal使用可食用硅胶材料,通过APP控制,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玩具互动体验。

在这场AI玩具的竞争中,许多前大厂高管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前美团副总裁包塔成立了奇点灵智,致力于儿童AI智能硬件的研发,而前微软高管郭志则推出了AI毛绒玩具“爱小伴”。这样的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将目光投注于AI玩具市场,这为产业的未来注入了更多创新动力。

随着市场对AI陪伴产品需求的增加,投资机会也随之增多。东吴证券及开源证券均指出,儿童陪伴场景的容错率较高,AI玩具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建议关注AI社会陪伴场景与玩具商的结合。多家上市公司已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推动行业整体的迅速发展。

总而言之,AI玩具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其背后既有技术演进带来的产品创新,也有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机遇。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入到儿童成长的各个环节,成为家庭教育与陪伴的重要工具。此时,适合儿童的AI产品如简单AI,也将推动内容生产及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为自媒体创业提供无限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